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钦. 健康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市场, 2010(33): 50-63. doi: 10.3969/j.issn.1005-6432.2010.33.013
王崑, 罗垚, 李萍, 等. 城市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以东营市建成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7): 53-61.
千庆兰.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初探[J].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1, 22(4): 45-49. doi: 10.3969/j.issn.1674-3873.2001.04.014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doi: 10.3969/j.issn.1003-2053.2015.02.009
张新平, 张芳芳, 王得祥. 2010—2016年国内外景观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3(7): 148-156.
CHEN C M.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doi: 10.1002/asi.20317
CHEN C M. Predictive Effects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Citation Cou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63(3): 431-449. doi: 10.1002/asi.21694
陈悦, 刘则渊.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 科学学研究, 2005, 23(2): 149-154. doi: 10.3969/j.issn.1003-2053.2005.02.002
袁爽秋, 李立明. 健康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 25(2): 109-112.
王鸿春. 建设健康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J]. 红旗文稿, 2011(23): 28-30.
黄国武.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8(3): 74-82.
马琳, 董亮, 郑英. "健康城市"在中国的发展与思考[J]. 医学与哲学(A), 2017, 38(3): 5-8.
吕书红, 卢永.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实施对策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7, 33(11): 1028-1031.
但新球. 森林公园的疗养保健功能及在规划中的应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4, 13(1): 54-57.
李光耀, 李忠阳, 唐琼, 等. 上海市健康城市建设15年实践回顾及发展思考[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10): 745-749. doi: 10.3969/j.issn.1004-9231.2017.10.001
邱均平, 王明芝. 1999—2008年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 情报杂志, 2010, 29(2): 1-5.
刘琨, 李春利, 白福春. 我国图情领域名称规范文献计量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12): 66-71.
刘耀阳, 谭少华, 宋莎莎, 等. 促进人群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6(8): 188-190. doi: 10.3969/j.issn.1672-4909.2016.08.064
彭慧蕴, 谭少华. 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J]. 中国园林, 2018, 34(9): 5-9.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8.09.002
谭少华, 洪颖. 居住绿地的使用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2): 108-109. doi: 10.3969/j.issn.1672-4909.2015.02.026
谭少华, 孙雅文, 申纪泽. 城市公园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感知与行为视角[J]. 城市建筑, 2018(24): 24-28. doi: 10.3969/j.issn.1673-0232.2018.24.005
谭少华, 李进. 城市公共绿地的压力释放与精力恢复功能[J]. 中国园林, 2009, 25(6): 79-82.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09.06.020
刘博新, 黄越, 李树华. 庭园使用及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杭州四家养老院为例[J]. 中国园林, 2015, 31(4): 85-90.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5.04.020
姚亚男, 黄秋韵, 李树华. 工作环境绿色空间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以北京IT产业人群为例[J]. 中国园林, 2018, 34(9): 15-21.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8.09.004
刘畅, 李树华, 陈松雨. 多因素影响下的大学校园绿地访问行为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以北京市三所大学为例[J]. 风景园林, 2018, 25(3): 46-52.
李树华, 刘畅, 姚亚男, 等. 康复景观研究前沿: 热点议题与研究方法[J]. 南方建筑, 2018(3): 4-10.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3.004
姚亚男, 李树华. 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现状[J]. 中国园林, 2018, 34(1): 118-124.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8.01.029
王兰, 张雅兰, 邱明, 等. 以体力活动多样性为导向的城市绿地空间设计优化策略[J]. 中国园林, 2019, 35(1): 56-61.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9.01.011
王兰, 蒋希冀, 孙文尧, 等. 城市建成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及规划策略——以上海市某城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18, 42(6): 15-22.
王兰, 廖舒文, 王敏.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城市绿地空间要素研究——以上海市某中心区为例[J]. 城市建筑, 2018(9): 10-14. doi: 10.3969/j.issn.1673-0232.2018.09.003
张雅兰, 王兰. 健康导向的规划设计导则探索: 基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经验[J]. 南方建筑, 2017(4): 15-22.
房城. 城市绿地的使用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初探[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郄光发, 王成, 房城, 等. 城市公园绿地享用方式与居民心境健康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11): 111-113.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11.11.030
房城, 郭二果, 王成, 等. 城市绿地的使用频率与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8, 21(2): 10-12.
房城, 王成, 郭二果, 等.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4): 114-116.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10.04.034
胡鞍钢, 胡琳琳. 从SARS危机看我国健康与发展[J]. 中国卫生经济, 2003, 22(12): 1-7. doi: 10.3969/j.issn.1003-0743.2003.12.002
宫行. 哈尔滨市橄榄城小区植物应用调查[J]. 林业科技情报, 2016, 48(4): 95-98. doi: 10.3969/j.issn.1009-3303.2016.04.038
吴正旺, 王岩慧, 单海楠. 基于PM2.5分布不均现象的城市居住区景观格局分析[J]. 华中建筑, 2016, 34(2): 52-56. doi: 10.3969/j.issn.1003-739X.2016.02.013
董贺轩, 何妍伶, 王振. 市井·集体·邻里: 中国住区的开放空间与老龄交往及其关联研究——基于武汉多模式住区实证比较[J]. 中国园林, 2019, 35(6): 23-27.
袁晓梅, 谢青, 周同月, 等. 基于健康管理的地域性适老社区环境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 2018(S1): 7-12.
朱凯. 儿童出行友好的住区开放空间规划策略[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赵琳瑄. 城市绿地条件下儿童亲自然状况研究——以天津市为例[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8.
张慧. 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2013.
杨帆. 深圳康复花园适用植物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吴辉, 陈家奇, 邱兴, 等. 道路景观要素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J]. 交通科技, 2016(5): 129-132.
温静. 北京森林游憩区对游憩者身心健康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许志敏, 吴建平.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 3(6): 7-13. doi: 10.3969/j.issn.2095-5588.2015.06.002
冯建涛. 城市带状绿地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研究[D]. 吉林: 北华大学, 2017.
吴志萍, 王成. 城市绿地与人体健康[J]. 世界林业研究, 2007, 20(2): 32-37. doi: 10.3969/j.issn.1001-4241.2007.02.006
谭少华, 赵万民.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29(5): 6-10.
章银柯, 王恩, 林佳莎, 等. 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 2009, 39(3): 139-141. doi: 10.3969/j.issn.1002-2724.2009.03.049
王保忠, 王彩霞, 何平, 等. 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 城市规划汇刊, 2004(2): 62-68, 96. doi: 10.3969/j.issn.1000-3363.2004.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