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梅,王力,易小波,王丽. 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5): 068-076.
引用本文: 王梅,王力,易小波,王丽. 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5): 068-076.
EvaluationofSoilFertilityinLiudaogouWatershedLocatedinaWater-WindErosionAre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2, 34(5): 068-076.
Citation: EvaluationofSoilFertilityinLiudaogouWatershedLocatedinaWater-WindErosionAre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2, 34(5): 068-076.

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评价

EvaluationofSoilFertilityinLiudaogouWatershedLocatedinaWater-WindErosionArea

  • 摘要: 本研究在六道沟流域采集土壤样品74个,通过测试分析各指标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手段,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性指标值(IFI),对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农用地IFI最高(0.68),表明农用地土壤肥力较好,荒草地和林地次之(IFI分别为0.53和0.40),灌木地土壤肥力最差(IFI为0.35).空间分布格局上,IFI以六道沟流域主沟线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总体来看,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质量处于中下等水平,其中第3级土壤所占面积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46.9%.处于1和2级的土壤仅占到流域面积的23.8%,而处于3-5级的土壤占到76.2%,是前者的3倍多.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4
  • HTML全文浏览数:  15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评价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 本研究在六道沟流域采集土壤样品74个,通过测试分析各指标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手段,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性指标值(IFI),对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农用地IFI最高(0.68),表明农用地土壤肥力较好,荒草地和林地次之(IFI分别为0.53和0.40),灌木地土壤肥力最差(IFI为0.35).空间分布格局上,IFI以六道沟流域主沟线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总体来看,六道沟流域土壤肥力质量处于中下等水平,其中第3级土壤所占面积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46.9%.处于1和2级的土壤仅占到流域面积的23.8%,而处于3-5级的土壤占到76.2%,是前者的3倍多.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