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紫萁(薇菜)可食用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紫萁(薇菜)可食用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8(2).
引用本文: 紫萁(薇菜)可食用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8(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OM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OSMANDA JAPONICA THUNB AT ITS EDIBLE STAG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8(2).
Cita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OM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OSMANDA JAPONICA THUNB AT ITS EDIBLE STAG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8(2).

紫萁(薇菜)可食用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OM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OSMANDA JAPONICA THUNB AT ITS EDIBLE STAGE

  • 摘要: 以紫萁多年生幼苗为材料,将其分为红叶类和绿叶类,再按孢子叶和营养叶分别分为4种类型,测定了其在鲜嫩可食用期的干重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在鲜嫩可食用期的生理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类型干重率前期均下降,后期有所回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上升,POD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下降.此外,在同一批取样中,绿叶类2个类型的干重率、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红叶类,POD活性较强,但丙二醛含量较低.可见,绿叶类的多项生理指标均优于红叶类,绿叶类的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良种质推广.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9
  • HTML全文浏览数:  7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紫萁(薇菜)可食用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 以紫萁多年生幼苗为材料,将其分为红叶类和绿叶类,再按孢子叶和营养叶分别分为4种类型,测定了其在鲜嫩可食用期的干重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在鲜嫩可食用期的生理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类型干重率前期均下降,后期有所回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上升,POD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下降.此外,在同一批取样中,绿叶类2个类型的干重率、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红叶类,POD活性较强,但丙二醛含量较低.可见,绿叶类的多项生理指标均优于红叶类,绿叶类的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良种质推广.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