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佳久. 东亚同文书院的中国考察旅行与书院生描绘的中国形象[J]. 季刊地理学, 1998, 50: 273-286.
|
薄井由. 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236.
|
翟新. 东亚同文会与中国: 近代日本的对外理念及其实践[M]. 东京: 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 2001: 220-224.
|
翟新. 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98.
|
周建波, 陈皓. 东亚同文书院研究评述及其展望[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1(4): 37-49.
|
张艳国, 石嘉. 近代日本在华调查机构的"江西调查"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11): 112-120.
|
曲晓燕, 李云泉.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调查[J]. 暨南史学, 2020(1): 154-168.
|
黄福庆. 甲午战前日本在华的谍报机构——论汉口乐善堂与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J].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84(13): 305-331.
|
佐藤正. 南京同文书院设立意见书[M]//近卫笃麿日记刊行会. 近卫笃麿日记: 卷2. 东京: 鹿岛研究所出版会, 1968: 489-490.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0年. 南京同文书院章程、南京同文书院职员及担任课目(B120819683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滬友会. 东亚同文书院大学史[M]. 东京: 沪友会, 1955.
|
东亚同文书院第三年生的修学旅行(1903年10月)[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390-391.
|
东亚同文会明治三十六年秋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364.
|
东亚同文会明治三十七年春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384.
|
东京同文会明治三十七年秋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390-391.
|
东亚同文书院第三期生的毕业典礼记事根津院长的祝辞[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413.
|
翟新. 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99.
|
东亚同文会明治三十九年秋季会员大会根津一氏的报告[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
栗田尚弥.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 架起日中桥梁的男人们[M]. 东京: 新人物往来社, 1993.
|
根津一. 对中贸易与同文书院[J]. 远东闻见录, 1907(2): 62-68.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6年. 三年计划中国调查案(B030504489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黄福庆. 甲午战前日本在华的谍报机构——论汉口乐善堂与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J].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84(13): 305-331.
|
藤田佳久. 波多野养作的中国西域调查旅行──从作为东亚同文书院实施中国调查旅行契机的实地调查旅行记录来看[J]. 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纪要, 1991(94): 1-81.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8年. 豫晋线调查报告书(B030505560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7年. 第一期旅行调查驻在调查实施案(B030504490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9年. 第三期予定案: 清国内地大旅行调查计画案(B030504491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9年. 第一期实行案一览: 清国内地大旅行调查计画案(B030504491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8年. 鄂蜀线调查报告书(B030505409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8年. 沅贵线调查报告书(B030505460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东亚同文书院. 一日一信: 第7期生[M]. 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志3. 丰桥: 爱知大学松雄堂, 2006.
|
明治四十二年东亚同文会秋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460.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1年. 第五回(B030504493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09年. 分割5(B120819686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东亚同文会事事业一览表(明治四十三年六月调)[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477.
|
明治四十三年东亚同文会春季大会上根津干事长的报告[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467.
|
明治四十三年东亚同文会秋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489.
|
李细珠. 日韩合并与清末宪政改革[J]. 近代史研究, 2011(4): 106-120.
|
东亚同文会明治四十四年秋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497
|
东亚同文会大正二年春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
翟新. 东亚同文会与中国: 近代日本的对外理念及其实践[M]. 东京: 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 2001: 190.
|
东亚同文会明治四十五年春季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
根津一. 关于中国的现在以及未来的大势[N]. 福冈日日新闻, 1912-11-26至1912-11-30.
|
东亚同文会大正三年春季会员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
根岸佶. 序[M]// 孤帆双蹄: 第九期生大旅行志. 东亚同文书院, 1912: 1-2.
|
东亚同文书院. 沐雨栉风: 第十一期生[M]. 丰桥: 爱知大学松雄堂, 2006: 序言页、目录页及附录"旅行过程表".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4年. 对中国经营补助案主旨: 一般分割3(B120819692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根津院长时局意见书三编(1914—1915)[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257-261.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4年. 中国内地实地调查案说明: 一般分割3(B120819692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4年. 中国内地研究调查要目: 一般分割3(B120819692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4年. 特种学生养成案说明: 一般分割3(B120819692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4年. 命令书: 一般分割4(B120819693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14年. 15大正3年9月19日到大正4年4月21日(B030504506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王古鲁. 最近日人研究中国学术之一斑[M]. 上海: 生活书店, 1936: 86.
|
东亚同文会秋季大会各事业报告(1915年12月)[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550.
|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 1922年. 标本目录: 2一般大正十一年十二月分割1(B05015332600)[A]. 2025年1月5日,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
|
关于东亚同文经营的禀申事宜[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569.
|
东亚同文会大正六年春季大会[M]//东亚文化研究所. 东亚同文会史. 东京: 霞山会, 1988: 69.
|
冯天瑜.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的历史警示与当下启迪[J].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8(6): 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