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 求是, 2023(18): 4-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31)[2024-01-24]. 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 (2022-04-11)[2024-01-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陶行知. 中国教育改造[M].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137-164.
张文治. 国学治要: 子部集部[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740.
林尹. 中华文汇·两汉三国文汇[M]. 台湾: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1960: 1983.
和兴文化. 世说新语[M]. 南京: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8: 1.
孙诒让. 周礼正义: 第4册[M]. 王文锦, 陈玉霞,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997.
龙宝新. "新师范"的三重含义与建设路径[J]. 当代教师教育, 2023(1): 14-21.
刘国正. 叶圣陶教育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41.
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 楼宇烈, 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136.
杨琴.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 教育素养》的修订及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192-201.
程天君. 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谋划[N]. 中国教育报, 2023-05-25(6).
李立国.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N]. 光明日报, 2023-06-20(15).
韩康, 张占斌. 奔向共同富裕[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2: 303.
周洪宇, 李宇阳. 建设教育强国: 内涵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J]. 人民教育, 2023(5): 6-11.
吴康宁. 教育的品质: 教育强国的"软实力"[J]. 教育发展研究, 2015(11): 1-4+48.
马晓强, 崔吉芳, 万歆, 等. 建设教育强国: 世界中的中国[J]. 教育研究, 2023(2): 4-14.
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EB/OL]. (2023-09-27)[2024-04-02].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n/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4/world-ranking.
怀进鹏. 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EB/OL]. (2021-10-21)[2024-04-02]. 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110/t20211021_314163.html.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 (2022-02-11)[2024-04-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10.html.
广西招生考试院. 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最低投档分数线(第三次征集)[EB/OL]. (2023-07-26)[2024-03-08]. https://www.gxeea.cn/view/content_1013_29300.htm.
顾明远. 以教育家精神锤炼强教之师[J]. 人民教育, 2023(18): 1.
赵国祥. 造就大国良师 教师教育要解决哪些问题[N]. 光明日报, 2018-04-24(13).
陈学恂.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10.
胡钦太. "新师范"建设的时代定位与路径选择[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6): 60-65.
陈戍国. 四书五经校注本: 第1册[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6: 805.
吴枫, 杜文君. 中华现代思想宝库: 教育篇(二)[G]. 2版.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185.
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G]. 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2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