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AHP在食品专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迟明梅, 房洪杰, 孙玉梅, 等. AHP在食品专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0): 146-151.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22
引用本文: 迟明梅, 房洪杰, 孙玉梅, 等. AHP在食品专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0): 146-151.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22
Ming-mei CHI, Hong-jie FANG, Yu-mei SUN, et al. Application of AHP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s of 'Two Exams for Each Course' in Food Special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5(10): 146-151.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22
Citation: Ming-mei CHI, Hong-jie FANG, Yu-mei SUN, et al. Application of AHP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s of "Two Exams for Each Course" in Food Special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5(10): 146-151.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22

AHP在食品专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应用

  • 基金项目: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M2018X321);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YC2019029);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Z2018X1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迟明梅(1976-), 女, 博士, 主要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G642

Application of AHP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s of "Two Exams for Each Course" in Food Specialty

  • 摘要: 在“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改革原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3:7的构成比例,增加应用能力考核比重,作为课程考核改革的温和突破口.采用AHP分析并确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价指标及权重,强化对学生课程成绩考核的客观性.结果表明:“一课两考”课程普遍存在平时成绩及应用能力考核成绩赋分的随意性,未能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特长与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信度和效度.因此,AHP层次分析法可有效改变传统评价机制的主观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加载中
  • 图 1  食品理化检验成绩分布

    图 2  生物化学成绩分布

    图 3  食品化学成绩分布

    图 4  食品营养与安全成绩分布

    表 1  “一课两考”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食品理化检验 4 64 48 16
    生物化学 4 64 48 16
    食品化学 3 48 32 16
    食品营养与安全 4 64 48 1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权重因子度量表

    取值 重要程度
    1 两因素相比,同等重要
    3 两因素相比,一因素较另一因素稍微重要
    5 两因素相比,一因素较另一因素明显重要
    7 两因素相比,一因素较另一因素强烈重要
    9 两因素相比,一因素较另一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值之间
    下载: 导出CSV

    表 3  R.I取值表

    阶数n 1 2 3 4 5 6 7
    R.I 0 0 0.58 0.9 1.12 1.24 1.32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一课两考”课程成绩AHP权重表

    成绩构成 权重 评定指标 权重 总权重
    考勤(C11) 0.104 7 0.010 5
    平时成绩(B1) 0.100 5 作业(C12) 0.258 3 0.026 0
    期中(C13) 0.637 0 0.064 0
    实验考勤 0.070 2 0.030 4
    实验成绩(C21) 实验操作 0.470 0 0.203 5
    应用能力成绩(B2) 0.433 0 实验报告 0.209 8 0.090 8
    技能考核(C22) 口试 0.041 7 0.018 1
    操作 0.208 3 0.090 2
    期末成绩(B3) 0.466 5 期末考试 1 0.466 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一课两考”课程成绩

    “一课两考”课程 人数 平时成绩 应用能力成绩 期末成绩 综合成绩
    食品理化检验 60 80.871 0±7.587 89 65.747 0±6.769 52 62.267 5±13.539 85 65.643 3±7.655 61
    生物化学 103 91.338 4±3.882 68 66.273 7±2.376 13 48.242 8±13.100 51 60.381 7±6.543 72
    食品化学 103 90.906 8±5.138 59 68.656 4±0.971 73 55.408 3±11.028 31 64.712 3±5.311 05
    食品营养与安全 103 89.851 4±5.033 13 63.407 8±4.350 29 74.096 5±11.002 37 71.052 1±6.279 10
    下载: 导出CSV

    表 6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成绩相关性

    食品理化检验
    (n=60)
    平时成绩 应用能力成绩 期末成绩
    r p r p r p
    平时成绩 - - 0.235 0.07 0.558** 0.000
    应用能力成绩 0.235 0.07 - - 0.057 0.667
    期末成绩 0.558** 0.000 0.057 0.667 - -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下载: 导出CSV

    表 7  生物化学课程成绩相关性

    生物化学
    (n=103)
    平时成绩 应用能力成绩 期末成绩
    r p r p r p
    平时成绩 - - 0.253** 0.010 0.165 0.097
    应用能力成绩 0.253** 0.010 - - 0.260** 0.008
    期末成绩 0.165 0.097 0.260** 0.008 - -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下载: 导出CSV

    表 8  食品化学课程成绩相关性

    食品化学
    (n=103)
    平时成绩 应用能力成绩 期末成绩
    r p r p r p
    平时成绩 - - 0.145 0.144 0.230* 0.020
    应用能力成绩 0.145 0.144 - - 0.003 0.978
    期末成绩 0.230* 0.020 0.003 0.978 - -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下载: 导出CSV

    表 9  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成绩相关性

    食品营养与安全
    (n=103)
    平时成绩 应用能力成绩 期末成绩
    r p r p r p
    平时成绩 - - 0.298* 0.02 0.487** 0.000
    应用能力成绩 0.298* 0.02 - - 0.320** 0.001
    期末成绩 0.487** 0.000 0.320** 0.001 - -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下载: 导出CSV
  • [1] 师聪, 刘恩岐, 张建萍, 等.应用型高校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26): 226-227, 236.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ahnykx201826069
    [2] 童英华, 冯忠岭, 张占莹.基于AHP的雾霾影响因素评价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3): 87-94.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sxb.2020.03.014
    [3] 卞华, 郭学军, 袁敏, 等.基于AHP法的中医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0(9): 218-223.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sxb.2015.09.034
    [4] 韦春波, 张莹, 李井春, 等.基于AHP法的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 36(9): 83-85.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nmgxmkx201509029
    [5] doi: http://iiste.org/Journals/index.php/JEP/article/view/5803 DAVOOD MIRZAEI.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the curriculum[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013, 4(10): 127-137.
    [6] 胡先富.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4(2): 9-11.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hbcrjyxyxb200802005
    [7] 孙红, 耿莲.层次分析法在信息化物流网络规划中的应用[J].电子与封装, 2007, 7(2): 41-44.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dzfz200702011
    [8] 王翠喆, 张君, 李伟. 《医学遗传学》课程评价构成比例变化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 2019, 6(13): 191-193.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XD201913062.htm
    [9] APPLE B, REAGAN M L. A Study of Grade Distribution and Grade-Point Averages of the Tennessee Board of Regents Associate-Degree Nursing Programs[D]. Nashville: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2002.
    [10] 邓杰忠, 潘林信, 杨家诚, 等.平时成绩赋分及权重对《医学微生物学》总评成绩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 15(5): 441-445.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yxjyts201605003
    [11] 高俊科, 刘慧, 韩晓东, 等.形成性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关系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9(1): 46-48.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hbgbdsdxxb200401016
  • 加载中
图( 4) 表( 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5
  • HTML全文浏览数:  575
  • PDF下载数:  6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0-29
  • 刊出日期:  2020-10-20

AHP在食品专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迟明梅(1976-), 女, 博士, 主要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研究
  •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13
基金项目: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M2018X321);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YC2019029);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Z2018X101)

摘要: 在“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改革原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3:7的构成比例,增加应用能力考核比重,作为课程考核改革的温和突破口.采用AHP分析并确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价指标及权重,强化对学生课程成绩考核的客观性.结果表明:“一课两考”课程普遍存在平时成绩及应用能力考核成绩赋分的随意性,未能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特长与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信度和效度.因此,AHP层次分析法可有效改变传统评价机制的主观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English Abstract

  • 高校课程考核重点不仅是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和CDIO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1].目前,高校课程考核普遍存在考试方式单一、评价主观和评价取向传统等问题,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3月26日,烟台南山学院落实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行“一课两考”课程改革,要求改革原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3:7的构成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比重,增加应用能力考核比重,作为课程考核改革的温和突破口.

    AHP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2-3],能将决策者的经验进行量化,广泛用于目标(因素)结构复杂又缺乏必要数据的决策分析中[4].采用AHP评定高校课程成绩,可有效改变传统课程评价的主观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通过AHP分析并确定食品专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价指标及权重,对该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目前,食品专业2016级本科实践教学比重较小的课程已经执行了“一课两考”,如:食品理化检验、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课程设置见表 1.采用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和期中)、应用能力成绩[实验成绩(实验考勤、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和技能成绩(口试和操作)]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且期末成绩比例不超过50%.

  • 采用AHP特征向量法进行各指标权重分析,引入一致性指标C.R对判断矩阵进行检验.权重因子度量表和R.I取值表[5]分别见表 2表 3,根据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来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根据课题组专家意见,对课程成绩构成中各指标按1-9比例标度进行判断赋分,构建科学合理的“一课两考”课程成绩权重判断矩阵

    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w1=(0.100 5,0.433 0,0.466 5);w2=(0.104 7,0.258 3,0.637 0);w3=(0.75,0.25);w 4=(0.093 6,0.626 7,0.279 7);w 5=(0.166 7,0.833 3)

    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分别为3.006,3.038 5,2,3.085 5,2

    矩阵一致性检验指标C.I<0.1,表明该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C.I>0.1时,应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6].当判断矩阵阶数n越大,判断的一致性越差,可以引入修正值C.R,改用修正后的一致性指标C.R进行检验[7].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公式$C.I = \frac{{{\lambda _{\max }} - n}}{{n - 1}}$C.R=C.I/R.I得出各判断矩阵C.R<0.1符合一致性检验结果.权重分析结果符合该院文件要求“一课两考”期末成绩比例不超过50%.

    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得出各单层权重和计算的总权重(表 4).

  • 现阶段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效果多由学生的成绩来体现[8],“一课两考”课程综合成绩

    其中,Z为某学生CDIO工程实践能力综合成绩;n为影响综合指标Z的二级评价指标个数;Ci为各个指标因素的实际得分值;Wi为层次总权重.

    依据AHP权重表计算出“一课两考”课程成绩构成(表 5).

  • “一课两考”课程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见图 1图 4.

    图 1图 4中可以看出,4门“一课两考”课程普遍存在平时成绩向高分集中,类似于高分膨胀现象[9].食品理化检验、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70分以上人数占比分别为91.67%,100%,99.03%和98.06%.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则相反,70分以上人数占比分别为31.66%,5.83%,8.74%和65.05%.与平时成绩趋高现象不同,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严重不及格现象,60分以下人数占比分别为41.67%,80.58%,64.05%和10.6%.说明平时成绩评价没有真实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10].应用能力考核成绩分布则主要集中在60~69分数段,各科人数占比分别为50%,94.17%,91.26%和72.82%,成绩分布没有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特长与层次结构,存在实践技能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一课两考”课程考核改革的初衷.

    用SPSS 17.0对“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法分析平时成绩、应用能力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相关性,结果见表 6表 9.

    相关系数r=0时表示不存在线性相关;0≤|r|≤0.3时为微弱相关;0.3<|r|≤0.5时为低度相关;0.5<|r|≤0.8时为显著相关;0.8<|r|<1时为高度相关;当|r|=1时为完全线性相关.

    平时成绩和应用能力考核成绩主要侧重考核学习过程,期末考试成绩主要侧重考核学习效果,平时成绩、应用能力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应呈正相关趋势[11].从表 6表 9中可以看出,“一课两考”课程成绩经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系数r均小于0.6.其中,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关系数r=0.558,为显著相关;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平时成绩、应用能力考核成绩与期末成绩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7和0.320,为低度相关;其余均为微弱相关.未能充分体现平时成绩、应用能力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应呈现的正相关趋势.

  • 在“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定中增加应用能力考核比重,采用AHP分析并确定“一课两考”课程成绩评价指标及权重,可有效改变传统评价机制的主观性,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在实际成绩评定过程中,普遍存在平时成绩和应用能力考核成绩赋分的随意性,忽略过程性考核的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信度和效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如何提高过程性考核赋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是目前“一课两考”课程考核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我国高校当前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以及教育发展的新态势,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建议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并完善个性化、多元化O2O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围绕课程知识点,采用启发式、专题研究式、案例讨论式、任务驱动式、问题链式等多元化教学手段;采用CDIO—CMM能力成熟度模型优化师资结构,突出教学基础、专业、综合、创新4级层次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