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教育促进人类和平的人性基础与角色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正青. 教育促进人类和平的人性基础与角色实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2): 029-034.
引用本文: 王正青. 教育促进人类和平的人性基础与角色实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2): 029-034.
无[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 38(2): 029-034.
Citation: 无[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 38(2): 029-034.

教育促进人类和平的人性基础与角色实现

  • 摘要: 与“和平教育”相关的人性论争执主要集中在暴力是否源于人的本性上。不同于暴力源于人类本性的传统看法,和平主义者坚持认为暴力源于社会和制度原因,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澄清人的非暴力本性,有助于阐明“和平教育”的作用机理,提醒人们重视教育可能加剧冲突、诱发暴力的负面影响。教育要发挥促进人类永久和平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学校角色,以培育和平文化为核心,推动和平教育在学校的广泛开展。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9
  • HTML全文浏览数:  7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教育促进人类和平的人性基础与角色实现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摘要: 与“和平教育”相关的人性论争执主要集中在暴力是否源于人的本性上。不同于暴力源于人类本性的传统看法,和平主义者坚持认为暴力源于社会和制度原因,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澄清人的非暴力本性,有助于阐明“和平教育”的作用机理,提醒人们重视教育可能加剧冲突、诱发暴力的负面影响。教育要发挥促进人类永久和平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学校角色,以培育和平文化为核心,推动和平教育在学校的广泛开展。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