-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
-
杜鹃花属植物是闻名于世的观赏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 我国是杜鹃花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有542种(不包括种下等级)[1-2],其中云南、西藏、四川3省及相邻地区是杜鹃属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也是我国进行杜鹃花研究的重要区域. 高山杜鹃作为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中的一大类,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海拔1 0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3-5]. 高山杜鹃花型呈总状伞形花序,花冠硕大,颜色繁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作为园林观赏植物的潜质. 受高海拔地区立地条件的影响,高山杜鹃对温度的要求较高[5-6],高山杜鹃引种栽培至低山丘陵地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高温制约. 随着对野生杜鹃资源需求的增加,进行高山杜鹃开发利用的工作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关于高山杜鹃的研究工作多局限于资源收集[7]、苗木繁育[8-9]、引种栽培的理论研究和适应性分析[10-11]等方面,关于高山杜鹃在海拔低于1 000 m的低山丘陵地区的栽培与应用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不同高山杜鹃最适的抗热剂种类,为开展高山杜鹃的低海拔引种栽培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Effect of Exogenous Heat-Resistant Agent on Heat Resistance of Rhododendr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
摘要: 高山杜鹃是生长在高寒地区的野生杜鹃资源, 观赏价值极高. 在中热胁迫试验基地(海拔900 m)和高热胁迫试验基地(海拔500 m)对4种高山杜鹃进行低山引种栽培及田间抗热剂喷施试验, 通过记录低山引种高山杜鹃花期、枝条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抗热剂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研究低山引种对高山杜鹃生活周期的改变, 筛选出适宜的抗热剂种类, 为高山杜鹃的低山引种提供可能. 结果表明: 低海拔试验基地引种的高山杜鹃均提前进入花期和叶芽萌动期, 花期随海拔的降低呈缩短趋势. 所有杜鹃供试植株在不同抗热剂的处理下, 均能有效减缓Fv/Fm值下降, 减轻热胁迫对光系统Ⅱ(PSⅡ)的伤害, 说明3种抗热剂的喷施均能够提高高山杜鹃的耐热性. 其中, 不同规格的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均以喷施单一抗热剂(1 500 mg/L氯化钙)、组合抗热剂(100 mg/L对氨基水杨酸+600 mg/L海藻酸+800 mg/L氯化钙)效果较好; 云锦杜鹃以喷施组合抗热剂(100 mg/L对氨基水杨酸+600 mg/L海藻酸+800 mg/L氯化钙)效果最佳; 大白杜鹃以喷施单一抗热剂(1 500 mg/L氯化钙)效果最佳.Abstract: Alpine Rhododendron is a wild rhododendron resource growing in alpine area. The experiment of four kinds of heat resistant agent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bases located at 900 m and 500 m above sea level. By recording the changes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Rhododendron dendriformi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heat resistant agents, the most suitable heat resistant agents were sel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at 900 m and 500 m ASL test sites, various types of rhododendron plan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heat-resistant agents could effectively slow down the decrease of Fv/Fm value, and reduce the damage of heat stress to the photosystem Ⅱ(PSⅡ), indicating that the spraying of three kinds of heat-resistant agents can improv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rhododendrons. T2 and T3 heat-resistant agents had better effect on R. delavayi and R. irroratum, T3 heat-resistant agent had the best effect on R. fortune and R. decorum.
-
Key words:
- wild rhododendron /
- introduction /
-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
- heat resistant agent .
-
表 1 4种高山杜鹃基本概况
种名 拉丁学名 生长型 原生海拔/m 主要分布区域 高度/cm 马缨杜鹃 Rhododendron delavayi 常绿灌木、小乔木 1 200~3 200 贵州、四川、云南 120~150 马缨杜鹃(小) Rhododendron delavayi 常绿灌木、小乔木 1 200~3 200 贵州、四川、云南 50~60 露珠杜鹃 Rhododendron irroratum 常绿灌木、小乔木 1 700~3 200 云南西部 120~150 露珠杜鹃(小) Rhododendron irroratum 常绿灌木、小乔木 1 700~3 200 云南西部 50~60 云锦杜鹃 Rhododendron fortunei 常绿灌木、小乔木 600~2 000 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 120~150 大白杜鹃 Rhododendron decorum 常绿灌木、小乔木 1 000~3 300 四川、贵州、云南 120~150 表 2 配置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海拔/m pH值 全氮/(g·kg-1) 全磷/(g·kg-1) 全钾/(g·kg-1) 有机质/(g·kg-1) 900 4.9 17.41 1.853 9.988 3 865 500 5.0 17.04 1.805 9.563 3 618 表 3 3种树状杜鹃不同海拔试验基地花物候期的差异
杜鹃品种 培养地点 海拔/m 初花期 盛花期 终花期 开花时长/d 种源地 1 600 4月11日 4月24日 5月15日 35 马缨杜鹃 大观基地 900 4月3日 4月22日 5月6日 34 歌乐山基地 500 3月21日 4月4日 4月24日 34 种源地 1 600 4月5日 4月20日 5月1日 27 露珠杜鹃 大观基地 900 3月20日 3月28日 4月10日 22 歌乐山基地 500 3月10日 3月26日 4月5日 22 种源地 1 600 4月26日 5月1日 5月15日 20 大白杜鹃 大观基地 900 4月18日 4月27日 5月7日 20 歌乐山基地 500 4月18日 4月27日 5月7日 20 种源地 1 600 云锦杜鹃 大观基地 900 歌乐山基地 500 注:空白表示未开花,不存在此项. 表 4 4种树状杜鹃不同海拔试验基地叶物候期的差异
杜鹃品种 培养基地 海拔/m 叶芽萌动期 展叶初期 展叶末期 种源地 1 600 4月11日 4月24日 5月20日 马缨杜鹃 大观基地 900 4月1日 4月14日 5月4日 歌乐山基地 500 3月21日 4月4日 4月30日 种源地 1 600 4月24日 5月14日 5月27日 马缨杜鹃(小) 大观基地 900 4月15日 4月25日 5月18日 歌乐山基地 500 4月14日 4月25日 5月18日 种源地 1 600 4月8日 4月12日 4月30日 露珠杜鹃 大观基地 900 3月18日 4月4日 4月20日 歌乐山基地 500 3月18日 4月5日 4月15日 种源地 1 600 4月12日 4月15日 5月5日 露珠杜鹃(小) 大观基地 900 3月20日 4月7日 4月20日 歌乐山基地 500 3月20日 4月7日 4月20日 种源地 1 600 4月11日 4月20日 5月7日 云锦杜鹃 大观基地 900 4月4日 4月11日 4月25日 歌乐山基地 500 4月4日 4月11日 4月25日 种源地 1 600 4月18日 4月23日 5月5日 大白杜鹃 大观基地 900 4月5日 4月13日 4月23日 歌乐山基地 500 4月5日 4月13日 4月23日 -
[1] 吴福建, 李凤兰, 黄凤兰, 等. 杜鹃花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1): 139-14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BDN200801036.htm [2] 冯正波, 庄平, 张超, 等. 野生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J].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26(5): 497-506. doi: 10.3969/j.issn.2095-0845.2004.05.004 [3] 陈训, 巫华美. 中国贵州杜鹃花(中英文本)[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3. [4] 吴征镒等.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57(1): 13-211. [5] 朱春艳. 杜鹃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8. [6] 方文培, 胡文光. 中国四川杜鹃花[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7] 王颖. 四川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8] 刘晓青, 苏家乐, 李畅, 等. 杜鹃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20): 13-1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NY201820003.htm [9] 韩久同, 陶涛, 江朝宝, 等. 安徽高山杜鹃的引种繁育技术[J]. 经济林研究, 2008, 26(4): 76-7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LYJ200804019.htm [10] 张长芹, 高连明, 薛润光, 等. 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现状和展望[J]. 广西科学, 2004, 11(4): 354-359, 362. doi: 10.3969/j.issn.1005-9164.2004.04.021 [11] 张乐华. 杜鹃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4): 92-9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LY200404022.htm [12] 丁雨霜. 药物处理对毛棉杜鹃幼苗抗热性的影响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13] 周媛, 童俊, 徐冬云, 等. 高温胁迫下不同杜鹃品种PSⅡ活性变化及其耐热性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1): 150-15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TB201531026.htm [14] 温国胜, 田海涛, 张明如, 等.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0): 1973-197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SB200610037.htm [15] 张斌, 周广柱, 聂义丰, 等. 干旱胁迫对银杏幼苗叶片光合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5): 202-20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NY201605057.htm [16] CAMEJO D, RODRÍGUEZ P, ANGELES MORALES M, et al. High Temperature Effects on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of Two Tomato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Heat Susceptibility[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5, 162(3): 281-289. [17] 王世伟, 潘存德, 张大海, 等. 新疆11个杏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4): 637-64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NX201004003.htm [18] 高秀芹, 赵利群, 郑国庆, 等. 紫斑牡丹引种及生物学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1): 25-2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BLY200901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