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玲, 臧原, 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7, 30(2):400-402. doi: 10.3969/j.issn.1671-6981.2007.02.037
|
占盛丽.从个人和学校视角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 2009(12):10-13. doi: 10.3969/j.issn.1007-2020.2009.12.003
|
黄菲菲, 张敏强, 崔雪平, 等.家校关系类型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2):88-91.
|
梁霞.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途径[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11):33-35. doi: 10.3969/j.issn.1007-8495.2004.11.005
|
李小土, 安雪慧.关于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的研究——基于学校与家长互相沟通的视角[J].中小学管理, 2008(7):17-19.
|
孙绮汝.信任——"家"与"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4):59, 78.
|
BRONFENBRENNER U.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a Context for Human Development:Research Perspectiv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6, 22(6):723-742. doi: 10.1037/0012-1649.22.6.723
|
张大均, 苏志强, 王鑫强.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1):3-11. doi: 10.3969/j.issn.1672-0628.2017.01.002
|
武丽丽, 张大均, 程刚.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双因子结构的构建[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1):26-33. doi: 10.3969/j.issn.1672-0628.2017.01.005
|
刘衍玲, 邓薇, 王磊, 等.特困企业子弟校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6(12):88-93. doi: 10.3969/j.issn.1007-3728.2006.12.017
|
刘衍玲, 臧源, 王磊, 等.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J].教育探索, 2007(4):102-103. doi: 10.3969/j.issn.1002-0845.2007.04.045
|
李悦.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素质、学业行为的中介作用[D].重庆: 西南大学, 2016.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5-1016766270.htm
|
武丽丽, 张大均, 程刚, 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心理素质全局因子的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6):56-62.
|
刘露萍.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影响程度的模型分析——基于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2027名学生样本的实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2(7):175-179.
|
党姝函.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家校互动干预研究[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2-1017102143.htm
|
满长峰.论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才智, 2015(5):136.
|
杨琳娜.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 2008(2):29-30.
|
罗世兰, 王智, 张大均, 等.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 2017(4):56-63.
|
龚婧, 卢正天, 孟静怡.父母期望越高, 子女成绩越好吗——基于CFPS(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18(11):11-16.
|
OECD, PISA 2009 Technical Report[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2.
|
胡天强, 张大均, 程刚.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2):120-126.
|
刘广增.中学生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D].重庆: 西南大学, 2017.
|
程刚, 唐昕怡, 牛娟, 等.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素质各维度的多重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700-706.
|
熊红星, 张璟, 叶宝娟, 等.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5):757-769.
|
王孟成.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HAYES A F, PREACHER K J.Quantifying and Tes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 when the Constituent Paths Are Nonlinear[J].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2010, 45(4):627-660. doi: 10.1080/00273171.2010.498290
|
邓林园, 许睿, 赵鑫钰, 等.中国高中阶段家校合作的现状以及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J].教育学报, 2016, 12(6):78-87.
|
李云梅, 黄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林区教学, 2016(8):109-110. doi: 10.3969/j.issn.1008-6714.2016.08.053
|
燕鸣春.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8):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