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you can add a message on this page. We will reply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2023 Volume 49 Issue 4
Article Contents

DENG Huchuan, WU Yahui, MI Qianqian. Century-ol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Gephi[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3, 49(4): 1-14.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4.001
Citation: DENG Huchuan, WU Yahui, MI Qianqian. Century-ol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Gephi[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3, 49(4): 1-14.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4.001

Century-ol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Gephi

More Information
  • Available Online: 01/07/2023
  • MSC: D261

  •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s a map of the heroic spirit built by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in the great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time division of the "four division method" of the party history, the heroic spirit of the four historical periods is analyzed. The spiritual elements with high highlighting frequency and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roic spirit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This show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heroic spirit to adapt to the major contradictions of society and actively seek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heme of the times. The "change"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constructed by the CPC hides the law of "invariability".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elfless dedication, hard work, indomitable spirit, facing death unflinchingly, serving the people and so on are highly related in the heroic spirit chart, indicating the "constant"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construction. The century-ol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PC are unified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in four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new era, we must continue to the innovate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PC. Guided by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eroes, we should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spirit of history, consciously resist undesirabl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ctively expand channels of education, and present the heroic stories of Chinese Communists in the new era well, so as to inject strong spiritual impetus into our new journey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and advance toward the Second Centenary Goal.

  • 加载中
  • [1]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Google Scholar

    [2] 金更兴.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重要成就与理论进路[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13.

    Google Scholar

    [3] 韩云波.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观的形成与习近平对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创造性发展[J]. 探索, 2020(2): 172-182. doi: 10.3969/j.issn.1007-5194.2020.02.017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4] 冉雪. 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的学术建构——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114-127.

    Google Scholar

    [5] 于安龙. 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论析[J]. 理论导刊, 2022(6): 116-121.

    Google Scholar

    [6] 王彦, 卢蓬军. 英雄文化的当代意蕴及其教育价值——一项基于教师视角的人类学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22(1): 81-93.

    Google Scholar

    [7] 穆鹏程, 高福进. 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历史发展与时代价值[J]. 探索, 2022(1): 176-188.

    Google Scholar

    [8] 韩云波.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英雄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 探索, 2021(3): 166-178.

    Google Scholar

    [9] 陈华洲, 张映. 建党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演进、宝贵经验及重要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5): 45-48.

    Google Scholar

    [10] 黄倩倩. 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J]. 理论导刊, 2022(10): 41-45.

    Google Scholar

    [11] 杨华荣. 巴蜀英雄谱系的百年流变与时代传承——基于区域研究的视角[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39-51.

    Google Scholar

    [12] 韩云波, 熊敏, 张梦楠. 新时代青年英雄观的内涵因子分析: 一项基于新征程语境的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97-113.

    Google Scholar

    [13] 费英秋. 英雄文化的内涵、特质与价值[J]. 人民论坛, 2021(10): 106-109.

    Google Scholar

    [14] 郭辉, 刘楚. 抗战时期民族英雄的建构与诠释[J]. 学术研究, 2019(3): 117-124.

    Google Scholar

    [15] 徐刚, 邹泽沛. 伟大抗疫斗争中英雄精神的基本内涵、典型特征与时代价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12): 13-15.

    Google Scholar

    [16] 韩云波, 叶翔宇. 论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的五个面向[J]. 重庆社会科学, 2020(10): 122-140.

    Google Scholar

    [17] 付安玲, 秦少卿. 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青年英雄文化教育的遮蔽与解蔽[J]. 思想教育研究, 2023(4): 72-77.

    Google Scholar

    [18] 庄勤早, 李永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J]. 民族学刊, 2022(8): 24-31.

    Google Scholar

    [19] 颜叶甜, 史可. 中国共产党群众英雄观的系统认知: 基于媒体对重庆山火救援的英雄叙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 36-48.

    Google Scholar

    [20]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7.

    Google Scholar

    [21] 丁燃, 王丽霞. 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与人民主体向度[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28-38.

    Google Scholar

    [22] 邹绍清.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学理建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 20-35.

    Google Scholar

    [23] 邹绍清. 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1-15.

    Google Scholar

    [24] 张子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观培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109-119.

    Google Scholar

    [25] 习近平.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42.

    Google Scholar

    [26] 韩云波.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1-14.

    Google Scholar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630.

    Google Scholar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64.

    Google Scholar

    [29] 章朋. 文学、历史与"言语行为": 一个伦理学视角的考察[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196-207.

    Google Scholar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520.

    Google Scholar

    [3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册[G].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Google Scholar

    [32] 储成君, 陈继红.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英雄观的继承与超越[J]. 学海, 2020(3): 155-159.

    Google Scholar

    [33] 习近平.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70.

    Google Scholar

    [34] 李大钊全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318.

    Google Scholar

    [35] 方志敏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41.

    Google Scholar

    [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505.

    Google Scholar

    [37] 张强. 习近平关于弘扬英雄精神的重要论述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12): 38-42.

    Google Scholar

    [38]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N]. 人民日报, 2021-01-01(1).

    Google Scholar

    [39]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1-2.

    Google Scholar

    [40] 聂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本质内涵、生动实践与时代价值[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0-16.

    Google Scholar

    [41] 廖晓衡, 毛王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遵循[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14-26.

    Google Scholar

    [42] 唐勇. 捍卫与传承: 英雄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2): 101-105.

    Google Scholar

    [43] 徐曼, 刘博. 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有效引领进路[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2): 58-61.

    Google Scholar

    [44]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9.

    Google Scholar

    [45] 胡博成. 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进路[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 246-258.

    Google Scholar

    [46] 习近平. 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8-19.

    Google Scholar

  • 加载中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Figures(5)  /  Tables(2)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975) PDF downloads(710) Cited by(0)

Access History

Other Articles By Authors

Century-ol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Gephi

Abstract: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s a map of the heroic spirit built by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in the great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time division of the "four division method" of the party history, the heroic spirit of the four historical periods is analyzed. The spiritual elements with high highlighting frequency and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roic spirit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This show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heroic spirit to adapt to the major contradictions of society and actively seek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heme of the times. The "change"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constructed by the CPC hides the law of "invariability".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elfless dedication, hard work, indomitable spirit, facing death unflinchingly, serving the people and so on are highly related in the heroic spirit chart, indicating the "constant"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construction. The century-ol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PC are unified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in four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new era, we must continue to the innovate the heroic spirit pedigree of the CPC. Guided by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eroes, we should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spirit of history, consciously resist undesirabl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ctively expand channels of education, and present the heroic stories of Chinese Communists in the new era well, so as to inject strong spiritual impetus into our new journey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and advance toward the Second Centenary Goal.

  • 英雄是一个民族顶天立地的雄伟丰碑,英雄精神是一个国家奋勇前进的磅礴动力。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19在百余年风雨征程中,数不清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舍生忘死、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敬业奉献,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对内提振民族精神、对外彰显民族气节的一张亮丽名片。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从百年党史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借鉴社会学、谱系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英雄精神谱系的百年传承、演变特点和样态呈布,探究其构筑规律,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使之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习近平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来,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除了对具体精神谱系进行研究之外,“对综合性精神的研究以及解析这些综合性精神与具体精神之间的关联,是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学术增长点”[2]。韩云波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出发,梳理从“民族英雄”“群众英雄”到“时代英雄”的英雄谱系,阐释“精忠报国”“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忠诚”“执着”“朴实”的新时代英雄鲜明品格,进而充分认识英雄的文化品质[3]。英雄精神谱系作为具体精神谱系之外的抽象精神,与具体英雄精神不是单纯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范畴不同,所指对象亦不同,处于不同逻辑层面的概念化表达,具体英雄精神立足于各自时代需要而具象化为不同的精神样态,并最终构筑形成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

  •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研究,是近年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重要主题,也是学界近年深耕的活跃课题,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立项到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呈现出同频发展、日渐增多的态势。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的关于英雄观培育、英雄精神传承、英雄文化培育的课题日渐增多,无论是重大项目还是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还是西部项目均有立项,如刘明洋和邢云文主持的“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建构与传播体系研究”分别获得重大项目立项。相关研究成果更是十分丰富,截至2023年5月20日在中国知网以“英雄精神”进行主题检索,得到723条结果,针对学科类别筛选后得到专门研究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文献有232条,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以及英雄精神的百年发展历程、理论品格、时代主题和赓续弘扬等方面。

    第一,关于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的研究。英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防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长城,歌颂英雄事迹,崇尚英雄文化,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培育英雄精神的丰厚沃壤。冉雪基于CSSCI期刊论文,进行了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的学术建构,提出应坚持问题导向、汇入时代洪流、探索自身特色[4]。英雄精神与英雄文化同属上层建筑,但两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同,从逻辑上说,英雄文化包含英雄精神,英雄精神是英雄文化的内核,是英雄文化之精髓,反映社会对英雄的认知、评价与态度,是英雄文化的“精气神”,故英雄精神又并不等同于英雄文化。学界围绕英雄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所发挥的滋养涵育功能进行了研究。于安龙认为英雄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力器、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催化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5];王彦等基于教师视角的人类学角度认为,英雄文化帮助学生生成道德自我、引导学生走向自我超越、回归生活发展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强化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6]

    第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百年发展历程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穆鹏程等将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化阶段[7];韩云波研究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英雄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认为英雄观念与英雄制度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的两翼[8];陈华洲梳理了百年来不同时期大学生英雄精神的培育内容[9];黄倩倩梳理百年英雄观的历史演进,指出革命时期是民主自由转向共产主义、建设时期是艰苦奋斗与曲折探索、改革开放时期是坚守根本与改革创新、新时代是继往开来与伟大复兴[10];杨华荣聚焦区域研究视角,对巴蜀英雄谱系的百年流变进行了梳理[11]

    第三,关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理论品格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雄伟的英雄史诗,勇于牺牲,艰苦奋斗,不折不挠,塑造了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英雄品格。韩云波等通过调查问卷与结构性访谈从四个方面进行英雄量性实证研究,英雄品质认知与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勇敢、奉献、爱国、开朗、乐观居于前列,在继承革命英雄主义英雄观恒定品质的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的新的品质特征”[12]。费英秋认为英雄品格能够反映英雄的共有特征,忠诚是新时代英雄的初心、执着是新时代英雄的恒心、朴实是新时代英雄的虚心[13]

    第四,关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时代主题的研究。不同时代英雄精神具有不同特质,彰显特定时代的英雄主题。郭辉认为研究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是颇具时代特色的政治象征符号[14];徐刚等研究了伟大抗疫斗争中的英雄精神,认为其具有人民主体的独特性、自觉自信的民族性、英勇奉献的继承性、默默无闻的利他性的新时代主题[15]。不同时代英雄精神的主题彰显着特定时代英雄精神的独家记忆,打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五,关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赓续弘扬的研究。社会上一度出现亵渎英雄、诋毁英雄的逆流,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解构英雄精神、消费主义文化侵蚀英雄精神、新媒体信息时代消解英雄精神的行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大力弘扬英雄精神,以回应对英雄的亵渎,为此,学界对彰显英雄精神当代价值的研究逐渐增多。韩云波等认为要加强青少年英雄观的培育、开展党内和各部门英雄模范教育、加强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宣传工作和制度建设[16];付安玲等认为,需要德法并重以净化网络教育环境、优化内容供给以提升青年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重塑”自我以培育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性思维[17];庄勤早等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英雄文化的视角,认为须明确培育方向、打造多元立体传播模式、优化时空情境建构、汲取教化激励价值[18]。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价值与弘扬,既是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学界论证了英雄精神研究的重要性,但对新时代如何守正创新弘扬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 学界在英雄精神内涵与英雄史料的发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理支撑,为传承赓续英雄精神夯实了理论奠基。同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孤立化研究多,整体性研究少。从百余年党史发展整体性出发的研究少,导致对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革命英雄、民族英雄、劳动英雄、人民英雄”概念话语的发展逻辑不够清晰。二是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对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必要性、价值意义等方面的定性化研究成果较多,而通过定量化的比较研究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量化研究成果较少,容易造成现实社会中人们对高大的英雄形象望而却步,而只有“通过具体的群众英雄叙事才会让群众英雄有血有肉,更加立体鲜活”[19]。三是鲜有对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分层分段、立体结构的谱系学视角的研究,存在着对英雄精神百年传承内容的历史链条、理论图谱的理解偏差。

    基于上述不足,本文从百年党史整体性视角出发,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全面追溯、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塑造英雄精神谱系的伟大成就,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百余年来党史整体性视角出发研究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发展规律;二是借鉴谱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英雄精神谱系演变特点、样态呈布、理论图谱等,更加直观明了地呈现立体鲜活、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让英雄回归凡间更接地气,更加可观可感可践行,使英雄精神的研究范式走深走细走实;三是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使英雄研究能够质性与量性互补结合”[12],从而科学考察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构成要素,既明确英雄精神理论上的应然性构成要素,又把握现实存在的实然性英雄品行,进而通过对英雄精神的实然性理解以建构英雄精神的应然性认知,守正创新英雄精神谱系构筑方向与弘扬路径。为此,本文着力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百年来传承吸收了哪些英雄精神品质,发展超越形成了哪些新的英雄精神品格,在新时代践行了哪些英雄精神品质,进而在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规律和方向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守正创新弘扬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路径。

  •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时代大潮中形成熔铸的伟大精神,形态丰富,种类繁多。2021年,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而在百年党史历程中形成熔铸的精神则有百余种之多。英雄精神谱系是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底色、强大底气、坚实底力和深厚底蕴。为确保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本文通过四类文献进行数据整理:一是党史文献,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等;二是官媒报道,如新华社报道等;三是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系列重要文献汇编等;四是权威报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对这四类文献中的英雄精神进行分析整理,除了权威部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外,本文还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其他各个历史时期关于英雄的精神。以上两类英雄精神共计46种(见表 1)。

    之所以选择上述46种英雄精神,主要依据为两个方面:其一,官方公布,具有政治权威性,由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明确提出并阐述其科学内涵。如焦裕禄精神,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高度凝结概括了焦裕禄精神的科学内涵。其二,事迹伟大,影响力显著,得到党和国家积极弘扬,获得人民的广泛认可。如黄大年精神,虽然没有入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但其事迹感人,影响力显著,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广泛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并拍成《黄大年》电视剧、电影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深受人民群众好评,在全国产生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些精神充分展现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壮阔历史,成为构筑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重要元素。

    研究抓取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精神的科学内涵关键词,导入Gephi软件进行共现分析和模块分析,除诸如张思德精神“为人民服务”等个别英雄精神用五个字节表述外,英雄精神大多以四个字节表述其科学内涵,因此本文将关键词设定为四个字节进行分析处理。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王杰精神,抓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科学内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女排精神,抓取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科学内涵。由此生成英雄精神谱系关键词图谱和共现关系前10位(最后一位并列,共11位),见表 2

二.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历史形态变迁
  •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贵在传承、重在创新,应社会主要矛盾识变应变、应时代发展主题主动求变,集中体现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精神的表现形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英雄精神谱系图谱中出现频度和共现关系度较高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元素,包括忠于理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追求卓越等典型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英雄精神之变,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逻辑线索和递进层次。在传承中应时而新、应时而变,实现进阶跨越式的时代超越,于形态变迁中不断丰富传承精神内核,相互作用,共同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伟大实践。

  • 回望筚路蓝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恢宏历史进程。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无数英雄烈士投身于救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之中,有壮烈牺牲在阎锡山匪部铡刀下的刘胡兰,有铁骨铮铮、笑对死亡的陈延年、陈乔年,有将生命交给党的方志敏,有虽九死犹未悔的赵尚志,等等,他们都是忠于理想、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和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代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精神的鲜明底色、显著特色。从图 1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字节较大、共现关系度较高的关键词包括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等,这些都是构成该时期英雄精神的基本要素,是英雄最为重要的精神标识。究其原因,其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两半”社会性质亟须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20]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势必充满流血和牺牲、杀头和死亡,英雄们大义凛然地扛起了视死如归的大旗,直面死亡。其二是源于英雄们纯真的爱国情感、对共产主义的执着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亮丽名片,即使身临绝境、弹尽粮绝,即使反动派威逼利诱,纵使青春正当好,为国牺牲岂惜身?英雄们直面死亡、勇于牺牲。此外,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抗战精神、井冈山精神、李大钊精神、狼牙山五壮士精神、新四军“刘老庄连”精神、八女投江精神、董存瑞精神、抗联精神等英雄精神,都是忠于理想、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等精神特质融入英雄精神的具象体现,展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精神的鲜明底色。

  •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内外考验。基于内外部环境的形势现状,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国民经济恢复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斗争之中。如图 2所示,这一时期英雄精神图谱中共现关系度较高的关键词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俭节约、为人民服务、奉献精神等,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英雄精神的主基调和主旋律,是时代对人民英雄形象的生动描述。“无私奉献是英雄模范最突出的形象特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与社会关系维度的精神状况,彰显英雄主义的道德价值。”[21]究其缘由,是因为时代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英雄们将自身的使命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大潮以及广大人民的需要之中,熔铸形成了富有建设主题色彩的时代英雄精神。如“铁人”王进喜,全国劳动模范孟泰,“两弹一星”功臣孙家栋、程开甲,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英雄人物,他们秉持无私奉献、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卓越品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是新中国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内在动因和精神逻辑。此外,虽然这一时期的语调是建设,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最可爱的人”所展现出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国际主义的英雄精神依然是社会中的崇高风范。这一时期涌现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老西藏精神、西迁精神、“两路”精神等时代精神,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特质为内核,形成了这一时期英雄精神的鲜明特点。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序幕,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拓创新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特质”[22],中国共产党人以坚持理想、一往无前、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开创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谱写了新时期自强不息、壮丽辉煌的新篇章。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敢于实践探索、锐意改革创新的英雄人物,他们坚定地守护改革开放方向、拥护改革开放实践,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身体力行践行初心使命,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进典范。从图 3可见,这段时期英雄精神图谱中除了“艰苦奋斗”等核心精神特质以外,其他字节较大、共现关系度较高的关键词有忠于祖国、开拓进取、永不言败、开创新局、锐意进取、清正廉洁等。究其缘由,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亟须打破从0到1实现原始创新的勇气,亟须破解僵局、敢闯善创的开创精神,如女排精神、孔繁森精神、郭明义精神、沈浩精神、“双百”人物精神等构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英雄精神谱系。此外,为何清正廉洁也构成这一时期英雄精神的关键词并多次出现,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在走向富起来的征程中,一些人抵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而不谋私利、勤政为民的郑培民、牛玉儒、杨善洲等英雄人物始终坚持清正廉洁,凸显了英雄的高尚情操。同时,这一时期以重大事件命名的北京奥运精神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其鲜明特色是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培育改革创新精神和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构筑中国精神谱系。”[23]进一步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拓展了英雄精神谱系的价值体系,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英雄精神的坚实底气,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平凡英雄”概念,拓展了英雄概念的外延,“不仅关注总体意义上的英雄,从理论上发展了英雄概念,也非常关注英雄所指向的每一个现实的、奋斗的个体”[24]。新征程上,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多重风险因素叠加,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面临多种严峻考验。习近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25]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排头兵,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逆行者,舍生忘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岗位就是战斗现场,工作职责就是崇高使命,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图 4共现关系度较高的关键词有无私奉献、甘于奉献、对党忠诚、不忘初心、进取精神、忘我工作、忠于事业等特质,成为新时代英雄精神与时俱进的独特内涵和精神亮色。这一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的群像,凝结成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精神谱系,成为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以黄文秀为代表的1 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风华正茂,为脱贫攻坚奉献无悔青春,以生命赴使命,是战士,更是新时代的英雄。还有其他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共产党人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教书育人的黄大年、勇攀高峰的南仁东,为我国的科技工作走向世界前列发挥了领头羊作用。此外,李保国精神、张富清精神、六老汉精神、王继才精神、“民航英雄机组”精神、国家荣誉称号“人民英雄”精神、载人潜艇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家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引领着我国各行各业逐步走向“强起来”的复兴征程,更诠释着以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对党忠诚为深厚底蕴和时代表征的新时代英雄精神谱系。

  • 通过对1921—2021年以来各个阶段的典型英雄精神进行抽取归类,并将每个时期描述英雄精神内涵的高频关键词导入Gephi软件进行共现分析与模块分析,由此生成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精神谱系(1921—2021)关键词总谱(见图 5)。从图 5的节点大小可见,在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中,虽然具体英雄精神所孕育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所经历的感人事迹不同,所作出的贡献大小不同,但英雄精神内蕴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视死如归、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等精神品质始终是四个历史时期英雄精神的突出共性,是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精神高尚品质的高度凝练。可以说,无论是战争时期勇于牺牲的英雄,还是和平时期挺身而出的凡人,无论是革命时期面向敌人的冲锋者,还是新时代抗击新冠病毒的最美逆行者,都是构筑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主体,“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26],成为党一次次攻克艰难险阻,识变应变求变,变危机为先机,变被动为主动,引领历史伟业磅礴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英雄精神始终不变的精髓和要义。

三.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百年传承
  •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既是对百年来英雄精神体系的结构标识,又是对英雄精神周延的历史追溯。“英雄的共性品质作为一种精神基因,影响着某种具体英雄类型品质的形成,同时又是所有英雄类型品质的底色属性。”[19]纵观四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英雄精神谱系之“变”,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应社会主要矛盾识变应变、应时代发展主题主动求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英雄精神谱系之“变”隐藏着“不变”的构筑规律,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英雄精神谱系之“常”,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历史传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血脉源头和共性特征,是英雄精神的稳定内核和普适特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建构的百年传承理路。

  • “在唯心主义者看来,任何改造世界的运动只存在于某个上帝特选的人的头脑中,世界的命运取决于这个把全部智慧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占有的头脑在宣布自己的启示之前,是否受到了某块现实主义的石头的致命打击。”[27]唯心主义者将少数杰出人物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者,马克思认为如果将改造世界的运动交给所谓上帝特选的人,必将被现实主义给予致命打击,“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28],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马克思就通过对语言的述行使用和戏仿的文学修辞重写了波拿巴的历史,将他从一个“英雄”颠倒为一个“平庸可笑”的人[29],尖锐批判了个人决定和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恩格斯指出:“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30]历史的活动只能是群众的活动,任何妄图将超人、上帝、神仙等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英雄史观势必破产,而“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呼之欲出,成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历史进程,深刻凸显了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创造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英雄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如果英雄人物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民群众则难以造就或不复存在,只有在符合现实条件和客观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成为英雄。“马克思主义论域中的英雄是为了挣脱资本主义锁链实现自由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无产阶级”,“英雄主义的内涵带有强烈的价值因素,这些价值倾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英雄品质的界定,即英雄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战的人民群众”[2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1]70。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飞跃和发展,铸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图谱中,可以看出“为人民服务”节点突出,共现度较高,与此相关的还有“为了人民、为民造福、为了群众、奉献为民”等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显著体现。新时代“人民英雄”国家荣誉制度的确立,从“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新理念的提出[26],都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集中体现,是英雄主体平民化对精英化之超越[32],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完整系统理论。

  •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33],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英雄传说开始,就萌生了尊崇英雄的优良传统,拥有浓郁的英雄文化情结。在此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被世人敬仰的英雄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逐渐形成了灿烂辉煌的英雄文化,虽然其英雄主体的人物虚拟,或源自于神话传说,抑或具有夸张之嫌,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英雄品质的美好构想,即“救世济民、家国一体、心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指导下,深深植根于“家国一体、胸怀天下”的中华传统英雄文化,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革命先驱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34],扛起了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大旗;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35]谱写了忠诚信仰、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乐章。在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中,关键词共现关系度较高的“无私奉献”共出现8次,“忠于祖国”4次,“爱国情怀”3次,其个别文字虽有不同,但都充分印证呼应了“家国一体、胸怀天下”的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身于个人之上,展现了英雄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的忠贞情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印记,演绎和传承着重民生、为大家、舍小家、虑天下的爱国主义情结,为中华民族赓续奋斗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此外,“国际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图谱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如罗盛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充分发扬了“爱国爱家、不懈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可见,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源于英雄本色气节的百年传统,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之中,并在时代更迭中历久弥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展现方式,不变的是“家国一体、胸怀天下”的稳定内核,并成为其永久底色,拥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优秀基因。

  • 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灵魂。”[36]政党之魂是一个政党历尽艰难险阻依旧保持初心定力之强大精神支撑,是实现政党施政目标之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之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最终凝结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源自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要求党员“成为忠实党员”,必须对党忠诚。党员是党的一面旗帜,党员的言论行动,是党的灵魂之体现,无不彰显着一个党的蓬勃生机与“精气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关键词图谱中,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类似的关键词还有“坚定信念、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爱国情怀”等,说明个人只有把自身的理想信念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才能彰显出理想之美、信念之坚,也才能更加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不负人民的英雄情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背后都是无数共产党人牺牲小我致力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是“不负人民”英雄情怀的体现,如将青春年华永久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永远做大山里擎灯者的张桂梅,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的“布衣”院士卢永根,大医精诚写大爱的钟南山等,无不体现出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始终彰显践行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众多志士仁人的梦想,也是时代作为出卷人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命题,中国共产党人接过时代命题一路奔赴赶考之路,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顺应时代之势,立足复兴梦想,精忠报国、振兴中华,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赶考故事,涌现出众多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绚丽多彩的壮丽篇章,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关键词图谱中,爱国救国、护国卫国是众多英雄精神的主基调,在百年来的历史丰碑上,有“矢志不渝、忠贞报国”的杨靖宇,有“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铁人王进喜,有“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杨善洲,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等,他们都是各个时期英雄的典范,彰显“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家国情怀底色的同时又回应不同时代需要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面对西方构筑反华阵线、对中国科技发展“卡脖子”,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后疫情时代人民生命安全保障、政治与文化领域面临的“话语霸权”等发展困境,亟须来自不同领域的先进杰出人物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在科技创新、乡村事业、公共卫生、文化创造等各行各业深耕。彰显忠诚、执着和朴实的鲜明品德,即忠诚体现信念,为国为民、忠诚为党;执着昭示意志,是一种逾越千难万阻的使命感;朴实彰显态度,伟大来自于平凡[37]。可以说,英雄精神是爱国精神的精髓体现,无数英雄舍身为公,立足于“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不断赓续奋斗,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伟大实践的绚丽篇章。

四.   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英雄精神谱系的守正创新
  •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是一幅群英荟萃、英雄浩气、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生动画卷,是党在奋斗征程中与人民奋进,同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的历史缩影。新时代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守正创新,紧密推进英雄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新时代继续走好新征程之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助力。

  • 英雄观是对英雄态度、观点、看法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主张英雄来自人民、奉献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命脉根基。对于新时代英雄精神谱系构筑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坚守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魂魄和根基。一是要正确看待英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英雄来自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英雄来自人民,是群众中的杰出代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离开了人民群众,英雄也不复存在,所以,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在英雄精神谱系构筑过程中,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评判标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鲜明品格。二是要正确看待英雄与时势的关系,辩证看待其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每一历史发展时期都有站在历史潮头的杰出英雄人物,其出现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对历史发展而言,英雄的产生来自于时代的需要,是时势的造就,又具有历史必然性。要正确看待英雄的社会历史性,认清英雄之于时代的辩证关系。三是要正确看待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关系,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铸就伟大。和平年代的英雄具有与战争年代英雄不同的特征,但在精神底色和理想信念方面保持高度一致。英雄精神谱系构筑要秉持发展性和时代性原则,深入挖掘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敬业刻苦、踏实勤干、一心为民的榜样英雄,习近平强调:“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38]新时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构筑英雄精神谱系就是将“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一根本论断融入到构筑英雄精神谱系的根基之中,以人民至上彰显英雄本色。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39],这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历史主动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精神”[40],指掌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顺应历史发展、把握历史机遇、勇担历史重任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和实践品格。坚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回应时代诉求拓展英雄精神谱系,对于推进英雄精神谱系纵深发展、彰显其时代性和感召力,充分发扬英雄精神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一是要主动把握英雄精神谱系的脉络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首要前提就是系统把握英雄精神谱系的客观发展规律,充分把握英雄精神之间的传承性和互构性,“精神层面的自觉主动、自信自强,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41]。主动强化英雄精神的理论梳理,把握英雄精神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发挥主体能动性,顺应时代规律推动英雄精神谱系构筑,感知时代变化。二是要主动强化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责任担当。构筑英雄精神谱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各机关各部门、各界人士充分联动,以高度清醒的认知能力和高度主动的实践能力推动新时代英雄精神保护、弘扬和践行,推进相关保护英烈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保障机制、舆论宣传等落实完善,真正让“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蔚然成风,彰显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责任担当。三是要主动投身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创新实践。由知化行、投身实践是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最终落脚点,能够在实践中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对于英雄精神谱系构筑而言,要积极跟随时代脚步以寻求创新超越,让英雄精神在时代的光辉映照下彰显其鲜活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精神谱系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由此形成了主动的精神力量和不可战胜的坚强意志。”[2]在新时代的奋进征途中,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选树各行各业的典型代表,展现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彰显为实现“两个阶段”目标而不断拼搏进取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全社会积极主动投身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让英雄精神成为前行征途上的明亮灯塔。

  • 英雄精神曾经一度面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解构、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媒体信息时代的消解、代际传承的弱化”[42]等挑战,如将影视偶像明星视为人生榜样、歪曲解构英雄人物、否定英雄事迹,或是随意捏造不良事件试图污名化英雄等行为。习近平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31]113英雄精神关乎道路与方向这一根本问题,必须主动回应不良社会思潮捍卫并引领英雄精神谱系的构筑方向。一是要汇聚主体合力,形成互联互通的协同宣传战线。宣传战线的主体应该是全面广泛的,包括政府部门、理论工作者、文艺创作者、新闻媒体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公众人物等,需各方主体发挥职业优势,内部合作协同,“精准发力于不同的社会思潮发酵和扩散过程,使主流价值观获得更大的影响面和更深的切入点”[43],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英雄观。二是要协同内容合力,构建系统的立体多维内容体系。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内容构建不单是英雄精神自身,更要与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建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体系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和互构性,应充分挖掘其他精神中与英雄精神相耦合的部分,不断充实丰富内容体系、叠加内容层次,彰显英雄精神的鲜明性和丰富性,通过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打破内容形态界限等方式,不断提升内容的展现力和吸引力。三是要构建制度合力,筑牢稳定有力的舆论监管屏障。完善英雄精神的组织领导制度、教育引导制度、舆论监管制度、舆情应对制度、危机预案制度等,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互联网通信管理、网络平台机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泛滥,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组织管理体系。

  • 教育是弘扬英雄精神的主要渠道,对学习英雄、铭记英雄、争做英雄具有潜移默化、持续深远的影响。积极拓展英雄精神谱系的教育渠道应着重以大中小幼为主体,构建“三进”路径,激发和培育学生的英雄情怀和爱国情感。一是要积极推进英雄精神进教材。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直接鲜明地规定了育人的主要内容。新时代英雄精神进教材要注重贴合时代特征,取材来源于生活、贴近至身边,建构大中小幼英雄精神教育一体化体系,提升英雄观教育的科学化、实效性和系统化水平。二是要积极推进英雄精神进课堂。“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44]形成以思政课为主、专业课为辅的贯通式英雄精神教育课堂体系,推动英雄精神进课堂常态化。一方面要在思政课中融入英雄观专题教育,充分将英雄人物的典型事迹、英雄精神的突出特质、理想信念的精神彰显、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创新发展等内容通过专题式、嵌入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进行阐释教育;另一方面要在专业课中适时融入英雄精神教育,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三是要积极推进英雄精神进校园。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是塑造培育英雄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校园英雄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浸润功能,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英雄精神,实现内化外行的显著转变。通过英雄人物雕塑、英雄人物纪念碑、英雄精神教育讲座、英雄题材电影、英雄文化作品展览、英雄人物展览墙等方式,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可利用校园官网、微信、微博、海报、报刊等宣传手段强化对英雄精神的宣传、崇尚英雄氛围的渲染以及典型人物案例的展示,形成校园内广泛的传播风尚。

  • 习近平指出:“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26讲好英雄故事,弘扬英雄事迹,铭记英雄人物、传承英雄精神。其中,讲好英雄故事对于弘扬、铭记与传承英雄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着重把握取材、展现、传播三个环节。一是注重内容选材,凸显时代性。“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不断丰富人民英雄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擢升中国特色英雄话语,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形象。”[45]习近平指出,要“多讲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多讲讲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各条战线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46]。选树经典人物,结合时代特征,讲好英雄人物的价值遵循、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要贴合当下发展,重点围绕大国工匠、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自强等主题,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接续奋斗、追求卓越的深度与广度。二是注重形式创新,提升吸引力。一方面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精忠报国、舍己为人、冲锋在前的故事和史料进行形象化的制作和呈现;另一方面针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老区、英雄人物陈列馆等实景,要打破原有的展览式、讲解式、参观式传播格局,充分运用AR等多维立体增强现实技术,借助3D、VD数字展示墙等设备建立英雄精神教育数字馆,打造更易于产生实景体验式的强大视觉和听觉体验。三是注重传播实效,扩大影响力。当前,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网络传播以其特有的实时性、互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等优势,为英雄精神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有效补充和延伸了英雄事迹的时空场域。讲好英雄故事,必须用活互联网这个新载体,围绕全媒体传播新生态,创新工作模式,利用网络直播、慕课资源、在线课程等新媒体教育技术开展英雄精神教育活动,同时依托“学习强国”“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英雄人物事迹,构建英雄精神的集体记忆。

五.   结语
  • 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余年长时段的大历史中构筑起来的关于英雄精神图谱的生动具现,发源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发展壮大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进行整体性建构和时段性梳理,探寻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的构筑规律,并根据党史“四分法”的阶段划分,着重分析每一阶段英雄精神的特有品质和与其时代交融关联的互构关系,在纵横比较的两个不同维度构筑了立体呈现、互为关联的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从本质上说,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奠基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植根于中华传统英雄文化、彰显于中国共产党英雄情怀、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始终传承自古以来英雄文化发展的稳定内核和内在价值,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展现出朝气蓬勃、历久弥新的时代风貌,成为与时代同频、人民同向、实践同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此,本文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构筑的百年历史传承,总结其构筑发展的百年规律,为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谱系提供借鉴,确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Figure (5)  Table (2) Reference (46)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