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赵翠萍, 高云飞.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9): 126-13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9.012
引用本文: 赵翠萍, 高云飞.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9): 126-13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9.012
ZHAO Cuiping, GAO Yunfei.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9): 126-13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9.012
Citation: ZHAO Cuiping, GAO Yunfei.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9): 126-13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9.012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10305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JY17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翠萍,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产业组织及农业经济政策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F321.3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 摘要:

    农村问题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其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合理性程度与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借助乡村振兴视角, 以内部控制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 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要素与经济绩效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 其中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在p<0.01的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 风险评估、资产负债率及距离则在p<0.01, p<0.05和p<0.01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 因此,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

  • 加载中
  • 图 1  内部控制内涵示意图

    表 1  假设情况一览表

    假设编号 假设内容
    内部环境建设与经济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良好的风险评估保障经济绩效提升
    组织内部风险控制与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推动经济绩效提高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可改进内部控制缺陷,提升绩效效益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一览表

    变量 名称 符号
    被解释变量 经济绩效(资产使用效率) AT
    解释变量 内部环境 IE
    风险评估 RA
    风险控制 CA
    信息传达 IC
    内部监督 IS
    控制变量 年末总资产 TA
    资产负载率 AI
    距城中心距离 UR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22年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 标准差 中位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多重共线性(VIF)
    资产使用效率 0.132 0.140 -0.266 0.726 /
    内部环境 1.940 2.133 4.424 12.100 2.643
    风险评估 3.114 3.429 29.701 42.900 4.218
    风险控制 5.643 6.206 55.221 82.500 2.741
    信息传达 1.421 1.553 2.200 11.022 4.812
    内部监督 2.112 2.311 17.051 11.022 4.783
    年末总资产 1.570 1.735 0.004 24.091 1.077
    资产负债率 0.741 0.810 0.550 1.214 1.045
    距城中心距离 23.320 25.651 -0.266 84.157 1.19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变量 AT IE RA CA IC IS TA AI UP
    AT 1 - - - - - - - -
    IE 0.148 1 - - - - - - -
    RA -0.047 0.665* * 1 - - - - - -
    CA -0.032 0.089 0.617* * 1 - - - - -
    IC -0.084 0.146 0.513* * 0.589* * 1 - - - -
    IS 0.015 0.215 0.482* * 0.618* * 0.764* * 1 - - -
    TA 0.017 0.017 -0.104 -0.023 -0.039 -0.056 1 - -
    AI -0.231 -0.122 0.017 -0.027 0.019 0.044 -0.083 1 -
    UP 0.334* * 0.112 0.136 0.067 0.001 0.099 -0.232* * 0.045 1
    注:* *表示p<0.0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经济绩效的回归分析及稳健性结果

    变量 回归系数(参数估计t值) 稳健性检验
    截距 0.074 8(0.412) -5.095 2*(-1.679)
    内部环境 0.034 1* * *(3.957) 0.045 6*(-0.326)
    风险评估 -0.028 6* * *(-5.123) -0.019 2*(-1.653)
    风险控制 0.009 8* * *(3.521) 0.085 2*(1.829)
    信息传达 0.028 6*(-1.689) 0.102 1(0.401)
    内部监督 0.024 2(1.432) 0.147 6(-0.619)
    年末总资产 0.004 4(0.390) 0.858 0* *(2.033)
    资产负债率 -0.037 4* *(-2.364) -0.488 4* * *(-2.298)
    距城中心距离 -0.003 3* * *(4.826) -0.026 4* * *(4.316)
    R2 0.304 7 0.200 4
    调整后的R2 0.236 0.129
    注:* * *,* *,*分别表示p<0.01,p<0.05,p<0.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表示决定系数.
    下载: 导出CSV
  • [1] 笙婷婷, 于光.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困境及路径[J]. 南方农机, 2023, 54(10): 100-102.
    [2] 牟冰. 乡村振兴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路径思考[J]. 农村实用技术, 2023(2): 56-57.
    [3] YAN H R, BUN K H, XU S Y. Rural Revitalization, Scholar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Collective Future in China[J].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21, 48(4): 853-874. doi: 10.1080/03066150.2019.1694911
    [4] 付大亿, 李宇轩, 张书航.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34(2): 140-143.
    [5] 顾杨.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分析[J]. 新农业, 2022(20): 69-70.
    [6] 吴春宝, 郑凯元. 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全国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23(2): 17-27.
    [7] 李冬辉, 赵婧宏.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J]. 农业经济, 2023(3): 64-66.
    [8] 潘璐, 戴小燕.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层困境与现实悖论[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2): 39-54.
    [9] 皇甫瑞灵, 张南, 郭晓晓.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 农业经济, 2023(2): 52-54.
    [10] 沈洁, 李广梅.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探析——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61(8): 222-225.
    [11] ZHANG L M, GE D Z, SUN P, et al. The Transition Mechanism and Revitalization Path of Rural Industrial Land from a Spatial Governance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Shunde District, China[J]. Land, 2021, 10(7): 746.
    [12] LIU Y Q, DAI L, LONG H L, et al. Rural Vitalization Promoted b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under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Tengtou Village in China[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22, 95: 241-255.
    [13] 王喜. 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战略构想与政策优化[J]. 农业经济, 2023(1): 48-50.
    [14] 何自力, 顾惠民. 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创新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 2022, 34(1): 49-60.
    [15] 张冬冬.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J]. 农业经济, 2022(9): 35-37.
    [16] 高鸣, 李祯然, 雷泽. 人才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 43(4): 568-577.
    [17] 丁超超.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2(13): 7-9.
    [18] 李娜, 张广来. 乡村振兴的人才加入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视角[J]. 老区建设, 2022(7): 9-18.
    [19] 刘佶鹏.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24): 9-10.
    [20] 邢韵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辨析——基于区域差异的分析视角[J]. 山西农经, 2021(13): 36-38, 76.
    [21] 江帆, 邢美华, 王维薇.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31(23): 5-7.
    [22] 金伶, 笪志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以阜阳市颍东区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3): 93-94.
    [23] LIU J S, ZHANG X F, LIN J, et al. Beyond Government-Led or Community-Based: Explor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odels for Reconstructing China's Hollowed Villag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22, 93: 273-286.
    [24] 欧文静. 加强农村金融经营管理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7): 192, 231.
    [25] 崔超, 杜志雄.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2020年后农村减贫路径选择——基于陕西省丹凤县的实地调查[J]. 农村经济, 2022(4): 35-44.
  • 加载中
图( 1) 表( 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32
  • HTML全文浏览数:  5132
  • PDF下载数:  22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9-28
  • 刊出日期:  2024-09-20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究

    作者简介: 赵翠萍,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产业组织及农业经济政策研究
  • 河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10305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JY179)

摘要: 

农村问题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其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合理性程度与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借助乡村振兴视角, 以内部控制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 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要素与经济绩效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 其中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在p<0.01的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 风险评估、资产负债率及距离则在p<0.01, p<0.05和p<0.01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 因此,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

English Abstract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变使得区域人口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产生了不平衡流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处于发展失衡状态.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该文件的出台是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1]. 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严峻问题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地区性差异,资源禀赋条件以及产业结构差异等问题使得区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参差不齐,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2-3]. 从政策解读来看,国家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在税收、贷款、补助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同时加强思想组织的引领以及资金技术的支持同样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5].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少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如吴春宝等[6]基于全国微观调查数据,认为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可从产权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结构方面入手,激发其内生发展优势;李冬辉等[7]则认为注重地方优势的挖掘以及发展特色农村产业能有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经济制约以及政治考核行政制约困境,潘璐等[8]提出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正视基层难点问题,打破发展脱节、名不符实等现实悖论,将政策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客观引导其经济稳步发展;同时,三农问题的解决、多元主体的参与形式[9]、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等对农村经济发展及管理体系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Zhang等[11]基于空间管治角度分析农村空间的破碎化以及主体分化博弈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其工业转型发展面临较大的困境,认为关注物质—所有权—组织分析框架以及发展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措施是对半城市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全球化发展趋势深刻改变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和空间格局的发展背景,Liu等[12]以中国东南沿海某村庄为研究区域进行追溯研究,认为“要素流动—结构调整—功能拓展”是当前农村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展路径,且创新管理模式和发展集体经济对农村全面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靠“外援”,更要实现内部“自强”. 其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组织健康运行的制度基础,只有加强对其组织形式的完善,才能有效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协调机制进行发展路径探究,并从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入手,以期更好地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集体经济的发展新思路.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使得股份经济合作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得到了完善. 始于农业互助运动产生的农业合作社是集体经济的起源,而自1982年公布《宪法》后基层政权机构与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分设农业合作社[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质上为经济主体,主要是借助组织内部中的生产资料和要素来实现经营活动[14]. 加强组织内部制度完善是提供真实有效财务信息,提高风险识别防范能力的重要保障,且能有效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的运营效率,其控制内容不局限于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机构重叠以及职责混乱等问题,使得部分地区在进行组织管理时往往难以按照章程履行职责,出现职权代理等现象[15]. 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的控制意识较为淡薄,且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内容一知半解,难以实现内部组织控制的优化改革. 同时,对于经营主体性质而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同样会面临市场风险,而组织发展程度、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市场应变能力等都会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规划和风险承担能力[16]. 内部监察控制的合理性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业务开展和信息传达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一味流于形式的监督制度只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阻碍作用.

    绩效作为评估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衡量标准和反馈结构,是对资源利用分配的重要评价维度. 经济绩效是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又与国民经济具有密切的关系. 当前农村经济体系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代理人在接受对应的委托后对组织经济经营活动进行监管[17]. 因此,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可减少组织代理的内部冲突,降低代理费用. 本文引入内部控制理论进行集体经济组织路径探究. 内部控制多在企业发展中被提及,是保证业务有序发展且内部资料完整真实的一种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理论主要包括内部牵制、内部控制、会计控制管理、内部结构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阶段[18-19].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信息传达以及内部监督5个方面. 其内涵表示如图 1所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地域性特征经济组织,承担了为广大农民的福利及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保障的重要职责,其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组织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而内部环境建设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议事规则、管理人员素质以及职责分工等. 组织的风险评估则是对其在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管理,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提升绩效结果[20]. 内部控制活动作为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借助授权审批、会计系统、预算控制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21]. 组织信息与内部监督是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流通能在充分了解外部环境政策的基础上降低投资失败风险,且权利监督能有效地约束组织人员滥用权力,进而做出损害集体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22].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假设情况,如表 1所示.

  •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并从不同维度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华南地区某农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为样本,选用资产使用效率来表示经济绩效,即评估资源利用分配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其数学表达为:

    式(1)中,CI表示年度净利润,TA表示资产总额. 随后以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要素为解释变量,这5个要素对应解释变量的一级指标,其对应分属下包括具体表现内容的二级指标. 以资产、资金和资源为经济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组织内部承运及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较为严苛[23]. 负债水平是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不同地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文选择年末总资产、资产负载率以及农村集体经济与城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控制变量. 中心距离的设置能实现城镇化率的比拟,减少地域规模以及常住人口数量差异带来的影响[24].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如表 2所示.

    本文选取华南地区某农村经济联社和经济社2019-2022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在筛查出缺失样本数据之后,共获得22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数据. 依据上文中提高的财务指标进行回归模型检验,并设置回归方程为:

    式(2)中,AT为因变量,β0为常数量,β1-β8为对应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残差项. 解释变量的数据通过问卷设计来获取,通过向研究区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发放问卷,获得有效的问卷数据,并将该问卷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对应筛选,得到实际有效的样本数据,并以村组合并数据来表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及资产情况等.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1~5评分标准来对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年末资产总额的计算方式为年末负债总额加上年末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率能反映债权人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该指标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债券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25].

  • 本文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组织控制与经济绩效之间的模型和假设检验,以便更好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借助SPSS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可更好地验证假设条件提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表 3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 3结果表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情况较为明显,且集体经济组织的债务资金占比较大,而农户资金占比较小,表现出较高的财务风险. 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VIF值在通常情况下的总体平均值小于10,则认为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经计算本文变量的平均VIF值小于10,满足多重共线性判断条件,则表明不存在线性问题,模型回归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不同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结果如表 4所示.

    表 4结果表明,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要素与经济绩效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 回归结果和稳健性分析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回归系数值来看,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与资产使用效率在p<0.01水平下呈正相关,两者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34 1和0.009 8,表明单位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对资产使用效率具有正向提升作用. 信息沟通与资产使用效率在p<0.1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 而风险评估、资产负债率以及距城中心距离与资产使用效率之间分别在p<0.01,p<0.05和p<0.01水平下呈负相关. 上述结果证明了假设1、假设3和假设4成立,假设2和假设5未能得到验证. 因此,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架构设计合理性、组织廉政建设以及信息流传沟通能有效提升集体经济绩效,减少资产的不必要浪费. 其中,信息沟通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占有率,但也拓宽了与市场环境的交流,对提升集体经济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通常是因为部分农村组织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缺乏系统性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存在滞后性,导致对集体经济绩效的提升作用相对有限. 同时,年末总资产因农村地域性差异,其所获得的资金支持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 资产负债率和距城中心距离的负相关性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受自身管理组织、政府政策等因素约束较难形成高的负债率,且与城中心距离越近,其所享受到的城市辐射效应和正向带动效应就越明显,难以对经济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稳健性结果是以2022年相较于2019年的盈利增速为因变量,对自变项与控制变项进行替代后,再对自变项与控制变项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表 5结果表明,收益增长率指标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回归结果同变量回归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该结果具有可行性.

  •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组织发展是推动经济绩效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视角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组织控制与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同时该组织形式在高资产负债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要素中的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与经济绩效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回归系数分别为0.034 1和0.009 8. 而风险评估、资产负债率以及距城中心距离与资产使用效率之间在p<0.01,p<0.05和p<0.1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 上述结果表明,组织架构建设完善以及良好的信息传达对集体经济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形式内部建设加强能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农村集体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应注重对外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加强对风险监控和环境变动的预测和应对能力,不断完善控制措施,利用好相关发展政策,从岗位设置、预算控制以及应急预警等方面提升经济绩效. 同时,扩大调查范围,增加样本指标数据是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