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军虎, 陈业渊, 魏守兴. 中国杧果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 2006, 26(6): 59-62.
李桂珍. 芒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控原色图谱[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1-5.
蒲金基, 韩冬银. 芒果病虫害及其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1-6.
ZHAN R L, YANG S J, LIU F, et al. First Report of Fusarium mangiferae Causing Mango Malformation in China[J]. Plant Disease, 2012, 96(5): 762.
柳凤, 詹儒林, 韦继光, 等. 杧果畸形病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测定[J]. 果树学报, 2012, 29(3): 428-433.
李桂珍, 杨永利, 朱俐遐, 等. 杧果畸形病绿色防控技术[J]. 植物医生, 2020, 33(6): 59-63.
李晓娜, 曾小红, 谢龙莲, 等. 世界芒果炭疽病防治技术研究概况[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 37(11): 69-75.
吴顺章. 不同剂型嘧菌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J]. 福建热作科技, 2013, 38(3): 13-15.
蔡美兰. 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 4(3): 206-207.
李鹏, 柳晓磊, 张曼丽, 等. 75%进富水分散粒剂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 蔬菜, 2012(8): 59-60.
谭铭开, 罗杰雄, 徐鉴辉, 等. 几种农药防治芒果炭疽病药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4): 207, 209.
陈文, 谭清群, 黄海, 等. 13种杀菌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C]//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长沙, 2017: 308.
康浩, 杨石有, 苏初连, 等. 氟硅唑和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J]. 中国果菜, 2017, 37(8): 24-27.
陈金雄. 不同剂量的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防治芒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3): 124-126.
唐允博. 稳达防治芒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J]. 热带农业科学, 2018, 38(5): 71-73.
张俊有, 蒋家珍. 采用半果接种法研究几种杀菌剂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24): 102-107.
宁平, 郭堂勋, 李其利, 等. 广西芒果品种抗炭疽病评价及采后药剂防治研究[J]. 广西植保, 2022, 35(3): 1-4.
吕延超, 蒲金基, 谢艺贤, 等. 杧果畸形病研究进展[J]. 中国南方果树, 2009, 38(3): 68-71.
刘晓妹, 许婉玲, 漆艳香, 等. 芒果畸形病菌室内单剂及复配剂增效配比的筛选[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9): 1725-1728.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46.
骆焱平, 郑服丛. 农药学科群实验指导[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8: 173.
孙广宇, 宗兆锋. 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44.
杨利.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刘凤华, 马迪成, 张晓敏, 等. 植物病原真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 2022, 24(3): 452-464.
李慧, 曹芳杰, 邱立红.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 2019, 21(S1): 831-840.
严明, 柏亚罗.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四大类杀菌剂市场概况及前景展望[J]. 现代农药, 2016, 15(6): 1-8, 11.
FREEMAN S, MAIMON M, PINKAS Y. Use of GUS Transformants of Fusarium subglutinans for Determining Etiology of Mango Malformation Disease[J]. Phytopathology, 1999, 89(6): 456-461. doi: 10.1094/PHYTO.1999.89.6.456
成禄艳. 芒果炭疽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