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 育人三部曲[M]. 毕淑芝, 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11.
|
邹诗鹏. 人学及其生存论结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2): 25-31.
|
钱穆. 中国史学发微[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2.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3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杨晓榕. 历史科学是一门总体人学[J]. 学习与探索, 1987(1): 114-1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布鲁纳. 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 邵瑞珍, 张渭城,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1.
|
齐健, 赵亚夫. 历史教育价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M]. 3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李德顺, 龙斌. 社会历史与人的价值活动——兼论价值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基础[J]. 哲学研究, 1994(12): 3-9.
|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3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170.
|
巴特菲尔德. 历史的辉格解释[M]. 张岳明, 刘北成,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3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996.
|
覃志红.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89.
|
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M]. 修订版. 谢延光,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456.
|
刘黎明. 教育学视阈中的人: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72.
|
叶汝贤.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深入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唯物史观[J]. 哲学研究, 2008(2): 10-18.
|
冯松涛.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J]. 发展论坛, 2003(6): 56-57.
|
J·莱夫, E·温格. 情境学习: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 王文静,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柳翼谋, 黄锡康. 历史之知识[J]. 史地学报, 1925(7): 19-21.
|
小原国芳.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下卷[M]. 2版. 刘剑乔, 由其民, 吴光威,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103-104.
|
WINEBURG S, MARTIN D, MONTE-SANO C. 像史家一般阅读: 在课堂里教历史阅读素养[M]. 宋家复, 译. 中国台北: 台大出版中心, 2016: 64-80.
|
向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策略——基于美国"READI项目"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0(6): 110-118.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95.
|
毛泽东. 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 第6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00.
|
教育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