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从实体到实践:论教师教育的逻辑转向

上一篇

下一篇

杨鸿;朱德全;周永平. 从实体到实践:论教师教育的逻辑转向[J]. 教师教育学报, 2016, 3(4): 13-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16.04.003
引用本文: 杨鸿;朱德全;周永平. 从实体到实践:论教师教育的逻辑转向[J]. 教师教育学报, 2016, 3(4): 13-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16.04.003
YANG Hong , ZHU Dequan , Zhou yongping. From Entity to Practice:Thought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6, 3(4): 13-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16.04.003
Citation: YANG Hong , ZHU Dequan , Zhou yongping. From Entity to Practice:Thought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6, 3(4): 13-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16.04.003

从实体到实践:论教师教育的逻辑转向

From Entity to Practice:Thought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 摘要: 传统教师教育是典型的实体思维的产物。实体思维主宰下的教师教育表现为“惟知识性”的目标旨趣、“失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去经验性”的教学内容、“无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和“乏真实性”的评价模式。实体思维使教师教育陷入“惟知识性”“主体性危机”等困境中。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成为“连根拔起”传统教师教育“棘手问题”的新方式。实践思维主导下的教师教育将行走在一条与实体思维“殊异其趣”的道路上,其发展图景为“智慧性”目标追求、“整体性”课程架构、“实践性”教学内容、“关联性”教学过程和“全息性”评价模式。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09
  • HTML全文浏览数:  512
  • PDF下载数:  12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从实体到实践:论教师教育的逻辑转向

  •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715;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重庆 401147;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00715;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15

摘要: 传统教师教育是典型的实体思维的产物。实体思维主宰下的教师教育表现为“惟知识性”的目标旨趣、“失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去经验性”的教学内容、“无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和“乏真实性”的评价模式。实体思维使教师教育陷入“惟知识性”“主体性危机”等困境中。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成为“连根拔起”传统教师教育“棘手问题”的新方式。实践思维主导下的教师教育将行走在一条与实体思维“殊异其趣”的道路上,其发展图景为“智慧性”目标追求、“整体性”课程架构、“实践性”教学内容、“关联性”教学过程和“全息性”评价模式。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