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重庆丰都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与AD1250-1750a季风气候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月明,杨勋林,黄帆,程海,杨琰,吕春艳,李辰丝. 重庆丰都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与AD1250-1750a季风气候变化[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3).
引用本文: 张月明,杨勋林,黄帆,程海,杨琰,吕春艳,李辰丝. 重庆丰都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与AD1250-1750a季风气候变化[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3).
A High-Resolution Stalagmite δ13C Record From Shuiming Cave over the Past 500 Yea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3, 35(3).
Citation: A High-Resolution Stalagmite δ13C Record From Shuiming Cave over the Past 500 Yea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3, 35(3).

重庆丰都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与AD1250-1750a季风气候变化

A High-Resolution Stalagmite δ13C Record From Shuiming Cave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 摘要: 利用长江三峡地区丰都水鸣洞石笋(NSM03)230Th测年数据和碳同位素数据建立了AD1250~1750时段平均分辨率约为1a的石笋碳同位素时间序列.水鸣洞石笋碳同位素记录显示小冰期开始时间大约为AD1300,与已发表的树轮、孢粉等气候记录指示的小冰期开始时间在定年误差范围内一致;该记录同时显示在小冰期内部存在次一级气候波动,最明显的两次气候波动时间分别在15世纪中期和16世纪末,后者对应过去500年间亚洲季风活动最弱时期.对石笋碳同位素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发现,小冰期气候存在98a和3~6a波动周期,分别与太阳活动世纪周期和ENSO周期相吻合,表明太阳活动是小冰期的主要形成机制,而海气耦合作用则直接影响小冰期气候.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10
  • HTML全文浏览数:  23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重庆丰都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与AD1250-1750a季风气候变化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西安710049;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实验室,明尼阿波利斯美国MN55455

摘要: 利用长江三峡地区丰都水鸣洞石笋(NSM03)230Th测年数据和碳同位素数据建立了AD1250~1750时段平均分辨率约为1a的石笋碳同位素时间序列.水鸣洞石笋碳同位素记录显示小冰期开始时间大约为AD1300,与已发表的树轮、孢粉等气候记录指示的小冰期开始时间在定年误差范围内一致;该记录同时显示在小冰期内部存在次一级气候波动,最明显的两次气候波动时间分别在15世纪中期和16世纪末,后者对应过去500年间亚洲季风活动最弱时期.对石笋碳同位素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发现,小冰期气候存在98a和3~6a波动周期,分别与太阳活动世纪周期和ENSO周期相吻合,表明太阳活动是小冰期的主要形成机制,而海气耦合作用则直接影响小冰期气候.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