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兵. 日常生活批判与日常生活革命——列菲伏尔与德波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异同[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0(5): 58-72.
刘怀玉. 今天我们为何要重访列斐弗尔[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1): 93-102. doi: 10.3969/j.issn.1004-5961.2020.01.019
仰海峰. 列菲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逻辑转变[J]. 学术月刊, 2009(8): 59-67.
张一兵.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胡大平. 西方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向研究[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3.
刘怀玉.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LEFEBVRE H. Hegel Marx Nietzsche ou Le Royaume des Ombres[M]. Paris: Casterman, 1975.
列菲弗尔. 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M]. 李青宜, 等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8: 30.
尼采. 1887-1889年遗稿[M]//尼采全集: 第13卷. 孙周兴,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445.
NIETZSCHE F W. The will to power[M]. KAUFMANN W, HOLLINGDALE R J, trans. New York: Vintage Press, 1968.
LOVE N S. Marx, Nietzsche, and Modernity[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86-87.
亚历山大·内哈马斯. 尼采: 生命之为文学[M]. 郝苑, 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91.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第1卷[M]. 叶齐茂, 倪晓辉,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莎蒂亚·德鲁里. 亚历山大·科耶夫——后现代政治的根源[M]. 赵琦, 译.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7: 131.
伯特尔·奥尔曼. 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M]. 田世锭, 何霜梅, 译.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15.
弗朗索瓦·佩鲁. 新发展观[M]. 张宁, 丰子义,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3.
周泉. 作为"异化辩证法"的辩证唯物主义——列斐伏尔《辩证唯物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重建[J].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0): 47-53.
LEFEBVRE H. Dialectical materialism[M]. STURROCK J, trans.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119.
张笑夷.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意义再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21(7): 15-22.
刘怀玉. 论列斐伏尔对现代日常生活的瞬间想象与节奏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12-20.
SHIELDS R. Lefebvre, love and struggle: spatial dialectics[M]. London: Routledge, 1999: 72.
黄继锋. 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J]. 教学与研究, 2006(3): 53-58.
列斐伏尔. 人类的产生[M]//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 编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199.
赫伯特·马尔库塞. 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 李小兵, 等译.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9.
陶惠娟.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探索与重建——兼论马克思与尼采关系的三重变奏[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 45-52.
卡尔·洛维特[M]. 刘心舟, 译.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 634-635.
刘怀玉. 日常生活批判的瞬间、差异空间与节奏视角——以列斐伏尔为例[J]. 哲学分析, 2016(6): 27-43.
LEFEBVRE H. Frédéric Nietzsche[M]. Pairs: éditions Syllepse, 2003: 18.
刘怀玉. 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 求是学刊, 2003(5): 44-50.
范海武, 刘怀玉. "总体人"的辩证法——论列斐伏尔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 2004(2): 13-19.
鲁宝. 日常生活的神秘化意识及其批判性超越[J].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0): 36-46.
车玉玲. "诗意"消失的空间批判——从列斐伏尔的"诗创实践"与"诗学革命"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