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式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研究
-
摘要: 目前内蒙古地区典型草原退化较为严重,要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可从建群种之一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的人工辅助繁殖入手.自然状况下,克氏针茅的种子萌发率太低,为此采用多种无机化合物、不同温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对克氏针茅种子处理不同时间,研究不同处理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理化措施可提高克氏针茅种子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处理为30%过氧化氢浸种20min,发芽率可达50%,发芽势为25%,分别比对照增长9倍,25倍;其次为300mg/L GA3浸种48h,发芽率为45.70%,发芽势为28.33%,分别比对照增长8倍,28倍.克氏针茅种子出芽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种皮限制.该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繁殖克氏针茅,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79
- HTML全文浏览数: 440
- PDF下载数: 310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