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业超, 岳书平, 刘学华, 等.国内外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10): 1119-1 125.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3.10.1119
马丽君, 孙跟年, 王洁洁.中国东部沿海沿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13-722. doi: 10.11820/dlkxjz.2009.05.009
陶生才, 潘婕, 张磊, 等. 1971-2013年敦煌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 10(1): 27-33.
杨莲, 保广裕, 张景华, 等.西宁市风寒气象指数预报方法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1): 41-45.
马丽君, 孙跟年, 马彦如, 等. 50年来北京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10): 161-166.
何佳, 周旗, 李建军.宝鸡市近54年来人居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1): 68-73.
张秀美, 杨前进, 李月臣, 等.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区划[J].测绘科学, 2014, 39(8): 140-147.
张晓婧, 杨再强, 王学林, 等.长江中下游江浙沪地区气候舒适度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 14(27): 122-127.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4.27.024
范业正, 郭来喜.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 1998, 13(4): 306-311. doi: 10.11849/zrzyxb.1998.04.003
袁小康, 谷晓平.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分析[J].贵州气象, 2013, 37(3): 7-9.
李晓梅. 中国大陆沿海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0-1014337718.htm
王松中, 陈小英, 张家算, 等.闽东北旅游气候资源评估与利用[J].浙江气象, 2011, 32(2): 29-33.
宋丹妮, 匡鸿海.基于物元模型的避暑休闲地产气候资源评价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4): 110-115.
刘佳, 马振峰, 陈超, 等.若尔盖生态区及周边地区气候资源时空特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12): 95-101.
姜会飞.农业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马丽君. 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8-1012424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