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部分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

上一篇

下一篇

付阳云, 文晓鹏. 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部分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6): 63-73.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6.006
引用本文: 付阳云, 文晓鹏. 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部分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6): 63-73.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6.006
FU Yangyun, WEN Xiaopeng. Development of EST-SSR Marker System for Phaseolus vulgaris and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ID for Some Important Germplasm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6): 63-73.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6.006
Citation: FU Yangyun, WEN Xiaopeng. Development of EST-SSR Marker System for Phaseolus vulgaris and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ID for Some Important Germplasm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6): 63-73.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6.006

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部分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

  • 基金项目: 贵州2023年省级财政种业发展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00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付阳云,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种质鉴定研究 .

    通讯作者: 文晓鹏,博士,教授
  • 中图分类号: S643.1

Development of EST-SSR Marker System for Phaseolus vulgaris and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ID for Some Important Germplasms

  • 摘要:

    为开发菜豆高效新型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解析菜豆重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基于菜豆转录组数据,设计EST-SSR引物,建立EST-SSR标记系统. 利用PCR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析81份菜豆种质的亲缘关系,并构建分子身份证. 通过MISA软件,在菜豆转录组数据85 276条非冗余序列中,共挖掘出11 649个EST-SSR位点. 菜豆转录组SSR标记主要重复单元为1~3个碱基,其中单碱基为主要类型,占总量的56.7%;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占总量的21.1%. 从128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供试种质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50~0.95,平均为0.88;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15~0.65,以0.35为阈值可将81份种质分为3大类,其中贵州种质主要分布于第Ⅰ,Ⅲ类,而省外品种仅分布在第Ⅱ类. 利用核心引物TDc9和TDc66可以有效区分81份菜豆种质,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 研究开发的EST-SSR标记系统,可用于菜豆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 加载中
  • 图 1  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部分EST-SSR引物筛选结果

    图 2  部分种质的电泳结果

    图 3  81份菜豆种质聚类树

    表 1  81份菜豆种质信息

    编号 代码 名称 来源 编号 代码 名称 来源
    1 MD1 豆3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2 MD42 渝研白花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2 MD2 豆9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3 MD43 贵农青棒豆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3 MD3 豆15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4 MD44 卓白4号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 MD4 豆18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5 MD45 紫龙架豆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 MD5 豆18(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6 MD46 红玉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 MD6 豆19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7 MD47 绿满架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 MD7 豆19(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8 MD48 红妃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8 MD8 豆20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49 MD49 W1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9 MD9 豆2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0 MD50 W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10 MD10 豆23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1 MD51 绿瀑布四季豆 山东省寿光市
    11 MD11 豆25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2 MD52 寿禾白不老九粒白 山东省寿光市
    12 MD12 豆28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3 MD53 卓嫩小金豆 山东省寿光市
    13 MD13 豆30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4 MD54 矮帝四季豆 山东省寿光市
    14 MD14 豆34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5 MD55 无架四季豆 山东省寿光市
    15 MD15 豆35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6 MD56 泰美一号 北京金润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6 MD16 豆38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7 MD57 特级九粒白芸豆 山东省昌邑市
    17 MD17 豆41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8 MD58 红玉无筋架豆 山东省寿光市
    18 MD18 豆4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59 MD59 压塌架九粒白芸豆 山东省寿光市
    19 MD19 豆57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0 MD60 无筋地豆王 河北省定州市
    20 MD20 豆6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1 MD61 九粒白1 河北省定州市
    21 MD21 豆63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2 MD62 压趴架春秋紫架豆 河北省定州市
    22 MD22 豆64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3 MD63 传统老来少芸豆 山东省兴海县
    23 MD23 豆7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4 MD64 盛丰六号 北京农林科学院
    24 MD24 豆75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5 MD65 盛丽四号 北京农林科学院
    25 MD25 豆76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6 MD66 架豆王 山东省兴海县
    26 MD26 豆80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7 MD67 大红袍架豆 北京农林科学院
    27 MD27 豆84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8 MD68 家家乐无筋豆 北京农林科学院
    28 MD28 豆85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69 MD69 京研白不老九粒白 北京农林科学院
    29 MD29 豆86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0 MD70 红花四季豆 青县兴运蔬菜良种繁育中心
    30 MD30 豆86(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1 MD71 脆嫩架豆 安徽省合肥市
    31 MD31 豆91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2 MD72 无筋绿架豆 青县兴运蔬菜良种繁育中心
    32 MD32 豆95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3 MD73 压塌架九粒白 宁夏省平罗县
    33 MD33 豆96(1)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4 MD74 绿龙架豆 甘肃省酒泉市
    34 MD34 豆96(2)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5 MD75 盛优一号 北京农林科学院
    35 MD35 豆100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6 MD76 九粒白2 北京农林科学院
    36 MD36 M21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7 MD77 超长四季豆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37 MD37 俊星绿冠王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8 MD78 白圆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38 MD38 渝研翠柳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79 MD79 量天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39 MD39 超级白玉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80 MD80 万斤青 安徽省合肥市
    40 MD40 翡翠架豆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81 MD81 红花白荚 安徽省合肥市
    41 MD41 长白1号 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筛选出的18对EST-SSR引物信息

    序号 引物 引物序列 重复基序 退火温度/℃
    1 TDc9 F-AAACGGAACCAACTCACCAG (GA)8 60
    R-GAGGAGCCCTTAGTTTTGGC
    2 TDc17 F-GAATGTTGAAAGAGAGAATTTTGGA (AT)13 60
    R-CTTTCCCAAGCCATAGATGC
    3 TDc39 F-TTGGATGGAGCTATTGGCTT (TA)10 59
    R-TGCAGGATTCATTCCTTAGATG
    4 TDc40 F-GGCAATGGAGGTTTAAGGGT (T)10 60
    R-GGTTTCAAAGCTCACCAAGC
    5 TDc46 F-TGGTCGCTTTGAAAGGTAAA (TAT)6 59
    R-AGCAGGAGAAACGAATCGAG
    6 TDc47 F-TACCATTTAGCGCACCATCA (A)15 60
    R-AGCTTCAAACTCGGGAAAGC
    7 TDc48 F-GGCAGAATCATCCAAAATGC (AT)9 60
    R-TTGTTTTTGTTAATCATTTCTCACA
    8 TDc53 F-AGGTTCCCCCTTCACAAAAG (AT)7 60
    R-TTTTGGCTTCAAGGAGAGGA
    9 TDc54 F-AATGAAGGGGCTCAACCTTT (TG)7 60
    R-CAGGGGAGGAGATGTCAGAA
    10 TDc64 F-CTCCCACTCTTCACGTGTGT (AT)11 59
    R-TAGCAGCTCAAAACAACCGA
    11 TDc66 F-AAGCAGCTGCAAGTGTTTCA (AT)6 59
    R-ATAATGCAGGGAGTGGCATC
    12 TDc69 F-TCGACGTATTACACAACCAACA (AAG)5 59
    R-CCTCTCTTCCATGAGTGCAA
    13 TDc86 F-GCATTCTTTTCCTCCAACCA (GAA)5 60
    R-ATTTCAGGGGGAATCAAACC
    14 TDc96 F-CCTCATAGAAGTGCAAACCTCA (TAA)8 60
    R-CAACTGAACCCAAATCCAGG
    15 TDc97 F-TGCGATCATTTCAATCAATCA (A)12 60
    R-CCCATGACTTAAGCCAAACA
    16 TDc109 F-TCCAAACCGTCCTTGAAGTC (GCG)5 60
    R-AATTGCTCTCGGCATTCATC
    17 TDc112 F-TGGCCATCAAGATATTTCACA (AT)13 59
    R-AACAGCAGCCCTCTCTTCAG
    18 TDc120 F-GGAAGGTCTAGGCGAACTCA (AC)8 59
    R-CCCAGCTGATTTTCCAGTCT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基于EST-SSR标记的81份菜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序号 EST-SSR引物 多态性位点数/个 等位基因数/个 有效等位基因数/个 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 Shannon信息指数 PIC
    1 TDc9 33 2.0 1.4 0.22 0.36 0.93
    2 TDc17 38 2.0 1.4 0.24 0.37 0.95
    3 TDc39 31 2.0 1.4 0.24 0.37 0.93
    4 TDc40 31 2.0 1.2 0.12 0.22 0.92
    5 TDc46 21 2.0 1.1 0.07 0.15 0.89
    6 TDc47 39 2.0 1.3 0.20 0.34 0.95
    7 TDc48 12 2.0 1.1 0.07 0.14 0.79
    8 TDc53 8 2.0 1.2 0.12 0.22 0.50
    9 TDc54 29 2.0 1.2 0.16 0.27 0.92
    10 TDc64 23 2.0 1.3 0.17 0.27 0.86
    11 TDc66 36 2.0 1.4 0.25 0.40 0.94
    12 TDc69 37 2.0 1.3 0.19 0.32 0.94
    13 TDc86 28 2.0 1.1 0.10 0.20 0.83
    14 TDc96 26 2.0 1.3 0.18 0.30 0.89
    15 TDc97 37 2.0 1.3 0.22 0.37 0.95
    16 TDc109 13 2.0 1.3 0.18 0.29 0.79
    17 TDc112 32 2.0 1.3 0.22 0.36 0.94
    18 TDc120 18 2.0 1.4 0.25 0.38 0.88
    合计 492 36.0 23.0 3.20 5.33 15.80
    平均 27.3 2.0 1.3 0.18 0.30 0.88
    下载: 导出CSV

    表 4  部分供试菜豆种质分子身份证

    下载: 导出CSV
  • [1] 雷蕾. 普通菜豆核心种质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 张赤红.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分类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3] 夏春阳, 杜吉到, 韩毅强, 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普通菜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食品与机械, 2019, 35(10): 232-23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PJX201910052.htm
    [4] 刘春良, 王兰芬, 武晶, 等. 普通菜豆生长习性相关基因定位[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18(4): 713-71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YC201704014.htm
    [5] 夏春阳. 基于表型与SSR分子标记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鉴定[D]. 大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
    [6] 徐国辉, 高雄梅, 赵丽娜, 等. 蓝莓优良杂交品系父本鉴定及DNA指纹图谱构建[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5): 1580-158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ZZW201805035.htm
    [7] 杨仕美, 乔光, 毛永亚, 等. 基于火龙果转录组测序的SSR标记开发及种质亲缘关系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24): 8096-811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ZZW201824027.htm
    [8] 李松, 施德林, 董云武, 等.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35个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38(5): 732-73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NDX202305002.htm
    [9] 陈其福, 李艳美, 李佳荫, 等. 基于SSR标记的食荚菜豆指纹图谱构建[J]. 北方园艺, 2019(9): 1-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FYY201909001.htm
    [10] 杨义杰, 王颖, 张东杰, 等. 不同SSR标记检测技术在芸豆品种的遗传多样分析中的应用[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 29(6): 1-5, 1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JK201706001.htm
    [11] SHABIB J M, SHEHATA A, AL-RUMAIH M M. Assessmen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Collection by Microsatellite SSR Markers[J]. Academic Journals, 2013, 8 (40): 5032-5046.
    [12] 李小白, 向林, 罗洁, 等. 转录组测序(RNA-seq)策略及其数据在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应用[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3, 35(5): 720-726, 74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ZZ201305025.htm
    [13] 秦玥, 朱高浦, 郭欢欢, 等. 扁桃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评价[J]. 林业科技通讯, 2023(6): 20-2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YKT202306003.htm
    [14] 廖初琴. 赣南油茶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广州: 广州大学, 2023.
    [15] 李辉, 冯源恒, 唐生森, 等.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枫香EST-SSR引物开发及有效性评价[J]. 广西植物, 2023, 43(2): 327-33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ZW202302013.htm
    [16] 马杰, 屈雯, 陈春艳, 等. 基于转录组序列的羊肚菌EST-SSR标记开发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36(5): 1282-129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NB202005028.htm
    [17] BOTSTEIN D, WHITE R L, SKOLNICK M,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in Man Using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J].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1980, 32(3): 314-331.
    [18] 陈琼. 普通菜豆SSR分子标记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19] 骆晚侠, 张李, 杨凯, 等. 小豆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17): 3534-354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YK201317002.htm
    [20] 公丹, 王素华, 程须珍, 等. 普通豇豆应用核心种质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4): 79-8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ZZ202004012.htm
    [21] 马庆国, 宋晓波, 贺君星, 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核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32(2): 1-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ZY202302001.htm
    [22] 谢倩, 张诗艳, 江来, 等. 橄榄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J]. 园艺学报, 2023, 50(11): 2350-236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B202311004.htm
    [23] 刘伟, 李淼, 李桂祥, 等. 应用SSR荧光标记法构建山东地方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J].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2): 6-1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GRI202202002.htm
    [24] 陆育生, 彭程, 常晓晓, 等. 基于SSR标记的广东黄皮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J].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39(12): 187-19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WJT202312018.htm
  • 加载中
图( 3) 表( 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25
  • HTML全文浏览数:  925
  • PDF下载数:  17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2-08
  • 刊出日期:  2024-06-20

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部分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

    通讯作者: 文晓鹏,博士,教授
    作者简介: 付阳云,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种质鉴定研究
  • 贵州大学 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  贵州2023年省级财政种业发展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009)

摘要: 

为开发菜豆高效新型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解析菜豆重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基于菜豆转录组数据,设计EST-SSR引物,建立EST-SSR标记系统. 利用PCR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析81份菜豆种质的亲缘关系,并构建分子身份证. 通过MISA软件,在菜豆转录组数据85 276条非冗余序列中,共挖掘出11 649个EST-SSR位点. 菜豆转录组SSR标记主要重复单元为1~3个碱基,其中单碱基为主要类型,占总量的56.7%;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占总量的21.1%. 从128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供试种质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50~0.95,平均为0.88;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15~0.65,以0.35为阈值可将81份种质分为3大类,其中贵州种质主要分布于第Ⅰ,Ⅲ类,而省外品种仅分布在第Ⅱ类. 利用核心引物TDc9和TDc66可以有效区分81份菜豆种质,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 研究开发的EST-SSR标记系统,可用于菜豆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English Abstract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属(Phaseolus)植物,是菜豆属重要的栽培种之一,又称芸豆、四季豆[1],由墨西哥、中美洲中心和南美洲中心驯化为栽培种[2]. 中国有悠久的菜豆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云南、贵州、山西、陕西等地[3]. 我国菜豆产业目前存在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以及种质资源命名混乱等问题,如“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物”等现象普遍存在[4-5],因此,对菜豆种质的真实性进行区分整理,揭示其亲缘关系,对菜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重要意义.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又称微卫星DNA,是指基因组中由1~6个核苷酸组成的基本单位多次重复而构成的DNA片段,因其多态性丰富、稳定性好和具共显性而备受关注.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基因组SSR和表达序列标签SSR(EST-SSR),其中EST-SSR标记因开发简单、快捷和低成本而在很多作物上得到应用. 徐国辉等[6]利用10对EST-SSR核心引物,对蓝莓优良品系的父本进行了鉴定,并构建了相应的DNA指纹图谱. 杨仕美等[7]基于火龙果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出EST-SSR标记并用于火龙果种质的亲缘关系分析. 李松等[8]利用20对SSR核心引物,对云南玉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云南玉米品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菜豆上,陈其福等[9]采用SSR标记分析了14个食荚菜豆品种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特异性指纹图谱. 杨义杰等[10]应用8对SSR引物分析了20份芸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Shabib等[11]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菜豆品种作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研究依据,但尚未见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利用的报道.

    菜豆是贵州主要夏季蔬菜之一,也有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但其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不清晰,极大地影响了遗传育种和知识产权保护. 本文基于菜豆转录组数据,设计EST-SSR引物,建立EST-SSR标记系统;筛选出核心引物,分析了50种贵州种质和31个省外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旨在为菜豆育种亲本的选择、品种鉴定以及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可靠的遗传学依据.

  • 本研究所用菜豆种质共81份,其中50份采自贵州各地,由贵州大学蔬菜研究院提供,剩余31个品种为市面采购. 种质名称信息见表 1.

  • 将菜豆转录组测序样本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分析测序,对上机测序得到的原始序列进行过滤,去掉含接头的短序列和低质量的短序列,得到高质量的测序数据. 使用MISA软件对基因转录本进行SSR检测,根据搜索出的SSR位点及其侧翼序列,使用Primer 3完成EST-SSR引物设计.

  • 将获得的81份菜豆种子浸种2~3 d后,移栽至土壤培养2~3周,直至长出2片真叶,采摘包于锡纸,放置于-20 ℃冰箱内,用于后续DNA提取. 采用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提取所有样品DNA,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DNA提取完成后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采用全波长酶标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MA,USA)检测其浓度与纯度,质量合格后将其存于-20 ℃冰箱中备用.

    选取种子性状差异性较大的8个样品DNA为模板,利用128对引物分别进行扩增. PCR扩增体系为10 μL:模板基因组DNA 1 μL,正、反向引物各1 μL,2×Taq PCR Master Mix 5 μL(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ddH2O补充至10 μL. SSR-PCR扩增程序: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最适退火温度57~60 ℃反应30 s,72 ℃反应1 min,共38个循环;72 ℃延伸10 min;扩增产物放置于4 ℃冰箱中冷藏保存.

    PCR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初步筛选出有多态性的引物. 将多态性较好、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对81份菜豆样品进行PCR扩增,最后使用毛细管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 毛细管电泳由Qsep100TM全自动核酸蛋白分析仪完成.

  • 利用毛细管电泳方法采集条带,人工读条统计100~500 bp内的条带,记录明显条带,对多态性佳的引物重复扩增至少3次,其中绝大多数带型可重复,对不稳定谱带忽略不计. 有谱带的标记为“1”,没有谱带的标记为“0”,建立数据库. 利用POPGEN 32软件分析每对EST-SSR引物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及Shannon信息指数;应用PIC_CALC软件计算PIC值;用NTSYS pc 2.10e软件计算相似系数,并按UPMG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

  • 利用核心引物扩增的带型数据,赋值“0/1”形成菜豆种质的指纹代码,通过条形码和二维码生成器(https://www.qr-batch.com/)生成包含各供试种质基本信息的DNA分子身份证.

  • 利用MISA软件对菜豆转录组测序数据85 276条非冗余序列进行分析,共挖掘出11 649个EST-SSR位点. SSR标记的重复单元碱基数有单碱基重复、二碱基重复、三碱基重复、四碱基重复、五碱基重复、六碱基重复,还有复杂的重复碱基(略),对应的标记数目分别为6 610,2 389,2 458,132,36,24. 菜豆转录组EST-SSR标记主要重复单元为1~3个碱基,其中单碱基重复位点数最多,占总量的56.7%;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占总量的21.1%. 使用Primer 3共设计EST-SSR引物30 177对,随机合成128对EST-SSR引物,分析81份菜豆种质的遗传多态性.

  • 在128对EST-SSR引物中,122对引物能扩增出条带,有效扩增比例为95%. 经重复筛选,有18对引物能稳定扩增出多态性好、重复性高的条带(表 2),部分引物筛选结果见图 1.

  • 利用18对多态性引物对81份菜豆样品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部分种质的电泳结果见图 2. 通过POPGEN 32对统计的“0/1”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对引物在81份样品中共检测出492个多态性位点:最小多态性位点数为8个,最大为39个,平均27.3个. 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0个,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23.0个,单对引物产生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1.4个,平均为1.3个. 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7~0.25,平均为0.18. 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14~0.40,平均为0.30. PIC值为0.50~0.95,平均为0.88(表 3). 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8对EST-SSR引物具有很好的多态性,81份菜豆种质也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利用NTSYSpc 2.01e软件计算81份菜豆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 聚类结果表明,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幅度为0.15~0.65,其中MD4和MD8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5,而MD37和MD77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仅为0.15. 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5时,可将81份种质分为3大类(图 3):第Ⅰ类包含MD1,MD3,MD4等18份种质. 第Ⅱ类中包含的种质数量最多,共计59份种质,在相似系数为0.37时,又可将其分为3个亚类,其中第一亚类包含MD24,MD25,MD30等36份种质,第二亚类包含MD56,MD58,MD63等22份种质,而第三亚类仅有种质MD57. 第Ⅲ类仅有4份来源于贵州的种质,即MD36,MD37,MD38和MD47. 省外种质(MD51~MD81)全部聚在第Ⅱ类群,极有可能与来源地有关,因为这31份品种均是来源于北方,可能其遗传背景重合度较高;而来自贵州的50份种质在3大类中均有聚类,折射出贵州种质间的遗传差异大,可以从中挖掘优异资源,在遗传育种上有较大的潜在价值.

  • 利用18条EST-SSR引物对81份菜豆种质进行毛细管电泳,获得每对引物扩增的带型数据,这些“0/1 ”数据可作为菜豆种质指纹图谱或分子身份证构建的直接依据. PIC值较高的引物为TDc17(0.95),TDc47(0.95),TDc66(0.94),TDc69(0.94)及TDc97(0.95)(表 3),其中TDc17,TDc66,TDc97均能鉴别出77份种质,TDc66的Shannon信息指数(0.40)最高,故选取TDc66作为核心引物,但仍有4份种质不能被识别,分别为MD42,MD49,MD57和MD63. TDc9,TDc47和TDc97等3对引物可鉴定这4份种质. 这3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33,39,37,选取多态性位点数少且具备同等鉴别力的引物对TDc9,能避免构建分子身份证的繁琐性,因此,利用引物对TDc9和TDc66扩增的EST-SSR标记,可构建全部供试种质的分子身份证,分别生成包含基本信息的条形码和二维码(表 4).

  • 相比于主观意识强,且易受环境、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的传统形态学标记,共显性强、标记数量充足、多态性高、能够高效快速鉴别种质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备受关注. 菜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却存在种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以及种质资源命名混乱等问题,因此急需开发更为可靠且方便快捷的分子标记来促进菜豆育种. 转录组数据是开发标记的理想资源[12],相较于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成本低、耗时短. 近年来许多果树[13]、木本植物[14]、药用植物[15]以及食用菌[16]等,均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出EST-SSR分子标记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种质鉴定及辅助育种. 本研究基于菜豆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开发合成了128对EST-SSR引物,并验证挖掘了18对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多态性高的引物,用于分析菜豆的遗传多样性.

    根据目前的相关研究报道,当PIC>0.5时,表明引物有较高多态性;0.5≥PIC>0.2时,表明引物有中等多态性;PIC≤0.2,则表明引物多态性较低[17]. 夏春阳等[3]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69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PIC值平均为0.659. 另外,陈琼[18]也利用33对SSR核心引物对26份菜豆DUS测试标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PIC值平均为0.604. 本研究中所筛选的18对引物的PIC(0.50~0.95)≥0.5,表明这18对引物具有较高多态性,因此,本文开发的EST-SSR标记系统能用于菜豆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 地理来源不仅是物种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指标,更是影响物种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19]. 在长期的自交或近交下,不但会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还会大大限制挖掘优良种质的可能性和培育新品种的创新性. 本研究中所用种质主要分为贵州省内及省外两类样本,省外31份菜豆样本主要来源于山东、河北和甘肃等地. 基于菜豆转录组分析结果,本研究成功完成EST-SSR分子标记的引物设计开发,筛选出18对多态性极佳的EST-SSR引物,利用这些多态性好的引物能将81份菜豆种质明确区分开,可分为3大类群. 由聚类结果可以看出,省外品种主要集中在第Ⅱ类群. 这一趋势表明这些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极有可能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遗传背景,导致遗传变异水平低. 贵州省内收集的50份菜豆种质资源可被分为3大类群,且第Ⅰ,Ⅲ类群均为省内种质,仅有少量种质在第Ⅱ类群的第三亚类中,表明这50份种质遗传变异水平高,且遗传背景丰富多样. 这可能与我国西南优质菜豆种质资源交流逐年加强、少量新育成品种逐渐具备更丰富的遗传背景有关[18],因此,在杂交育种时需尽量选取来源不同的资源进行组配,以拓宽遗传背景,从而提高我国菜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20].

  • 目前,有3种构建分子身份证的方式:1) 赋值“0/1”形成字符串;2) 编码等位基因;3) 编码基因型[21]. 谢倩等[22]利用12对EST-SSR引物对59份橄榄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了分子身份证. 刘伟等[23]应用SSR荧光标记法构建山东地方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陆育生等[24]利用SSR标记分析了广东黄皮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亲缘关系,并构建了分子身份证. 本研究以“0/1”字符串生成条形码,作为构建分子身份证的直接依据;利用TDc9和TDc66作为鉴定全部供试种质的高效核心引物,以此构建81份菜豆种质的分子身份证.

    本研究开发的EST-SSR标记可用于菜豆的系统发育、物种进化及亲缘关系等研究,为今后菜豆品种资源保存、利用、育种和提高育种效率等奠定理论基础,充分发挥它们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