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吴际通,顾卿先,喻理飞,谭伟. 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2): 028-035.
引用本文: 吴际通,顾卿先,喻理飞,谭伟. 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2): 028-035.
Citation:

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摘要: 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年-2009年的4期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马尔柯夫模型分析了草海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旱地是研究区景观基质,优势度最大,形状最不规则,破碎化程度仅次于湿地,斑块聚集程度较好;湿地形状最简单,但破碎程度最低,斑块聚集程度最好;建设用地分布分散,形状较规则,破碎度最高,斑块聚集程度最差,但成片的建筑区面积在扩大;从景观层次来看,1992年自然度最大(20.70%),景观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形状趋于复杂,景观要素之间的聚集程度、连通性在下降.在保持当前干扰的前提下,未来十年建设用地、湿地及林地面积分别有所增加,灌草地和旱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景观自然度有所提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1
  • HTML全文浏览数:  167
  • PDF下载数:  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7-12

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1. 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站,贵阳550003;2.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3. 黔东南州林勘院,凯里556000

摘要: 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年-2009年的4期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马尔柯夫模型分析了草海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旱地是研究区景观基质,优势度最大,形状最不规则,破碎化程度仅次于湿地,斑块聚集程度较好;湿地形状最简单,但破碎程度最低,斑块聚集程度最好;建设用地分布分散,形状较规则,破碎度最高,斑块聚集程度最差,但成片的建筑区面积在扩大;从景观层次来看,1992年自然度最大(20.70%),景观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形状趋于复杂,景观要素之间的聚集程度、连通性在下降.在保持当前干扰的前提下,未来十年建设用地、湿地及林地面积分别有所增加,灌草地和旱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景观自然度有所提高.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