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you can add a message on this page. We will reply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2023 Volume 10 Issue 5
Article Contents

MA Yongjun, LI Rong.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An Exemplary Case Study of 77 Retired Teachers on Learning Power[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10(5): 69-76.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5.008
Citation: MA Yongjun, LI Rong.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An Exemplary Case Study of 77 Retired Teachers on Learning Power[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10(5): 69-76.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5.008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An Exemplary Case Study of 77 Retired Teachers on Learning Power

More Information
  • Available Online: 10/09/2023
  • MSC: G642

  •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eniors in China, the age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ping with ageing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are valuable assets in the current aging society. Tapping the potential value embedded in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who still make achievements in their old age can make people in the society firmly believe that they can fight for their favorite career for life no matter how old they are.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took 77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reported in the learning platform of Learning Power from 2019 to 2021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used the grounded theory and NVivo12 software a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ool to conduct bottom-up cod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wa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ir own work,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group,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the aging societ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thre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public opinion and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exemplary leadership of retired teachers;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set up the retired teachers' think tank; an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team and develop the advantageous resources of retired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加载中
  • [1] 翟振武, 金光照, 张逸杨. 推进老年人体育锻炼战略布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J]. 体育学研究, 2022(3): 8-14.

    Google Scholar

    [2] 崔国东, 张剑, 张莹. 提前退休意愿的心理归因探究——基于对高校教师的访谈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2): 105-117.

    Google Scholar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021-03-13)[2023-01-11].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Google Scholar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EB/OL]. (2021-10-29)[2023-01-21]. https://www.gov.cn/guoqing/2021-10/29/content_5647622.htm.

    Google Scholar

    [5] 陈向明.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4): 58-63, 73.

    Google Scholar

    [6] 彭敏, 朱德全. STEM教育的本土理解——基于NVivo11对52位STEM教师的质性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10): 60-65.

    Google Scholar

    [7] 王凤英, 柳海民. 走向以"情"为根基的教师专业发展[J]. 教师教育研究, 2012(3): 22-25, 16.

    Google Scholar

    [8] 殷玉新, 王德晓. 优秀教师的基本特质——透视美国"年度教师"的秘密[J]. 比较教育研究, 2016(1): 45-51.

    Google Scholar

    [9] 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15.

    Google Scholar

    [10] 习近平. 习近平《之江新语》文章选登[J]. 工会信息, 2014(2): 4-6.

    Google Scholar

    [11]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18): 4-7.

    Google Scholar

    [12] 孙卫华. 试析师德养成的目标维度——基于《道德情操论》第六卷的分析视角[J]. 现代大学教育, 2019(2): 28-35, 110.

    Google Scholar

    [13] 和学新, 武博. 教师教学智慧的养成[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1): 69-75.

    Google Scholar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 (2019-02-23)[2023-01-30].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8.htm.

    Google Scholar

    [15]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20-02-24)[2023-01-30].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26/content_5495805.htm.

    Google Scholar

  • 加载中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Tables(4)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1306) PDF downloads(354) Cited by(0)

Access History

Other Articles By Author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An Exemplary Case Study of 77 Retired Teachers on Learning Power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eniors in China, the age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ping with ageing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are valuable assets in the current aging society. Tapping the potential value embedded in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who still make achievements in their old age can make people in the society firmly believe that they can fight for their favorite career for life no matter how old they are.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took 77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reported in the learning platform of Learning Power from 2019 to 2021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used the grounded theory and NVivo12 software a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ool to conduct bottom-up cod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wa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ir own work,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excellent retired teachers group,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the aging societ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thre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public opinion and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exemplary leadership of retired teachers;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set up the retired teachers' think tank; an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team and develop the advantageous resources of retired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一.   问题的提出
  • 人口老龄化呈现不可逆转的趋势是21世纪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到2050年该占比将达到38.60%[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倡导终身发展理念,支持老年人力所能及发光发热、老有所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继续创造社会财富[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强调,应当重视老年人拥有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经验,发挥老年人的专长与作用[4]。因此,老年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转型期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下,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退休教师。其中不乏大量乐于奉献、对教育依然满怀赤诚之心的优秀退休教师,他们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还希望继续发挥余热、为教育事业献身。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社会背景和偏远地区教师资源较为紧缺的现实状况下,优秀退休教师群体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可以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学习强国”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平台,其所报道的这群优秀退休教师,都是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典范。因此,关注学习强国报道的优秀退休教师群体,不仅要分析其潜在价值,还要为开发和利用其潜在价值提供途径。

二.   研究设计
  •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将2019年至2021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所报道的77位优秀退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具体如表 1所示。

    表 1可知,从性别来看,男性教师人数约是女性教师的2倍;从服务工作类型来看,有56位优秀退休教师仍然坚守在教育岗位,占比约为72.73%,其中,有38位优秀退休教师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余热,占比约为49.35%,有18位优秀退休教师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占比约为23.38%,有21位退休教师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占比约为27.27%;从年龄来看,75岁至84岁年龄段的优秀退休教师占比最高,约为33.77%,其次是65岁至74岁年龄段,占比约为27.27%,85岁至94岁、64岁及以下和95岁及以上年龄段占比分别约为24.68%、10.39%和3.89%。

  •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自下而上的一种理论构建方法,由美国学者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于1967年首次提出,其核心要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5],即不在研究之前作出假设,而是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寻找能够反映现象的核心概念,通过开放式、关联式、选择式三级编码系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构建理论[6]。研究把“学习强国”官方网站中收集的77位优秀退休教师的事迹文本材料导入NVivo12软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自下而上逐级编码。

    首先,采用开放式编码。(1)筛选资料,仔细阅读优秀退休教师的事迹文本,整理出符合研究目的的语句;(2)赋予概念,按照编码要求,对其进行“贴标签”,使之概念化;(3)提炼要点,对概念化的内容进行多次整理分析,提炼出要点。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笔者对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总结概括出77位优秀退休教师的主要事迹及特征,最终形成41个自由节点。由于开放式编码篇幅较长,表格2中只呈现其中部分内容。

    其次,采用关联式编码。将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41个自由节点进行关联,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和深入思考后,对77位优秀退休教师主要事迹作进一步总结,形成12个二级节点,又称树节点。

    最后,采用选择式编码。这一步是在关联式编码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提纲挈领作用的“核心类属”。研究最终确定了3个核心类属作为优秀退休教师的潜在价值,分别体现在本职工作、自身发展和师生关系中。

三.   优秀退休教师的潜在价值分析
  • 笔者从优秀退休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事迹文本中整理出能体现其潜在价值的语句,并进行编码。具体如表 2所示。

  • 表 2可知,优秀退休教师拥有爱岗敬业、不忘育人初心精神的参考点总计63个,占比最多。优秀退休教师热衷三尺讲台,退休后仍不舍离开,数十年如一日,用多年的教育情怀和热情感动了身边无数人。这种情感是教师发自内心认可、喜欢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喜欢,而是热爱和执着[7]。正如有些退休教师所说:“我喜欢当老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学生叫我一声刘老师,跑过来抱住我,就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了”(刘佩莹);“我愿此生,为学生而生,并在教学中死去。”(刘本培)这群优秀退休教师的平均年龄是75岁,他们的身体显然已经不那么健硕,但有些退休教师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身体发出危险警报之时,仍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邱春正)这群优秀退休教师都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我想把毕生所积淀的知识都献给这里的孩子,站好三尺讲台。”(李桂芝)

  • 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这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各地落实脱贫攻坚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任务,我国乡村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边疆地区教育保障不到位、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一些退休教师肩负党和国家使命,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祖国西部,把边疆视为家乡,为实现振兴乡村教育、边疆教育目标倾情倾力倾智。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援疆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虽然岁数大了,但是还想发挥自己的一点余热。”(尹凤英)这群优秀退休教师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乡村教育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走出大山。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我最了解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这次来能帮助农村大学生,我非常满足,这也是我的圆梦之旅。”(周月梅)日本学者佐藤学(Manabu Sato)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种关系意义建构过程,教师如果只能保证自己成为优秀教师,却无法影响或帮助其他教师成长,那么也不能算是优秀教师[8]。优秀退休教师具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将这些宝贵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可以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能够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探索实践传给更多的授业者,这是我最大的快乐。”(殷家烨)因此,发挥优秀退休教师传帮带作用,可以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增砖添瓦。

  • 创新是教育不断进步的源泉。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9]。优秀退休教师擅长革新教学方法,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他们往往通过结合实例教学的方式,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接地气”,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从而爱上学习。“我经常使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集中思想愿学、爱学。”(许兰芬)不仅如此,退休教师还依据“因‘生’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学校制订教学方案,改善当地教育薄弱现状。正如有些退休教师所说:“我会根据不同的英语水平,把孩子分班,更有针对性地上课”(叶连平);“我会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分类和提议,如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可挑选一些较简单、附拼音的书等。”(王筱琴)

  •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4年撰写的《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一文中就提出:“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10]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关注教学领域的前沿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坚持终身学习等品质,都是优秀退休教师拥有的宝贵资源。正如一位退休教师所说:“我会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向孩子传递有用信息。”(孙鸿舜)即使学习力和记忆力不如从前,优秀退休教师也会借助参加培训、与教师集体教研、向年轻教师请教等方式来提高自己。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工作时,我主动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并向年轻同事请教。”(刘佩莹)当面对教学困境时,优秀退休教师更擅长主动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我就是直播界的小学生!特意向亲朋好友请教线上授课方面的知识,正式开播前还预演了好几次。”(邬沧萍)由此看出,优秀退休教师将学习和研究作为了自己专业的生活方式,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 优秀退休教师中有来自高等院校的理论工作者,他们是勤奋踏实的学者,走在研究领域的前沿,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了各自学科教育实践的发展。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这些年硬件条件大为改善,做实验很方便,我就想着,能不能在某个研究方向打开一个缺口,把研究再往前推进一点。”(穆绍林)优秀退休教师开展科学探索,具体表现为开展课题研究、出版专著以及发表论文等方式。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84岁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并承担《清华物理丛书》的编写工作。”(张礼)这群优秀退休教师坚守退而不休的初心,直到耄耋之年,始终对科学研究充满热忱,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展其才。

  • 笔者从优秀退休教师的专业发展事迹文本中整理出能体现其潜在价值的语句,并进行编码。具体如表 3所示。

  • 教师优秀的内在品质或称教师教养水平是其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8]。优秀退休教师大都身处乡村,接触的多是留守儿童。出于安全和学习考虑,他们自办“家庭课堂”,自费购买教学材料,为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授业解惑。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退休后为家乡的孩子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是应该的。”(孙鸿舜)优秀退休教师幼时大都过着贫苦的生活,靠社会和国家的培养,才走上了人民教师这条道路。因此,他们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教书育人,并尽其所能帮助更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我的儿女、孙辈都不需要我们操心,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为社会需要帮扶的群体做些事情是应该的。”(蔡秀珍)育人者先自育。优秀退休教师始终保持着谦卑的姿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正如一位退休教师所说:“我没有什么经验,就是虚心向同志们学习。”(张渭康)也正是因此,很多学生在优秀退休教师的培养和熏陶下,发展成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 优秀退休教师放弃退休后轻松闲适的生活,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有教师所说:“一双鞋穿到鞋底烂掉才舍得扔,但当我得知母校要创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时,毫不犹豫捐出10万元”(舒平);“我花了将近半年时间,从山上捡了一百多方石子,才把村里一条两公里的道路填平”(王荣林);“我会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为创造居民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家水)。优秀退休教师走在奉献社会的第一线,这对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11]。优秀退休教师以身作则,不断锤炼自己品格,成为师生成长前进路上的指明灯。正如有些退休教师所言:“学生把我称为‘活教材’”(沧南);“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做一名好党员好教师,给子孙做榜样。”(杨则飞)优秀退休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良好师德影响学生,是以德施教的楷模。

  • 笔者从优秀退休教师的师生关系事迹文本中整理出能体现其潜在价值的语句,并进行编码。具体如表 4所示。

  • “教育是一项关涉爱的事业,‘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无法充分地发展’。”[12]优秀退休教师尤其关注下一代学生的成长问题,通过关工委等组织,为学生提供帮扶。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很高兴能成为讲师团的一员,为孩子们讲党史,讲国史,讲依法治国。”(张惠云)优秀退休教师无论课堂内外都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还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将爱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我会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无偿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照顾他们的生活,给予心灵上的抚慰,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孙鸿舜);“我认为正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洪珉);等等。

  • 优秀退休教师秉持师生平等的原则,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同时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目的。正如有些退休教师所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可塑性,老师要尊重他们,接受他们的差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薄弱点”(殷家烨);“在我的弟子中,学术观点不同甚至激烈争辩者,不乏其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鼓励学生创新,认为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行。”(高铭暄)对于学困生以及犯错误的学生,这群优秀退休教师摒弃偏见,及时给予帮助和教诲,引导他们回到学习成长的正常轨道上。正如有退休教师所说:“作为老师要接纳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宽容对待犯错的学生且督促其改正。”(王荣林)优秀退休教师把学生视为拥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理念。

  • 优秀退休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时常用自己的经历来激励身处困境的学生,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正如有些退休教师所说:“我印象很深,学生拿到棉衣的时候,一直在哭,我就安慰他并鼓励他好好读书改变命运”(舒平);“给廖同学讲自己的求学奋斗经历,言辞间充满鼓励”(陈卫);“我就想把我们家乡的孩子带出去,走出一条路,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以后能够走出沙塘,所以我的学生现在走出去的也很多。”(潘寿璧)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优秀退休教师以自己真切的经历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激励着他们向着目标努力前行。优秀退休教师寓教于无痕,使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影响进而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13]

四.   发挥优秀退休教师潜在价值的有效路径
  • 年龄的增长意味着经验和见识的积累以及工作技能的熟练。因此,在退休教师身心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适度地开发和利用优秀退休教师资源,探索由“老化”转向“优化”的路径,有利于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解决经济薄弱地区优秀师资匮乏等问题。

  • 对于优秀退休教师群体而言,岁月早已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塑造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拥有更加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本职工作中,优秀退休教师凭借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良好个人修养,成为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在专业发展中,优秀退休教师历经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格特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关系中,优秀退休教师爱生如子,爱子心切,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优秀退休教师蕴藏着的宝贵价值在本职工作、专业发展以及师生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优秀退休教师长期积淀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经验等生产性资源,相较于年轻教师而言,更具优势。因此,发挥优秀退休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对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具有积极意义。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政府或地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鼓励退休教师从“单纯养老”状态转变为“老有所为”状态,实现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例如,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表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退休教师,让退休教师群体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积极倡导退休教师服务社会的新风尚,使广大教师群体认识到退休后依然有创造社会价值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至2021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报道的77位优秀退休教师的数据来看,女性教师人数仅仅约是男性教师的1/2。因此,要注重呼吁女性退休教师加入“老有所为”这一行列,使她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教师提质增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退休教师队伍的建设亦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优秀退休教师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专业理念、职业精神以及自我认知等都有深刻的认识,由此孕育出的专业学术涵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行,正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独特宝贵资源,尤其是合作精神对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建立退休教师交互合作平台。优秀退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借助有关平台自主结对,成立智囊团,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保障作用,以立法的形式维护退休教师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激励退休教师参与社会活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是从国家政策角度切实维护了退休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积极老龄观的传播,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 2019年,国家出台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14];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15]。这些文件都强调,要发挥优秀退休教师资源优势,补齐贫困地区教师缺口短板,助力西部高校发展,通过“传帮带”作用,促进西部地区青年教师的成长。尤其是高校退休教师,作为老年人才队伍中的精英群体,有着其他年龄层次和职业无法比拟的专业优势和教育情怀。在学校建设方面,高校退休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管理者,对学校工作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愿意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为学校远景规划出谋划策;在育人方面,高校退休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的言行有示范效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科研方面,高校退休教师在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中练就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所报道的77位优秀退休教师中,从事基础教育的退休教师人数比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的2倍还多,其中,从事高等教育的退休教师多倾向于在高校内继续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而选择去支教的只有1人。据此,国家、政府和学校应形成合力,加大对相关支教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展消息发布渠道,大力宣传高校退休教师的优势,有效推进高校退休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凝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银龄力量”,从而助力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Table (4) Reference (15)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