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金, 王小芳, 宋文红. 高校大学生深度学习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情调查的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1): 73-77.
|
史静寰. 走向质量治理: 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2): 37-41.
|
王娟, 丁福. 重庆市高校新生正常高值血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0, 37(2): 147-150.
|
黄雅梅, 马健生, 张宏娜. 大一新生抑郁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 教育科学, 2019, 35(5): 75-81.
|
廖小薇, 黄维, 要攀攀, 等.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政策的瞄准性、充足性与减贫效果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3): 76-84.
|
赵晓萌, 刘铁军, 胡海文, 等. 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 139-140.
|
李赛强, 路丽丽. 创新高校班主任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9): 57-59.
|
裴丽. 高校班主任工作内容定位探析[J]. 高教探索, 2017(S1): 167-168.
|
刘春霞, 赵国芬, 张子义, 等. 生物科学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 39(5): 100-102.
|
郭弘艺, 李世凯, 唐文乔, 等. 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4): 112-113.
|
张梅, 印勇. 批判性思维: 研究生开启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9): 29-32.
|
叶立国. 系统思维: 理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体系探析[J]. 系统科学学报, 2016, 24(4): 64-69.
|
娄延常. 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湖北省大学生学情调查的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2(2): 68-71.
|
MANSHAEE G, DASTNAEE T M, SEIDI A, et al. Comparis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Students Interested and Uninterested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014, 4(4): 792-799.
|
LEACH B T.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s Related to University Student's Gender and Academic Discipline[J]. Comparative Sociology, 2011, 14(3): 429-442.
|
庞旭, 刘一丹, 张耀光. 动物科学新生学业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7): 161-166.
|
潘菽.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
单燕杰, 毕重增. 职业使命感对师范生职业承诺的情感促进作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0): 129-135.
|
WRENN J, WRENN B. Enhancing Learning by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 21(2): 258-65.
|
姚怡. 大学生学习怠惰现状、原因及管控对策[D].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学, 2016.
|
张爱莲. 对137名非重点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1): 14-16.
|
张佳妮, 徐作英, 赵广宇.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学年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 生物学通报, 2010, 45(7): 45-49.
|
董玉玮, 黄宫平, 王帅, 等.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学习成果的调查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8): 14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