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you can add a message on this page. We will reply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2023 Volume 10 Issue 6
Article Contents

HU Rui, ZHU Menghua, NING Bo. Positioning of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ole Theory: Coding Analysis of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Global Teacher Prize Candidate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10(6): 30-38.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6.004
Citation: HU Rui, ZHU Menghua, NING Bo. Positioning of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ole Theory: Coding Analysis of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Global Teacher Prize Candidate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10(6): 30-38.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6.004

Positioning of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ole Theory: Coding Analysis of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Global Teacher Prize Candidates

More Information
  • Available Online: 10/11/2023
  • MSC: G451.2

  • Exploring the role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eaching force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ole theory, we explore the role expectations of the Global Teacher Prize and analyze the role practices of the 60 Global Teacher Prize candidates with rooted theory coding.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role map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were shaped by the role expectations of the Global Teacher Prize and the role practice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There are six types of roles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collaborators of multiple subjects, leaders of educational reform, watchdogs of educational equity, servants of peer development, shapers of global citizenship, and empower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role definition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has the following inspir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of China.Firstly, finding the right role and anchor the development coordinates.Secondly, clarify the role expectations and base on the role practice.Thirdly, draw on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Fourth, shape the values and improve the competence quality.

  • 加载中
  • [1] 陈志利. 愿景型领导者: 新时代卓越教师的角色本质[J]. 教师发展研究, 2018(3): 53-58.

    Google Scholar

    [2] 王梅, 杨鑫. 角色理论视域下卓越教师形象研究——基于100位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的内容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5): 30-36.

    Google Scholar

    [3] 邓祯钰, 易凯谕, 钟志贤. 卓越教师特征画像研究: 质性分析的视角[J]. 中国远程教育, 2022(5): 64-75.

    Google Scholar

    [4] 刘佳. 乡村振兴时代的卓越乡村教师: 角色与素质能力[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3): 68-76.

    Google Scholar

    [5] 黄丹凤. 中等职业教育卓越教师专业特征的分析——以上海市首批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教师群体为例[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2): 71-77.

    Google Scholar

    [6] "全球教师奖"简介[N]. 中国教师报, 2019-04-10(3).

    Google Scholar

    [7] 王洁, 刘润锌. 何种教师可以称之为优秀教师——对"全球教师奖"获奖者的观察[J]. 上海教师, 2023(1): 44-52.

    Google Scholar

    [8] 尤陆颖. 2020年"诺贝尔教育奖"为何颁给了他[N]. 中国教师报, 2021-01-20(3).

    Google Scholar

    [9] 吴增基, 吴鹏森, 苏振芳. 现代社会学[M]. 5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Google Scholar

    [10]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 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76.

    Google Scholar

    [11] Varkey Foundation. Global Teacher Prize: eligibility criteria [EB/OL]. [2022-08-13].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pages/eligibility-criteria.

    Google Scholar

    [12] 陈向明.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4): 58-63, 73.

    Google Scholar

    [13] 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边国英,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59.

    Google Scholar

    [14] Varkey Foundation. Debora Garofalo[EB/OL]. (2022-11-12)[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9-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199/199-Debora-Garofalo.

    Google Scholar

    [15] Varkey Foundation. Maggie MacDonnell[EB/OL]. (2022-11-14)[2022-12-18]. https://varkeyfoundation.toucantech.com/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7-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260/260-Maggie-MacDonnell.

    Google Scholar

    [16] Varkey Foundation. Jeong-hyun Yun[EB/OL]. (2022-11-03)[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20-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106/106-Jeong-hyun-Yun.

    Google Scholar

    [17] Varkey Foundation. Aqeela Asif[EB/OL]. (2022-11-15)[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6-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307/307-Aqeela-Asifi.

    Google Scholar

    [18] Varkey Foundation. Nancie Atwell[EB/OL]. (2022-11-21)[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5-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363/363-Nancie-Atwell.

    Google Scholar

    [19] Varkey Foundation. Jamie Frost[EB/OL]. (2022-11-03)[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20-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105/105-Jamie-Frost.

    Google Scholar

    [20] Varkey Foundation. Koen Timmers[EB/OL]. (2022-11-13)[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8-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213/213-Koen-Timmers-.

    Google Scholar

    [21] Varkey Foundation. Peter Tabichi[EB/OL]. (2022-11-12)[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9-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203/203-Peter-Tabichi.

    Google Scholar

    [22] Varkey Foundation. Guy Etienne[EB/OL]. (2022-11-21)[2022-12-18]. https://globalteacherprize.org/news/global-teacher-prize-finalists/2015-finalists-global-teacher-prize/359/359-Guy-Etienne.

    Google Scholar

    [23] 刘攀, 邓磊. 卓越教师评价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 教师教育学报, 2023(1): 91-99.

    Google Scholar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 (2018-09-30)[2022-08-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Google Scholar

  • 加载中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Tables(3)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7864) PDF downloads(1853) Cited by(0)

Access History

Other Articles By Authors

Positioning of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ole Theory: Coding Analysis of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Global Teacher Prize Candidates

Abstract: 

Exploring the role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eaching force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ole theory, we explore the role expectations of the Global Teacher Prize and analyze the role practices of the 60 Global Teacher Prize candidates with rooted theory coding.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role map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were shaped by the role expectations of the Global Teacher Prize and the role practice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There are six types of roles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collaborators of multiple subjects, leaders of educational reform, watchdogs of educational equity, servants of peer development, shapers of global citizenship, and empower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role definition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has the following inspir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of China.Firstly, finding the right role and anchor the development coordinates.Secondly, clarify the role expectations and base on the role practice.Thirdly, draw on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Fourth, shape the values and improve the competence quality.

一.   研究背景
  •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卓越教师的角色期待正在悄然发生转变,传统的“教书匠”角色已然无法适应时代赋予卓越教师的新使命,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卓越教师角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陈志利强调新时代卓越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佼佼者,更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愿景型领导者[1]。王梅等人在分析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的基础上,发现卓越教师主要扮演家国使命践行者、立德树人引领者、教育素养垂范者等8种角色[2]。邓桢钰等人认为,智能时代背景下卓越教师应扮演“促变教学”的创变型教师、“独具个性”的人格型教师等角色[3]。刘佳认为,乡村振兴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应承担起乡村民众教育者、乡村文化塑造者、乡村社会治理者、乡村经济建设者、乡村生态维护者五重角色[4]。黄丹凤对中职正高级教师开展群体性的专业特征分析并结合中职教育改革背景,构建了以“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者”为核心角色的中职卓越教师角色框架[5]。上述研究为锚定新时代卓越教师发展坐标、找准卓越教师角色定位提供了一定启示,但是已有研究缺少对全球视野下卓越教师角色的解读和探索。全球化时代,卓越教师拥有新身份、新角色、新使命,从全球视野考察卓越教师角色定位,对于推动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队伍发展、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全球教师奖”(Global Teacher Prize)候选人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全球教师奖”面向世界各地优秀教师,影响范围广、包容性强,为了解全球化时代的卓越教师提供了平台和窗口。“全球教师奖”是瓦尔基基金会(Varkey Foundation)于2014年创立的全球教师荣誉奖项。该奖旨在提高全球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社会声誉,凸显教师的社会角色,宣扬教师的社会贡献,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吸引和鼓励更多优秀人才爱教从教。虽然设奖时间不长,但该奖项已成为全世界奖金最高、影响力最大、最令人向往的教师奖[6]。迄今为止,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位教师获得这项荣誉。在“全球教师奖”的引领下,40多个国家先后设立了国家教师奖,以发现和表彰本国的卓越教师[7]。第二,“全球教师奖”候选人类型多样、贡献卓越、实践经历丰富,为全面理解卓越教师角色定位提供了最佳素材。为了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卓越教师,“全球教师奖”设置了严格的评选程序和评价标准。每年,“全球教师奖”评选委员会会从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万名提名者中精选50人入围,之后再从中选出10位候选人进行最后的角逐,最终评选出1人授予其“全球教师”称号[8]。虽然最终只有1人获此殊荣,但实际上,每一位候选人前期都经历了评选委员会的严格筛选、反复评估,因此亦可被视为全球卓越教师代表。基于此,本研究拟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出发,以“全球教师奖”候选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视野下卓越教师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卓越教师的角色定位。

    ①  瓦尔基基金会是桑尼· 瓦尔基(Sunny Varkey) 创建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自成立以来, 一直秉承“教师至关重要”(teachers matter) 的核心理念, 致力于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   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卓越教师
  • “角色”(role)是戏剧中的专有名词,原指戏剧表演中演员扮演的各种人物,后由社会符号互动论创立者米德(G.H.Mead)借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在社会学里,“角色”也被称为“社会角色”。虽然社会学家们对“社会角色”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它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9]117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处于社会系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且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阶段。其中,角色期待是社会对社会角色行为模式的期待和要求;角色领悟是对其角色规范和要求的认知与理解;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对角色领悟的践行和延伸[9]120。从上述三者关系可知,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期待是角色实践的前提,为角色实践提供方向和指引;角色扮演者在领悟到角色规范和要求后,会采取实际行动回应角色期待,而且随着角色扮演者实践行动的革新,角色期待也会不断更新和调整。换言之,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二者是形塑一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关键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认为,角色实践是角色领悟的外在表现,是角色领悟的完成时,个体的角色实践是角色领悟和行为的综合,因此不再单独讨论角色领悟对于角色塑造的作用。对于卓越教师而言,社会对卓越教师的角色期待和卓越教师的角色实践共同形塑了卓越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单一和孤立的,而是多样和相互联系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将这种处于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总和称为角色丛(role set)[10]。“卓越教师角色丛”就是卓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与各种社会关系互动所形成的各种角色的总和。

    综上所述,社会角色理论为理解卓越教师角色提供了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卓越教师角色是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共同作用的产物;第二,“卓越教师角色丛”是卓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与多重社会关系互动形成的角色合集。

三.   卓越教师角色分析
  • “全球教师奖”评价标准是评选全球卓越教师的根本依据。该标准立足全球视野,既蕴含对卓越教师的角色期待,也为卓越教师发展指引方向。因此,本研究主要基于“全球教师奖”评价标准[11],讨论卓越教师的角色期待。

    第一,须获得来自政府、教师专业组织、校长、同事、学生以及社区成员的认可。“全球教师奖”呼吁卓越教师与同事、学校、社区、专业组织、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合作,期望在推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帮助利益相关者解决问题、克服挑战,最终实现多方共赢,成为各方利益主体的有效协作者。

    第二,在社区产生影响,同时为教师职业和其他人带来独特而有效的影响。这一标准强调卓越教师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鼓励卓越教师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发展,蕴含着卓越教师成为社区发展服务者的角色期待。

    第三,开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教学实践,以影响全球教育质量;通过创新教学实践,应对来自不同学校、社区或国家提出的特殊挑战。这两项标准是对卓越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全球教师奖”期望卓越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鼓励卓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追求有效创新,并通过教学实践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全球教育质量提升。

    第四,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帮助同事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应对在学校面临的挑战,改善教学。这一标准侧重于卓越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全球教师奖”倡导卓越教师帮助同事克服教学困难、积极面对挑战、改善教学质量,与同事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动关系,成为同行发展的引领者。

    第五,帮助儿童成为全球公民,使他们能够与来自不同国籍、文化和宗教的人一起生活、工作及交往。这项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全球公民的育人目标,并进一步指出成为全球公民意味着儿童要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共同面向未来世界,蕴含着卓越教师成为全球公民培育者的角色期待。

    第六,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实际的学习成果。这一标准是对卓越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全球教师奖”强调教师要立足课堂,关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期望卓越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本研究通过“全球教师奖”官网收集2015—2020年60位候选人的事迹资料。这些事迹资料展现了“全球教师奖”候选人的基本信息、教育实践和卓越贡献,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全球视野下卓越教师的角色实践。60位候选人来自美国、英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32个国家,其中男性教师33名、女性教师27名,任教学段涵盖幼儿园至高中,任教学科包括计算机、自然科学、艺术、体育、英语等。

  •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在1967年合著的《扎根理论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具体而言,扎根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构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12]。其中,扎根理论编码是搜集数据和形成解释这些数据的生成理论之间的关键环节[13]。本研究利用NVivo12软件对“全球教师奖”候选人的事迹资料进行了3轮编码,旨在挖掘事迹资料中关于卓越教师角色实践的有效信息,提炼总结卓越教师的角色实践类型。

  • 第一轮编码是开放式编码。研究者反复阅读所收集的文本资料后,提取出资料中关于卓越教师实践内容的语句并贴上标签。第一轮编码结束后,对所有标签进行统一修订和完善(开放式编码过程示例见表 1)。

    第二轮编码为轴心编码。本轮编码主要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反复对比节点之间的异同点,寻找节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归纳整合后形成轴心编码(轴心编码过程示例见表 2)。

    第三轮编码是选择性编码。本轮编码通过对轴心编码结果进行进一步抽象整合,最终提取出6种卓越教师角色实践类型,分别是注重多方合作、推动教育改革、助力教育公平、服务同行发展、塑造全球公民和赋能学生发展(选择性编码结果见表 3)。

四.   卓越教师角色定位
  • 全球视野下的卓越教师角色是“全球教师奖”的角色期待和卓越教师的角色实践共同形塑的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全球视野下的卓越教师角色主要呈现出6种类型:多元主体协作者、教育改革引领者、教育公平守望者、同行发展服务者、全球公民塑造者、学生发展赋能者。上述角色虽然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层次,有着不同的角色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孤立的;相反,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卓越教师角色丛”。

  • “多元主体协作者”蕴含着卓越教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区发展、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角色期待,其角色实践包括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优化学校资源、改善学校环境,关注家庭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具体而言,部分卓越教师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任教,教育资源匮乏且社会问题频发,除了教学之外,他们还非常关注当地的社会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助力问题解决。如2019年候选教师德博拉·加罗法洛(Debora Garofalo)所在社区被暴力、贫困、卫生条件差、教育资源落后等问题所困扰,德博拉就和学生一起开展实地考察,并制定了“垃圾机器人促进可持续发展计划”,在有效改善当地环境、提升学校知名度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掌握了编程和机器人方面的技能[14]。此外,一些卓越教师还面临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教师整体上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辍学率高、家长不重视教育等多重现实问题,他们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用实际行动改善校园环境、学校氛围、家校关系。如2017年获奖教师麦吉·麦克唐纳(Maggie MacDonnell)所在的社区教师流动率高,性虐待、少女怀孕、青少年吸烟、酗酒、自残等社会问题频发。为了缓解这些问题,麦吉通过开展女孩生活技能计划、学校营养计划和建立健身中心等方式,帮助当地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拥抱健康生活。在麦吉的努力下,当地学生的入学率大大提升[15]

  • “教育改革引领者”蕴含着卓越教师引领教育改革的角色期待,其角色实践包括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门类、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学习方式、参与教育改革。卓越教师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与此同时,他们还根据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生需求改革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如2020年候选教师尹贞贤(Jeong-hyun Yun)为了拓宽学生的职业选择渠道,每天晚上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教授学生焊接、汽车维修、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等课程。在过去的10年里,他的学生中有4人获得了韩国政府颁发的人才奖[16]。总之,卓越教师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窠臼,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和创新。

    “教育公平守望者”蕴含着卓越教师致力于教育公平事业的角色期待,其角色实践包括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援助,扎根落后地区、维护教育公平,关注女童教育、维护女童权利。卓越教师大多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任教,面对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管理欠规范、学生辍学率高等多重挑战,他们想方设法为残障儿童、女童、贫民窟儿童以及移民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弱势学生群体提供教育、医疗、经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帮扶和援助,通过维护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权利、改善弱势学生群体的学习环境、优化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资源,帮助弱势学生群体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值得一提的是,落后地区女童的受教育权基本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还面临性别歧视、性暴力、早孕、早婚等困境。为此,卓越教师不仅致力于保障女童的受教育权,还为维护女童其他权利采取了切实行动。如面对当地社区女童教育受限、缺乏女性教师、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2016年候选教师阿吉拉·阿西夫(Aqeela Asif)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点,教授女孩个人卫生、家庭管理、宗教、识字、语言、地理、历史等方面的课程,有效改善了当地早婚、强迫婚姻等现象。迄今为止,阿吉拉所在学校已经培养了1 000多名毕业生(主要是阿富汗难民女孩,还有当地的巴基斯坦儿童),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了阿富汗的医生、工程师、教师和政府官员[17]

  • “同行发展服务者”蕴含着卓越教师引领同行发展的角色期待,其角色实践包括共享教育资源,撰写教育书籍、发表教育文章,参与教师培训、分享教育经验、促进教师发展。卓越教师通过编写教科书、撰写教育类书籍,在报刊、博客上发表文章,开办各类讲座、举办研讨会等途径,分享教育经验、传播教育智慧。2015年获奖教师南希·阿特维尔(Nancie Atwell)的实践即是最好的证明。1976年以来,南希共撰写了9本关于教学的书籍,发表了120场关于教学的主题演讲。为了总结和传播有效的课堂实践经验,她还于1990年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的教学和学习中心,邀请世界各国的教师参观交流、相互学习[18]。此外,卓越教师还善于利用在线学习网站、社交平台等现代化媒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学习者分享在线学习资源。凭借现代化媒介强大的辐射范围和传播能力,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同行和学习者都能从中获益。2020年候选教师杰米·弗罗斯特(Jamie Frost)创建并经营着一个具有影响力和开创性的数学补习网站“DrFrostMaths”,该网站能够为教师和学习者免费提供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和考试题库等。疫情期间,该网站为无法进入校园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一个星期内,网站的页面浏览量从每天40万跃升至130万[19]

  • “全球公民塑造者”蕴含着卓越教师培养全球公民的角色期待,其角色实践包括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全球公民素养,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关注全球性问题。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卓越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技能,如问题解决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以应对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还通过创设国际合作项目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议题,参与全球性事务,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为了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学生,2018年候选教师科恩·蒂默斯(Koen Timmers)推出了3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球项目,吸引了来自66个国家的250所学校的学生参与。在为期4周的学习时间里,学生们需要专注于几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每周的视频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发现。这些项目不仅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20]。此外,卓越教师还积极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有着不同语言、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粮食安全、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鼓励学生掌握跨文化知识与技能,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和全球竞争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全球生活。

    “学生发展赋能者”蕴含着卓越教师促进学生成长、助力学生发展的角色期待,其角色实践包括锤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技能,拓展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机会,关注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创立学生发展项目、建立学生发展平台,重视科学教育,凝聚社会力量、助力学生成长,传授就业技能、提供就业机会等。卓越教师不仅通过创立各种项目和学生发展平台拓宽学生发展渠道,还借助社会力量,广泛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2019年获奖教师彼得·塔比奇(Peter Tabichi)在肯尼亚一个偏远、干旱、饥荒频发的地区任教,面对学生情况复杂、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生师比例悬殊等困境,彼得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通过成立人才培养俱乐部、扩大学校科学俱乐部、帮助学生设计高质量研究项目、提供一对一数学和科学辅导、家庭走访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成长。在彼得的带领和影响下,当地学生的入学率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21]。与此同时,卓越教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技能,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如2015年候选教师盖伊·艾蒂安(Guy Etienne)非常注重学生自信心、好奇心以及团队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发展,特别强调科学教育要将创新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在他的培养下,学生不仅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社区问题,而且还会广泛分享他们的项目成果[22]

五.   卓越教师培养
  • 高素质卓越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力量。基于社会角色理论分析全球视野下的卓越教师角色,为我国卓越教师培养提供了如下启示:

  •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一批社会责任感强、引领教育发展、善于多方合作、关注学生发展的卓越教师乃题中应有之义。第一,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教师。本研究中的“全球教师奖”候选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全球议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卓越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第二,培养能够引领教育发展的卓越教师。数字化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要鼓励卓越教师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能,用鲜活的实践经验引领教育发展潮流。第三,培养善于合作的卓越教师。卓越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学校要营造合作共赢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卓越教师与同行有效合作搭建平台。第四,培养关注学生发展的卓越教师。“全球教师奖”候选人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教育公平事业,作为新时代卓越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机会。

  • 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的互动对卓越教师角色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卓越教师角色期待,指引卓越教师发展。卓越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需要走在时代发展前列,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要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把握卓越教师发展方向,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角色期待。其次,立足卓越教师角色实践,激发卓越教师发展潜力。角色实践是检验卓越教师是否符合角色期待的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角色期待的动力。要鼓励卓越教师在教育实践领域大胆创新,赋能卓越教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丰富和拓展卓越教师的角色内涵。最后,把握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的动态平衡。卓越教师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卓越教师成长发展的张力。要在把握二者的协调平衡中寻找落脚点,培养既符合角色期待,又勇于实践创新的卓越教师。

  • 卓越教师评价标准是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卓越教师的关键[23]。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24]。这一表述高度凝练,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卓越教师”指明了方向。相较于“全球教师奖”评价标准,我国更加注重卓越教师的教育情怀、专业素质、教书育人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对卓越教师全球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关注还有所欠缺。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同时,仍需立足本土语境和现实需求,全面考量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特点和卓越教师群体特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教师评价标准体系。

  • 全球视野下卓越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能力素质对我国卓越教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在价值观念方面:第一,坚持公平正义的教育观,为弱势学生群体提供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致力于全球教育公平事业;第二,树立有效创新的教学观,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创新实践有效结合,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第三,强调培养全球公民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全球素养,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球竞争力、能够适应全球生活的公民;第四,注重协作共赢的发展观,深度参与多方事务,在与多方主体的有效合作中实现共赢。在能力素质方面:第一,提升卓越教师数字化素养,鼓励教师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创新性实践;第二,培养卓越教师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为卓越教师提供跨文化学习、交流和教学的机会;第三,培养卓越教师协作能力,为卓越教师创造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其在专业发展活动、学校建设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中作出实际贡献。

Table (3) Reference (24)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