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黄少伟, 唐洪辉.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 34(1): 116-122.
|
于艺婧, 马锦义, 袁韵珏.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J].生态学报, 2013, 33(9): 2665-2675.
|
朱畅中.自然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与风景保护[J].城市规划, 1982(1): 34-40.
|
顾至欣, 张青萍.近20年国内苏州古典园林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园林, 2018, 34(12): 73-77.
|
胡靖, 娄娟.基于Web of science风景园林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8(4): 56-64.
|
杜甲宝, 潘盼, 杨芳绒.主成分分析法在郑州市行道树综合性能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3): 190-193.
|
张羽, 骆云中, 谢德体, 等.基于AHP的农业主题公园综合评价——以川东低山丘陵区17个农业主题公园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5): 96-103.
|
王俊帝, 刘志强, 邵大伟, 等.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城市绿地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园林, 2018, 34(4): 5-11.
|
程美兰, 胡长龙.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园林绿化学科研究动态[J].中国园林, 1992, 8(1): 53-56.
|
田恬, 谷达华, 牛德利, 付万年.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关系评价——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7): 96-104.
|
张婉嬿.城市公园植物景观量化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4.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07-1016037543.htm
|
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 1986, 2(3): 38-40.
|
赵德海.风景林美学评价方法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 14(4): 50-55.
|
陈鑫峰, 王雁.国内外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和经营技术研究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 2000, 13(5): 31-38.
|
邱香华.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11): 81-85.
|
陈鑫峰, 贾黎明.京西山区森林林内景观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 2003, 39(4): 59-66.
|
鲍梓婷, 周剑云.香港景观特征评估(LCA)的实践与经验[J].中国园林, 2015, 31(9): 100-104.
|
宋立民, 鲁苗, 路怡斐.清华大学校园景观评价[J].设计, 2016(1): 33-36.
|
杜甲宝.郑州市高校校园绿地植物多样性与美景度评价研究[D].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09.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66-2009255319.htm
|
翁殊斐, 朱锦心, 苏志尧, 等.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J].林业科学, 2017, 53(1): 20-27.
|
李燕.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北部湾海洋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1): 56-61.
|
周程明.基于BSC法的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东省21地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6): 69-74.
|
杨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64-1016922745.htm
|
汪光胜, 储雪梅, 梁勤, 等.基于数码影像的林木景观美学价值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12): 157-159; 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