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李代数是Hartwig等在2006年研究Witt代数和Virasoro代数的形变理论时提出来的[1], 它是把李代数的Jacobi等式通过线性映射进行扭曲而得到的新的代数结构. 关于李代数的形变, 更早的研究见文献[2]所给出的q-李代数. 由于Hom-李代数与理论物理、量子群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自被提出以来, 就得到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例如Hom-李代数的表示理论[3]和复半单李代数的Hom-李代数结构[4]等. 目前还没有关于Hom-李代数上粗糙集的研究. 粗糙集的理论是文献[5]首先提出来的, 它在机器学习、知识发现、数据的决策与分析和模式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文献[6-9]利用粗糙集理论研究了半群、环、格和线性空间等的广义代数结构. 文献[10-12]研究了其他形式的广义半群和代数理论. 文献[13]在结合代数上基于理想定义了同余关系, 研究了结合代数上的粗糙集. 本文把粗糙集的思想引入到Hom-李代数上, 研究Hom-李代数上的上(下)近似和粗糙代数结构,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全文HTML
-
定义1[1, 3] 设L是复数域
$\mathbb{C}$ 上的线性空间, σ:L→L是一个线性映射. 若二元运算L×L→L:$(x, y) \longmapsto[x, y]$ 是双线性的, 且对任意x, y, z∈L满足:(a) [x, y]=-[y, x];
(b) [σ(x), [y, z]]+[σ(y), [z, x]]+[σ(z), [x, y]]=0.
则称三元组(L, [, ], σ)是一个Hom-李代数. (b)称为Hom-Jacobi等式.
若L的子空间N1满足σ(N1)⊆N1, [N1, N1]⊆N1, 则称(N1, [, ], σ|N1)是(L, [, ], σ)的Hom-李子代数, 简称子代数. 若L的子空间N2满足σ(N2)⊆N2, [L, N2]⊆N2, 则称(N2, [, ], σ|N2)是(L, [, ], σ)的理想.
定义2[4] 设(L1, [, ]1, σ1), (L2, [, ]2, σ2)是两个Hom-李代数, f:L1→L2是一个线性映射. 若对任意x, y∈L1, 都有f([x, y]1)=[f(x), f(y)]2和
$f \circ \sigma_{1}=\sigma_{2} \circ f$ , 则称f是Hom-李代数的同态映射.若f是双射, 则称f是Hom-李代数同构, 而Hom-李代数(L1, [, ]1, σ1), (L2, [, ]2, σ2)是同构的.设f是Hom-李代数L1到L2的同态映射, 则Ker f={x∈L1|f(x)=0}称为同态f的核, Im f={f(x)|x∈L1}称为同态f的像.显然, Ker f是L1的理想, Im f是L2的子代数.
命题1 设f:(L1, [, ]1, σ1)→(L2, [, ]2, σ2)是Hom-李代数同态, I是L1的理想, 则f(I)是f(L1)的理想.
命题1的证明容易得到, 证明过程略.
设R是Hom-李代数L上的等价关系, 若对任意z∈L, k∈
$\mathbb{C}$ , 由(x, y)∈R可推出(x+z, y+z), (kx, ky), ([x, z], [y, z])∈R, 则称R是L上的一个同余关系.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在L上定义二元关系RI={(x, y)|x-y∈I, ∀x, y∈L}. 显然, RI是一个等价关系, 满足反身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命题2 RI是Hom-李代数L上的一个同余关系.
命题2的证明容易得到, 证明过程略.
此时称x, y是同余的, 记为xRIy.记RI(x)表示包含x的RI同余类, 显然RI(x)=x+I.
命题3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对任意x, y∈L, 有:
(ⅰ) RI(x)+RI(y)=RI(x+y);
(ⅱ) RI(kx)=kRI(x), ∀k∈
$\mathbb{C}$ , k≠0;(ⅲ) [RI(x), RI(y)]⊆RI([x, y]).
由于I是理想, 也是子空间, 有I+I=I, kI=I(k≠0)和[I, I]⊆I. 再结合RI(x)=x+I, 命题3容易证明.
-
定义3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M是L的非空子集. 定义M关于I的下近似为RI(M)={x∈L|RI(x)⊆M}, M关于I的上近似为RI(M)={x∈L|RI(x)∩M≠∅}.
定理1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M是L的子空间, 则RI(M)=M+I, RI(M)=M或RI(M)=∅.
证 对任意x∈RI(M), 有RI(x)∩M≠∅, 即(x+I)∩M≠∅.因此存在y∈I, z∈M, 满足z=x+y, 得到x=z-y∈M+I, 也就是有RI(M)⊆M+I. 对任意z+y∈M+I(z∈M, y∈I), 有-y∈I, 满足z+y+(-y)∈(z+y+I)∩M, 得到z+y∈RI(M), 即M+I⊆RI(M). 因此得到RI(M)=M+I.
当I⊆M时. 若x∈M, 有RI(x)=x+I⊆M, 即x∈RI(M). 若x∈RI(M), 则x∈RI(x)⊆M. 因而RI(M)=M.
当I⊄M时. 此时存在x∈I, x∉M. 若有元素y∈RI(M), 即有RI(y)=y+I⊆M, 进而有y+x∈M. 又因y∈RI(M), 即RI(y)=y+I⊆M, 得y∈M. 因为M是线性空间, 则有x∈M, 与假设矛盾. 故有RI(M)=∅.
定义4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M是L的子空间. 如果RI(M)是L的一个子代数(理想), 则称M是一个下粗子代数(理想);如果RI(M)是L的一个子代数(理想), 则称M是一个上粗子代数(理想);如果M同时是上粗子代数(理想)和下粗子代数(理想), 则称M是一个粗子代数(理想).
定理2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如果M是L的子代数(理想), 则M是L的一个上粗子代数(理想). 进而, 如果I⊆M, 则M是L的一个粗子代数(理想).
证 由定理1知RI(M)=M+I. 由于I是理想, M是子代数, 则有
和
因此, RI(M)是子代数, 即M是L的一个上粗子代数.
如果还有I⊆M, 则对任意的x∈M, 有RI(x)=x+I⊆M, 即x∈RI(M). 因而RI(M)=M是L的一个子代数. 故M是L的一个粗子代数.
对理想的情形类似可证, 过程略.
定理3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如果M, N是L的下粗子代数(理想), 则M∩N和[M, M]是L的下粗子代数(理想).
证 由M, N是L的下粗子代数和定理1知, RI(M)=M和RI(N)=N是子代数, 此时有I⊆M, I⊆N. 进而有I⊆M∩N, 得到RI(M∩N)=M∩N是子代数, 即M∩N是L的下粗子代数.
同理可证, [M, M]是L的下粗子代数.
对理想的情形类似可证, 过程略.
定理4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如果M是L的上粗子代数, 则[M, M]是L的上粗子代数.
证 由于M是上粗子代数, 则RI(M)=M+I是子代数, 进而有[M, M]⊆M+I. 因此得到
和
故RI[M, M]是L的子代数, 即[M, M]是L的上粗子代数.
定理5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如果J, M分别是L的上粗理想和上粗子代数, 则J+M是上粗子代数.
证 由于J, M分别是L的上粗理想和上粗子代数, 则RI(J)=J+I是L的理想, RI(M)=M+I是L的子代数. 可以得到
因此RI(J+M)是子代数, 即J+M是上粗子代数.
定理6 设I是Hom-李代数L的理想. 若K, J是L的上粗理想, 则K+J也是L的上粗理想.
由定理1和定义4知定理6易证.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同态, 由命题1, 类似地有Rf(I)是f(L1)上关于理想f(I)的一个同余关系.
定理7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同态, I是L1的理想, M是L1的子空间, 则f(RI(M))=Rf(I)(f(M)).
证 由定理1知, f(RI(M))=f(M+I)=f(M)+f(I)=Rf(I)(f(M)).
定理8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单同态, I是L1的理想, M是L1的子空间, 则f(RI(M))=Rf(I)(f(M)).
证 对任意x∈f(RI(M)), 存在y∈RI(M), 使得x=f(y), 此时y+I⊆M. 进而有f(y)+f(I)⊆f(M), 得到x=f(y)∈Rf(I)(f(M)). 故f(RI(M))⊆Rf(I)(f(M)).
对任意x∈Rf(I)(f(M)), 有Rf(I)(x)⊆f(M), 即x+f(I)⊆f(M), 则存在y∈L1, 使得x=f(y). 进而f(y)+f(I)⊆f(M), 得到f(y+I)⊆f(M). 由于f是单射, 则有y+I⊆M, 即RI(y)⊆M, 也即是y∈RI(M). 故x=f(y)∈f(RI(M)), 即Rf(I)(f(M))⊆f(RI(M)).
因此f(RI(M))=Rf(I)(f(M)).
关于Hom-李代数的同态, 同样有粗子代数和粗理想的结论.
定理9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单同态, I是L1的理想, M是L1的子空间, 则M是L1的粗子代数当且仅当f(M)是L2的粗子代数.
证 必要性 由于M是L1的粗子代数, 则RI(M), RI(M)是L1的子代数. 首先, RI(M)是L1的子代数, 即
进而得到
也就是f(RI(M))是L2的子代数. 由定理7知, Rf(I)(f(M))是L2的子代数. 其次, 由RI(M)是L1的子代数, 类似可证Rf(I)(f(M))是L2的子代数. 故f(M)是L2的粗子代数.
充分性 由于f(M)是L2的粗子代数, 则Rf(I)(f(M))和Rf(I)(f(M))是L2的子代数. 首先, f(RI(M))=Rf(I)(f(M))是L2的子代数, 得到
由于f是单同态, 则[RI(M), RI(M)] ⊆RI(M). 又因σ2(Rf(I)(f(M)))⊆Rf(I)(f(M)), 得到
由于f是单同态, 有σ1(RI(M))⊆RI(M), 进而得到RI(M)是L1的子代数. 同样可以证明RI(M)是L1的子代数, 故M是L1的粗子代数.
对于粗理想的情形, 与定理9的证明类似, 有如下结论成立:
定理10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同构, I是L1的理想, M是L1的子空间, 则M是L1的粗理想当且仅当f(M)是L2的粗理想.
令L={RI(x)|x∈L}表示Hom-李代数(L, [, ], σ)关于理想I的全体同余类集合. 在L上定义加法、数量乘法和方括号运算分别为
对任意x, y∈L, r∈
$\mathbb{C}$ , 容易证明上述运算是合理的, 与代表元的选取无关.在L上定义映射σ(RI(x))=σ(x+I)=σ(x)+I, 此时σ(RI(x))=RI(σ(x)). 容易验证σ是线性映射, 且σ([RI(x), RI(y)])=[σ(RI(x)), σ(RI(y))].
定理11 设L为Hom-李代数, 则L关于上述加法、数量乘法和方括号运算以及线性映射σ构成Hom-李代数.
证 容易验证L关于加法和数量乘法运算构成线性空间, 零元素为RI(0). 又因为
故L是一个Hom-李代数.
定理11中的Hom-李代数L称为Hom-李代数L关于同余RI的商代数, 记为L/RI, 即L =L/RI.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同态, 则Ker f是L1的理想, RKer f是L1上的同余关系, 有如下结论成立:
定理12 设f:L1→L2是Hom-李代数同态, 则L1/RKer f与Im f同构.
证 定义ϕ:L1/RKer f→Im f, ϕ(RKer f(x))=f(x), ∀RKer f(x)∈L1/RKer f.
首先证明ϕ是一个映射. 若RKer f(x)=RKer f(y), 有x+Ker f=y+Ker f, 即x-y∈Ker f, 得到f(x)=f(y), 即ϕ是一个映射.
其次证明ϕ是同态. 对任意RKer f(x), RKer f(y)∈L1/RKer f, 有
同理可证ϕ保持数量乘法和方括号运算.
再次证明
$\phi \circ \bar{\sigma}=\sigma_{2} \circ \phi$ . 对任意RKer f(x)∈L1/RKer f, 有由于f是Hom-李代数同态, 满足f∘σ1=σ2∘f, 则有
即ϕ∘σ =σ2∘ϕ成立.
最后证明ϕ是双射. 对任意f(x)∈Im f(这里x∈L1), 有RKer f(x)∈L1/RKer f, 满足ϕ(RKer f(x))=f(x), 即ϕ是满射. 对任意RKer f(x), RKer f(y)∈L1/RKer f, 若f(x)=f(y), 则有f(x-y)=f(x)-f(y)=0, 得到x-y∈Ker f, 进而可以得到RKer f(x)=RKer f(y), 即ϕ是单射.
因此, ϕ是L1/RKer f到Im f的同构映射, L1/RKer f与Im f同构.
定理13 设I为Hom-李代数L的理想, 若M是L的粗子代数, 则RI(M)/RI和RI(M)/RI是L/RI的子代数.
证 因为M是L的粗子代数, 则RI(M), RI(M)是L的子代数.
对任意RI(x), RI(y)∈RI(M)/RI, 有
又因为σ(RI(x))=RI(σ(x))∈RI(M)/RI, 故RI(M)/RI是L/RI的子代数. 同理可证RI(M)/RI是L/RI的子代数.
定理14 设I为Hom-李代数L的理想, 若J是L的粗理想, 则RI(J)/RI和RI(J)/RI是L/RI的理想.
与定理13的证明过程类似, 过程略.
由定理14知, RI(J)/RI是L/RI的理想, 记RI(J)/RI=I′.
定理15 设I为Hom-李代数L的理想, J是L的上粗理想, 则(L/RI)/RI′与L/RI+J同构.
证 由于J是L的上粗理想, 则RI(J)=I+J是L的理想, 故RI+J是L上一个同余.
定义ϕ:L/RI→L/RI+J, ϕ(RI(x))=RI+J(x), ∀RI(x)∈L/RI.
容易验证ϕ是一个满射, 即Im ϕ=L/RI+J. 设π1, π2分别是L到L/RI, L/RI+J的映射, 即π1(x)=RI(x), π2(x)=RI+J(x), 容易证明π1, π2是满同态. 对任意x∈L, 有
也就得到ϕπ1=π2.
对任意RI(x)∈RI(J)/RI(x∈RI(J)), 有
即RI(x)∈Ker ϕ, 得到RI(J)/RI⊆Ker ϕ. 由于π1是满同态, 对任意π1(x)=RI(x)∈Ker ϕ, 有RI+J(x)= π2(x)=ϕ(π1(x))=I+J, 即x∈I+J=RI(J), 得到RI(x)∈RI(J)/RI, 也就是有Ker ϕ⊆RI(J)/RI. 因而有Ker ϕ=RI(J)/RI=I′.
对任意π1(x), π1(y)∈L/RI(x, y∈L), 有
得到ϕ是一个同态. 由定理12可以得到(L/RI)/RI′与L/RI+J同构.
-
本文定义了Hom-李代数上基于理想的同余关系, 给出了同余类的表示形式和运算性质, 讨论了Hom-李代数的粗子代数、粗理想和商代数等粗糙代数结构. 把粗糙集的思想应用到代数理论中研究代数上的粗糙集性质, 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