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模式及在重庆的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秦平伟, 汪代斌, 杨超, 等. 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模式及在重庆的应用[J]. 植物医学, 2024, (1): 79-85. doi: 10.13718/j.cnki.zwyx.2024.01.009
引用本文: 秦平伟, 汪代斌, 杨超, 等. 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模式及在重庆的应用[J]. 植物医学, 2024, (1): 79-85. doi: 10.13718/j.cnki.zwyx.2024.01.009
QIN Pingwei, WANG Daibin, YANG Chao, et al. Tobacco-Grain and Economic Crop Intercropping Mod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ongqing[J]. PLANT HEALTH AND MEDICINE, 2024, (1): 79-85. doi: 10.13718/j.cnki.zwyx.2024.01.009
Citation: QIN Pingwei, WANG Daibin, YANG Chao, et al. Tobacco-Grain and Economic Crop Intercropping Mod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ongqing[J]. PLANT HEALTH AND MEDICINE, 2024, (1): 79-85. doi: 10.13718/j.cnki.zwyx.2024.01.009

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模式及在重庆的应用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秦平伟,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农业相关方面的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S344.3

Tobacco-Grain and Economic Crop Intercropping Mod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ongqing

  • 摘要: 间套作种植模式作为中国农业传统遗产,既可提高质量,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我国粮食增长与农业增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仓禀实而民心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国家强化粮食安全背景下,烟粮争地问题愈来愈突出.在烟区发展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形成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烤烟间套作生理生态效应、套作对烟叶产质量及病害的影响、烟草适宜的间套作作物、烤烟套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并对重庆市第一烤烟种植大县彭水县发展烤烟间套作种植模式进行了展望.
  • 加载中
  • [1] 董小卫, 孔德才, 金立权, 等. 我国烟草种植模式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12):23-26.
    [2] 杨超. 重庆烟区主要生态因子特征及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D]. 重庆:西南大学, 2015.
    [3] 任杰, 刘新民, 冯长春, 等. 凉山促进烟农增收种植模式调查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19, 40(4):84-91.
    [4] 于会泳, 申国明, 李世博, 等. 作物间套作技术对烟草生产的借鉴作用探讨[J]. 农学学报, 2011, 1(7):1-4.
    [5] 邱秀丽. 烤烟套种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08(6):25-28.
    [6] 唐世凯, 刘丽芳, 李永梅, 等.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0(4):518-521, 533.
    [7] 舒杰. 湘西州烟薯不同套作时期对烟叶产质量影响[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0.
    [8] 程智敏. 麦套烟增产增质机理与关键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 1999(5):9-11.
    [9] 刘巧真, 郭芳阳, 吴照辉, 等.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态·烟叶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5):15283-15285.
    [10] 谭小兵, 杨焕文, 王戈, 等. 套作在烤烟生产中的运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8):64-66.
    [11] 凌爱芬, 肖丽霞, 孙延国, 等. 轮间套作种植模式消除烟草连作障碍的机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24):1-4, 9.
    [12] 何孝兵. 间作黄豆、绿豆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10.
    [13] 滕少娜. 黑麦草种植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重庆:西南大学, 2010.
    [14] 刘泓翔, 屠乃美, 张炜, 等. 不同套作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5, 29(3):254-258.
    [15] 徐锐, 陈明, 王晓丽, 等. 我国烤烟间套作种植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1):24-26.
    [16] 康庆华, 宋喜霞, 姜卫东, 等. 亚麻品种华亚5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沤麻技术[J]. 中国种业, 2022(12):119-121.
    [17] 刘丽芳, 唐世凯, 熊俊芬, 等. 烤烟间套作草木樨和甘薯对烟叶含钾量及烟草病毒病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8):238-241.
    [18] 罗华杰. 套作处理对植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及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3.
    [19] 陈启龙, 毛家伟, 桂炎伟, 等. 不同种植制度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12):56-59.
    [20] 蒋士东, 周冀衡, 罗华杰, 等. 黑麦草套种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23(5):89-96.
    [21] 杨承, 龙友华, 宋街明, 等. 移栽期和烟草马铃薯套作对烟草主要病害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1):21-23.
    [22] 王东凯, 杨威, 刘博, 等. 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2(9):10-13.
    [23] 张汉球. 麦烟套种综合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30):16840-16841.
    [24] 陈国康, 易龙, 肖崇刚, 等. 生物多样性控病及其在克服烟草连作障碍中的可能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1):5031-5033, 5042.
    [25] 付利波, 王毅, 杨跃, 等. 利用烟田套作调控高肥力土壤烤烟生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1):128-132.
    [26] 陈懿, 薛小平, 邓佳佳, 等. 关于烤烟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9):5-7, 15.
    [27] 田景先, 陈勇, 吕荣, 等. 套作红苕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2):59-61, 64.
    [28] 张继, 李兴跃, 罗永涛, 等. 烟薯套作对气候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25):42-43, 46.
    [29] 屈爱凤, 罗以贵, 杨佑斋, 等. 烤烟与不同豆科作物套作对其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4):8131-8133.
    [30] 黄海龙, 张林, 谢冰, 等. 屏山县烤烟间套作黄豆模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7):9-10.
    [31] WANGX J, LIZ H, JINH, et al. Effects of Mushroom-Tobacco Rotation o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ntinuous Cropping Tobacco Soil[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23(1):1-11.
    [32] 王灿, 肖志鹏, 向鹏华. 不同轮套作模式对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22(7):1-5.
    [33] BURGES A, FIEVET V, OUSTRIERE N, et al. Long-Term Phytomanagement with Compost and a Sunflower-Tobacco Rotation Influences the Structural Microbial Diversity of a Cu-Contaminated Soil[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00:134529.
    [34] 贺国强, 赵冬雪, 李恒全, 等. 烟草套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2200-220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2
  • HTML全文浏览数:  561
  • PDF下载数:  29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8-08

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模式及在重庆的应用

    作者简介: 秦平伟,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农业相关方面的研究.
  • 1.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彭水分公司, 重庆 彭水 409600;
  • 2. 西南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 重庆 400715;
  • 3. 西南大学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 

摘要: 间套作种植模式作为中国农业传统遗产,既可提高质量,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我国粮食增长与农业增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仓禀实而民心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国家强化粮食安全背景下,烟粮争地问题愈来愈突出.在烟区发展烤烟-粮经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形成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烤烟间套作生理生态效应、套作对烟叶产质量及病害的影响、烟草适宜的间套作作物、烤烟套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并对重庆市第一烤烟种植大县彭水县发展烤烟间套作种植模式进行了展望.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3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