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 求是, 2019(7): 4-12.
|
习近平. 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2.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3: 294.
|
张云飞. 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独特生态观的内涵和贡献[J]. 东南学术, 2024(1): 15-23.
|
李飞虎, 齐卫平.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论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16-23.
|
李沛莉, 张新.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 学理基础、理论意蕴与重大意义[J]. 青海社会科学, 2024(1): 20-29.
|
王雨辰, 幸菊艳. 论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构建[J]. 江西社会科学, 2024(6): 5-15.
|
王雨辰.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难题的解决及其意义[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0.
|
李建森, 翟乐.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创造及时代超越性[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21-30.
|
马元喜. 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 理论意涵、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3): 66-76.
|
程明月, 杜仕菊. 生态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生成、基本内涵及世界意义[J]. 青海社会科学, 2022(2): 32-40.
|
王艺腾. 团结与改革的交响: 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机制与动力保障[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6): 34-43.
|
陈俊.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J]. 青海社会科学, 2023(4): 33-42.
|
谭倩.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 科学理据、价值蕴含及其话语构建[J]. 南京社会科学, 2023(7): 46-54.
|
刘希刚, 吴静.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19.
|
陈柳钦.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经济特质和价值旨归[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12.
|
张涛.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3): 87-95.
|
毕秋.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生态病症"的三维超越[J]. 思想教育研究, 2024(4): 16-23.
|
张艳娥.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本位及其团结奋斗逻辑[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3(3): 1-13.
|
兰洋.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突破[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10-16.
|
蔡华杰, 陈俊翔. 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3(5): 49-55.
|
吴世韶, 李建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优势[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5-13.
|
林兆琦. 从走向到超越: 生态现代化论题的检视[J]. 东南学术, 2025(3): 158-169.
|
刘月洁. 道家自然观下的生态整体主义文学建构: 以沈从文与哈代小说为中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6): 273-284.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6.022
|
戴斯·贾丁斯. 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 林官明, 杨爱民,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98.
|
刘晓艺.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范式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解读——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线索[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24-132.
|
刘秦民.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哲学意蕴[J]. 学术研究, 2022(6): 23-29.
|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
孙道进. 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 一个反拨[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93.
|
张云飞. "生命共同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体论奠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2): 30-38.
|
李勇强.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16.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2.001
|
余谋昌. 生态哲学[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43.
|
邓莹. 深层生态学之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哲学审视——基于《反杜林论》的理论视域[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11): 9-13.
|
孙道进.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
王雨辰. 论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文明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4): 17-2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588.
|
王雨辰, 陈麦秋.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与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3): 9-16.
|
胡建东. 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现代化道路比较视野下的"生态资本"[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1-9.
|
斋藤幸平. 人类世的"资本论"[M]. 王盈,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 87.
|
乔瑜. 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J]. 当代世界, 2023(12): 61-66.
|
汪信砚.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10): 1-20.
|
周光迅, 郑珺.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时代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3): 116-121.
|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 耿建新,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95.
|
刘雅兰.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内涵及其生态哲学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 2024(7): 45-5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47.
|
习近平.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7.
|
张子荣. 习近平生态治理观的历史底蕴和现实价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11): 30-33.
|
李包庚, 耿可欣.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J]. 治理研究, 2023(1): 28-39.
|
李勇强. 生态主义变革的形而上学魅影及其现实困境[J]. 青海社会科学, 2021(3): 89-95.
|
李永胜, 黄丹丹.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 核心内容、理论超越与实践指向[J]. 思想教育研究, 2023(11): 23-31.
|
李铁英, 周传金. 习近平生态全球观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现实践履探论[J]. 青海社会科学, 2021(5): 35-42.
|
郇庆治.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析论[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3(8): 59-71.
|
沈广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论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4(2): 106-114.
|
龚天平, 饶婷. 习近平生态治理观的环境正义意蕴[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 5-14.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41.
|
王岩.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正义的实践辩证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4(4): 26-37.
|
金民卿, 赵书昭.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对西方文明观的批判与超越[J]. 中州学刊, 2024(5): 5-10.
|
代砚春. 自然的重置与控制的消解——从中西比较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变革[J]. 云南社会科学, 2023(5): 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