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齐顾波, 李凡, 等.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本土化优势——基于对发展主义的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 2018(4):163-168.
梁成艾, 黄旭东.习近平职业农民培育思想的历史溯源与内涵解读[J].青海社会科学, 2018(4):20-26.
梁成艾."职业农民"概念的历史溯源与现代扩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之视角[J].农村经济, 2018(12):123-128. doi: 10.3969/j.issn.1007-7103.2018.12.089
陈明鹤.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J].农村经济, 2013(12):42-45.
曹东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渊源与政策变迁[J].农村经济, 2014(7):13-18. doi: 10.3969/j.issn.1007-7103.2014.07.004
黎家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财政支持问题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 2015(5):113-117. doi: 10.3969/j.issn.1007-7103.2015.05.043
朱启臻, 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2016(10):61-69.
马荣军, 汪海.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教育, 2016(9):46-47.
宋晓, 李建芬, 李夕军, 等.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15(23):380-382.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5.23.140
徐辉.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构建——基于7省21乡(镇)63个村的调查[J].现代经济探讨, 2016(11):50-54. doi: 10.3969/j.issn.1009-2382.2016.11.010
李国祥, 杨正周.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3(5):93-97.
许超, 胡滇碧, 赛立馨, 等.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特征分析——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6(13):290-292.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6.13.091
刘丽, 张玲.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3):95-96.
白俊.欠发达丘陵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以西充县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12):42-47.
刘福军, 马瑜, 杨敬雅, 等.欠发达地区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证研究——基于云南696位女性农民的调查[J].林业经济, 2015(8):90-96.
龚文海.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农民意愿研究——基于个人特征、外出务工特征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5(11):41-48.
欧阳忠明, 李国颖.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过程中的学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6):60-66.
刘溢海, 冯景.农民工返乡创业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3):200-203. doi: 10.3969/j.issn.1007-7103.2017.23.081
夏益国, 宫春生.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5(5):56-64.
黄河啸, 彭一辉, 胡为群, 等."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农业科学, 2017(11):2066-2070.
孙科, 郭明顺.四化同步视域中职业农民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3(10):112-115. doi: 10.3969/j.issn.1002-1981.2013.10.031
魏学文, 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 2013(7):73-75. doi: 10.3969/j.issn.1001-6139.2013.07.030
窦艳芬, 姜岩.都市型农业视阈下天津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14(8):51-54. doi: 10.3969/j.issn.1001-6139.2014.08.022
金安彦, 刘国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需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 2015(3):16-19.
康静萍, 汪阳.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短缺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安徽省寿县的调查[J].当代经济研究, 2015(4):73-81. doi: 10.3969/j.issn.1005-2674.2015.04.010
柯凤华, 陈程.都市型现代农业视角下厦门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J].农业教育研究, 2016(3):7-10.
郭玉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6(6):38-39. doi: 10.3969/j.issn.1009-4156.2016.06.012
张义晓.智慧农业发展前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6(8):155-157.
刘德敏, 王雄, 张岳.以学科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培育高级职业农民模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成人教育, 2016(4):73-75. doi: 10.3969/j.issn.1001-8794.2016.04.017
张帅.遵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影响因素及保障机制研究[D].秦皇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7.
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及其成长环境[J].农民科技培训, 2013(5):6-9.
徐乐.云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研究[D].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17.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76-1017729506.htm
田贵平, 潘寄青.发达国家职业农民教育发展谱系与横向比较[J].成人教育, 2014(12):104-106. doi: 10.3969/j.issn.1001-8794.2014.12.033
渠鲲飞, 左停.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村社理性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55-61.
温涛, 杨涛, 王汉杰.改造人力资本促进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政策建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37-42.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31.
温涛, 何茜, 王煜宇.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4):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