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刘志礼,魏晓文,刘洁.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4(1).
引用本文: 刘志礼,魏晓文,刘洁.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4(1).
Overstepping the Difficulties of Marxism in China——On the innovativ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34(1).
Citation: Overstepping the Difficulties of Marxism in China——On the innovativ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34(1).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Overstepping the Difficulties of Marxism in China——On the innovativ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21
  • HTML全文浏览数:  33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