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是影响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人们旅游活动的进行以及进行旅游活动的地点选择,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各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舒适度是近年众多科学工作者重视的领域[1-14].自2015年,烟台市旅游部门着重于“旅游+平台”的打造,搭建了旅游宣传营销平台的雏形,烟台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使烟台的旅游业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烟台有“最佳国际旅游目的地” “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三大美称,而海阳市属山东省烟台市的县级沿海城市,有万米海滩浴场、国家森林公园、国际沙雕艺术公园等各种景区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旅游业的潜力,但是近年来的气候变化给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分析海阳市旅游气候资源特征,评价其气候舒适度等级和适宜旅游月份,为旅行者选择旅行时段提供依据,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本研究在查阅较多文献的基础上,没有发现此方面研究,所以,本文着重分析海阳市的气候舒适度,评估其旅游气候资源,丰富该区域关于旅游气候资源方面的研究内容.
全文HTML
-
海阳市处于黄海之滨,在胶东半岛东南、烟台南部,地跨北纬36°16'~37°10',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四时分明,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雨较充足的特征,具备“冬暖夏凉”的沿海气候特性.
-
本文数据来源于烟台市气象局提供的海阳市1961-2015年的逐月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风速及日照等原始气候数据材料,统计整理海阳市四季以及全年的气温、降雨、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的均值.本文将春、夏、秋、冬4个季节按月份分别划分为3-5月、6-8月、9-11月、12-翌年2月.
-
本文采取五日滑动平均法[15]确定海阳市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16]研究海阳市各项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速率以及同时间的相关性;运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以及综合舒适指数这4个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综合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日照等气象因子表征人体在海阳市的气候环境中的舒适程度,将研究地区的气候适宜程度按分级标准将人体感觉划分为最舒适、舒适、较不舒适、不舒适和极不舒适5个等级[17].
-
温湿指数,又称不适指数,是气温和相对湿度相结合估计炎热程度的指数,用TTHI表示,
其中,t表示气温(℃),f表示相对湿度(%).
风寒指数,又称“冷却系数”,它是综合环境温度和风速影响得到的一组等效温度,用WWCI表示,
其中,t表示气温(℃),ϑ表示风速(m/s),S表示日照时数.
着衣指数,是指利用不同穿着改善气候舒适程度的指数,用IICL表示,
式中t为气温(℃),H代表人体代谢率的75%(W/m2),一般取轻活动下的代谢率为87 W/m2;a为人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一般取0.06;R表示垂直阳光的单位面积土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W/m2),取常数1 370 W/m2;α表示太阳高度角,若纬度为β,夏季各地太阳高度角取90°-β+23°26',冬季时太阳高度角取90°-β-23°26',春秋季节取90°-β;ϑ表示风速(m/s).
各指数分级标准如表 1所示:
-
综合舒适度指数,是综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模型,用S表示.
其中t为气温(℃),f为相对湿度(%),ϑ为风速(m/s).规定:S≤4.55为舒适,4.55<S≤6.95为较舒适,6.95<S≤9.00为不舒适,S>9.00为极不舒适,分为4个等级.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公式及其分级标准
2.2.2. 综合舒适指数模型及其等级标准
-
本文统计海阳市1951-2015年的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数据,分析海阳市的气候特征,结果为:海阳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746.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4%,年平均气温为12.0 ℃,海阳市多年来的低温天数一共有395 d,主要出现在冬季,高温天数一共有22 d,分散于6,7,8月,大风天数共有382 d,春季出现次数最多,其次为冬季.
-
本文统计了海阳市近55年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的月均值(表 2).
如表 2所示:月平均气温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字型趋势,8月份气温达到峰值为25.0 ℃,最低温度为-2.0 ℃,于1月份出现;降水量月均值随月份先上升后降低,呈近似正态分布,8月降水最多,是192.1 mm,然后是7月,降水量是186.1 mm,冬季1月份降水量是8.5 mm,是全年最低值;7月份出现最大相对湿度86.1%,1月份相对湿度达到最低值61.4%,全年空气相对湿度的月均值处于60.0%之上;风速月均值基本维持在2.0~3.0 m/s的范围内,4月份风速达到最大,9月份风速处于最小.
-
本文统计分析了海阳市近年来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雨量4种气候要素年均值的变化特征(图 1).
由图 1(a)分析可知,海阳市逐年的空气温度曲线以倾向率每10年0.343 ℃上升,1969年空气温度均值是10.2 ℃,是55年来温度最低值,空气温度年均值于2007年呈现峰值,为13.5 ℃.
由图 1(b)分析可知,年总降水量渐进曲线按倾向率每10年-33.455 mm下降,全年总降水量峰值和最小值为1658.1 mm与390.1 mm,分别于1964年与1981年出现.
由图 1(c)分析可知,海阳市的相对湿度变化是以倾向率每10年-1.059%降低,1964年与2012年相对湿度年均值出现最高与最低值,分别是63.9%与55.5%.
由图 1(d)分析得到,海阳市风速年均值变化曲线按倾向率每10年0.035 m/s呈上升走势,最小和最大风速年均值分别是2.3 m/s和3.9 m/s,最小值仅于2012年出现过一次,峰值则在1992,1995,1999和2000年均出现过.
-
通过对海阳市近55年的12个月份温湿指数,风寒指数以及着衣指数研究并分析,结果如表 3.
由表 3可知,人体对海阳市外界环境的感觉较舒服的时间在5,6,9月,较不舒服的时间在4,7,10,11月,不舒服的时间在12,1,2,3以及8月.因此,全年中,人们可以把海阳市作为目的地进行户外旅游活动的时间段就有3个月,较合适的时间在5,6,9月,极不适合开展旅行活动的时间在冬季.
-
本文统计分析了海阳市近年的综合舒适度指数(表 4).
由表 4可以看出,海阳市全年中6,7,8,9月份人体感受是舒适的,在5,10月份人体感觉比较舒服,其他时间人体感觉极不舒服,因此6-9月是将海阳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最佳时期,5,10月是相对适宜于海阳市旅游的时期,而1-4月,11和12月6个月不适于开展旅游活动.然而,海阳市作为沿海城市,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可以成为内陆游客夏季避暑和冬季避寒赏雪的理想选择.
-
温湿指数等4项评价模型曲线逐年变化规律结果见图 2.
由图 2(a)可知:温湿指数的数值维持在52.0~58.0之间,由温湿指数的分级标准可知,在此范围内,随着温湿指数数值的增加,人体感觉越舒适.近55年来,温湿指数以倾向率每10年0.538呈小幅度上升趋势,说明从温湿指数来看,海阳市的气候舒适度是逐年增加的.
由图 2(b)可知:风寒指数的平均数值维持在450.0~600.0之间,近55年来,风寒指数以每10年-8.688的倾向率下降,表示从风寒指数来看气候舒适度,是越来越舒适的.
由图 2(c)可知:着衣指数平均值维持在1.4~1.7之间,近55年来着衣指数以倾向率每10年-0.026呈现小幅度的下降,表示仅以着衣指数分析身体对海阳市的感受,是越来越舒服的.
由图 2(d)可知:综合舒适度指数平均值维持在7.0~10.0之间,近55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变化趋势以倾向率每10年-0.169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海阳市气候的舒适程度对于人类是向有利的趋势发展.
3.1. 海阳市气候要素年变化特征分析
3.2. 海阳市气候要素年代变化特征分析
3.3. 海阳市气候舒适度评价
3.3.1. 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评价
3.3.2. 综合舒适指数评价
3.3.3. 各评价指数模型的逐年变化规律
-
本研究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海阳市近55年的年均降水量为746.6 mm,8月份降水最多(192.1 mm),1月份降水最小(8.5 mm);年平均相对湿度是69.4%,最大值为7月份(86.1%),最小值为1月份(61.4%);一年中平均风速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月份为4月和9月;年气温均值为12.0 ℃,最热月为7月份(25 ℃),最冷月为1月份(-2.0 ℃);海阳市50多年来的低温天数一共有395 d,主要出现在冬季;高温天数一共有22 d,分散于6,7,8月;大风天数共有382 d,春季出现次数最多,其次为冬季.
2) 海阳市逐年气温以倾向率为每10年0.343 ℃上升;逐年降水总量变化曲线以倾向率每10年-33.455 mm下降;年相对湿度以每10年-1.059%的倾向率下降;年平均风速曲线走势呈现上升的趋向,其倾向率是每10年0.035 m/s.
3) 近55年来海阳市温湿指数以倾向率每10年0.538呈上升趋势;风寒指数以倾向率每10年-8.688的趋势下滑,着衣指数以每10年-0.026倾向率下降,综合舒适度指数变化曲线以倾向率每10年-0.169减小,总体表现为气候越来越适宜.
4) 海阳市一年中共有6个月适宜开展旅游活动,时段为5-10月,最适宜开展户外旅行活动的时段为5,6,9,10月,较宜开展旅游活动的月份为7月和8月,较不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月份是1-4月和11月,最不适宜的时段是冬季3个月.但是作为滨海城市,由于受海陆风的影响,夏季和冬季相比较内陆地区而言,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以海阳市可以作为夏季避暑和冬季避寒赏雪的好去处.
-
1) 海阳市的气温和风速逐年上升,降雨量和相对湿度逐年下降,气候变化会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限制海阳市开展旅游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冬季低温和大风,怎样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开展旅游业,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内容.
2) 本研究仅从气候因子评价了海阳市的最佳旅游月,关于气候变化对旅游资源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等方面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没有全面分析,因此结论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