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松, 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 胡先骕.中国森林树木小志(一) [J].植物分类学报, 1963, 8(3): 197-201. | 
| WILDE W J. Endocomia, a New Genus of Myristicaceae [J]. Blumea, 1984, 30(1): 173-196. | 
| WU Z Y, RAVEN P H, HONG D Y. Flora of China (Vol. 7)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 
| 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一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 | 
|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 
| 吴裕, 段安安, 田耀华, 等.云南野生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资源调查[J].广西植物, 2011, 31(2): 217-221, 216. | 
| 周荣汉, 段金廒.植物化学分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 许玉兰, 吴裕, 杨晓玲, 等.滇南风吹楠种子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8): 3993, 3999. | 
| 胡永华, 吴裕, 许玉兰, 等.风吹楠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J].热带农业科技, 2010, 33(4): 27-28. | 
| 云南省热带植物研究所.贺得木种子繁殖试验初报[J].热带植物研究, 1973(3): 25-27. | 
| 李延辉, 王惠英, 李德厚, 等.肉豆蔻科植物种子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热带植物研究, 1980(15): 21-23. |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T17376-199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 
| 戴晓峰, 肖玲, 武玉花, 等.植物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 2007, 24(1): 105-113. | 
| 李晓丹, 曹应龙, 胡亚平, 等.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31(2): 157-162. | 
| 李兰, 彭振英, 陈高, 等.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173-177. | 
| 石从广, 李因刚, 朱光权, 等.白花树种子成熟期含油率和脂肪酸变化规律[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3): 372-37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3.011 | 
| 陈姹月, 唐琳, 陈放. 7种木本植物油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柴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7(12): 88-92. doi: 10.3969/j.issn.1000-5471.2012.12.020 | 
| 王艳, 杨玺文, 张兴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苏主要性状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11): 88-92. | 
| 蔡年辉, 许玉兰, 吴裕, 等.贮藏对琴叶风吹楠脂肪酸含量及成分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11): 85-89.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11.1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