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平. 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3(3): 74-77.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04.03.018
刘晓农. 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路径[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2(6): 179-184.
缪秀梅, 陈烨天, 米传民. 基于ISM和在线评论的汤山温泉顾客满意度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9, 27(7): 186-194.
张小艳, 李先源, 刘磊. 露天温泉泡池区景观设计研究——以重庆柏联温泉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2(5): 60-66.
温煜华. 温泉旅游地开发序位评价——以甘青两省温泉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16, 39(1): 216-223.
张金忠. 大连温泉旅游空间整合开发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樊亚明, 徐颂军. 广东省温泉旅游地空间结构及演化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5(3): 99-105.
张云. 基于分形理论的重庆市温泉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
钟美玲, 刘雨轩. 云南腾冲地热景观空间分布研究[J]. 地质与勘探, 2018, 54(2): 389-394. doi: 10.3969/j.issn.0495-5331.2018.02.018
李强, 章天成, 杨立国. 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11): 36-43.
唐健雄, 马梦瑶. 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空间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3(4): 551-559.
唐承财, 孙孟瑶, 万紫微. 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9, 39(10): 204-213.
王兆峰, 刘庆芳. 中国国家级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3): 419-427.
余志康, 孙根年, 罗正文, 等. 40°N以北城市夏季气候舒适度及消夏旅游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 327-339.
黄雪, 冯玉良, 李丁, 等. 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6): 117-123.
赵东洋, 雷利元, 尤广然, 等. 基于GIS和洛伦兹曲线的辽宁省海岛空间分布特征探析[J]. 海洋学研究, 2017, 35(1): 73-79. doi: 10.3969/j.issn.1001-909X.2017.01.009
芦学良, 王国梁, 胡炜霞. 山西省宗教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2): 217-224.
白子怡, 薛亮, 严艳.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以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为例[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5): 982-991.
杨海艳. 我国人居适宜性的海拔高度分级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胡春丽. 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及其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10): 263-268.
蔡卫民, 熊翠. 高铁发展对湖南省温泉旅游格局的影响研究[J]. 热带地理, 2011, 31(3): 328-333. doi: 10.3969/j.issn.1001-5221.2011.03.018
杨奇峰.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