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玉凤. 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N]. 中国教育报, 2018-06-22(1).
李猛. 在研究与教育之间: 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的本科学院问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4): 1-22.
渠敬东. "经典"与"经验"的科学: 本科教育的精神[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4): 23-37.
孙江. 切入民国史的两个视角: 概念史与社会史[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 105-107.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8: 108.
唐振常. 蔡元培传[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10-12.
朱有瓛.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二辑上册[G].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蚕业学校案指引(续): 南置赐郡蚕业学校章程[J]. 农学报, 1898(46): 16-21.
蚕业学校案指引(续): 石川县金泽市养蚕简易学校章程[J]. 农学报, 1898(50): 12-17.
吴汝纶. 东游丛录[M]. 东京: 三省堂书店, 1902(明治三十五年).
杨长明. 从日语"运动"相关概念考察日本"运动人类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6(6): 694-700.
刘先飞. 近现代"文艺"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双程流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 48-55.
寇淑婷. 日本"文学"概念的古今流变[J]. 贵州社会科学, 2020(9): 37-43.
吴键. 西潮却自东瀛来: 明治日本与近代"艺术"的概念革命[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21(2): 15-20.
麦仲华. 皇朝经世文新编: 卷五上[G]. 上海: 大同译书局, 1898: 11-16.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0: 23-39.
朱有瓛.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一辑下册[G].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朱有瓛, 高时良.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四辑[G].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李宏图. 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J]. 史学理论研究, 2012(1): 4-7.
朱有瓛.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二辑下册[G].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璩鑫圭, 唐良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 上海: 上海出版社, 2007.
朱有瓛.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三辑上册[G].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6-27.
朱有瓛.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三辑下册[G].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 清华大学校史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10-26.
中华民国教育部.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丙编[G]. 上海: 开明书店, 1934: 14-15.
顾颉刚. 顾颉刚自述[M]. 刘俐娜编.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45-47.
蔡元培. 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J]. 新青年, 1917(6): 1-3.
周春岳. 大学改制之商榷[J]. 太平洋(上海), 1918(9): 1-5.
胡适. 论大学学制[N]. 民国日报, 1919-07-09(7).
凌冰, 胡适, 陈宝泉, 等. 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J]. 新教育, 1922(4): 537-582.
宋恩荣, 章咸. 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G].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8: 1109.
李鹏.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 1986(7):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N]. 人民日报, 1998-08-31(5).
黄兴涛. 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 史学月刊, 2012(9): 11-14.
孙江. 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J]. 史学月刊, 2012(9): 5-11.
教育部. 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G]//《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1999.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136-139.
教育部.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G]//《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2005.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94-96.
教育部.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 中国教育报, 2021-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