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ainting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Aesthetic Interests of the Imperial Clan of Song Dynasty
-
摘要: 宋代宗室画家置身于文人画与院体画两大风潮并行的宋代画坛,与皇家画院有着天然联系,又保持着士大夫的精神趣味,成为沟通院体画与文人画的津梁。北宋后期赵令穰响应苏轼文人画的号召,擅长文人化的烟水长卷和山水小景,将院体技法融入文人画。南渡画风趋于多元化,士大夫化的赵伯驹、赵伯骕兄弟复归金碧山水,将文人意趣融入院体画。晚宋文人画上升时期,诗书画大家赵孟坚擅长岁寒三友、墨水仙和墨兰,将院体画技法融入文人墨戏而消融无迹,成为对苏轼以来文人画重“神似”轻“形似”的纠偏,对入元宗室文人画家赵孟頫影响甚巨,也对后代文人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
表 1 宋代宗室代表画家画风取向表
姓名 世系 画史评介 画风取向 赵宗汉 太宗曾孙,英宗弟 尝为《八雁图》,气韵萧散,有江湖荒远之趣[9]卷十六,p445-446 《八雁图》,识者叹赏其工[10]11 院体画融入文人趣味 赵頵 太宗四世孙,英宗子 戏作小笔花竹蔬果,与夫难状之景,粲然目前。以墨写竹,……无不曲尽其妙;复善虾鱼蒲藻,古木江芦,有沧洲水云之趣,非画工所得以窥其藩篱也[9]卷二十,p565-567 擅墨竹,院体画与文人画交融 赵仲佺 太宗四世孙 至于写难状之景,则寄兴于丹青,故其画中有诗,至其作草木禽鸟,皆诗人之思致也。非画史极巧力之所能到[9]卷十六,p449 援诗入画,擅文人画 赵士雷 太宗五世孙 作雁鹜鸥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又作花竹,多在于风雪荒寒之中,盖胸次洗尽绮纨之习,故幽寻雅趣,落笔便与画工背驰[9]卷十六,p453-454 擅文人画,传世《湘乡小景图》为院体工笔绘成 赵令穰 太祖五世孙 大年学东坡先生作小山丛竹,殊有思致[11]740唐小李将军始作金碧山水,其后王晋卿、赵大年,近日赵千里,皆为之[12] 擅文人画,亦擅院体金碧山水 赵子厚 太祖六世孙 作小山丛竹,有思致[13]卷四,p71 擅文人画,传世《鹰击兔图》《鹰与雉》院体工笔绘成 赵伯驹 太祖七世孙 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14] 擅金碧山水,院体画融入文人趣味 赵伯骕 太祖七世孙,伯驹弟 设色布景全法大李将军,笔法气韵若董元(源),山势点苔类小米[15] 擅金碧山水,院体画融入文人趣味 赵师宰 太祖八世孙 学墨竹,得徐熙之妙[13]卷四,p56 擅文人画 赵孟坚 太祖十一世孙 善水墨,白描水仙花、梅、兰、山矾、竹石,清而不凡,秀而雅淡[13]卷四,p56 汲院体技法之长,为纯粹文人画 -
[1] 邓乔彬.论宋代绘画发达的原因[J].中国文化研究, 2005(2):88-97. doi: 10.3969/j.issn.1005-3247.2005.02.009 [2] 杨理论, 骆晓倩, 姚瑶.诗与画:宋代宗室的艺术栖居[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3] 蒋志琴.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的"明道阐教"主旨及"喻体"图像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3(3):26-32. doi: 10.3969/j.issn.1008-9675.2013.03.007 [4] 孙明材.赵孟坚诗文摭遗[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6):59-63.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gjzlyjxk200906011 [5] 蒋天格.辨赵孟坚与赵孟頫之间的关系[J].文物, 1962(12):26-31.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ENW196212002.htm [6] 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174. [7] 都樾.宋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J].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0(2):91-96.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200000546902 [8] 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198. [9] 佚名.宣和画谱[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0] 邓椿.画继[M].黄苗子, 点校.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卷二, p11. [11] 黄庭坚.题宗室大年永年画[M]//黄庭坚全集.刘琳, 李勇先, 王蓉贵, 校点.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12]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M]//丛书集成初编: 第1552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29. [13] 夏文彦.图绘宝鉴[M].上海:世界书局, 1937. [14]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 第3册.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 卷二, p1018. [15] 安岐.墨缘汇观[G]//徐娟.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 第32册.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420-421. [16] 蔡罕.皇权控制下的北宋院画——谈北宋"翰林图画院"绘画的创作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3):41-44.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DX200003005.htm [17] 董其昌.容台集[M].[出版地不详]: 董庭刻本, 1630(崇祯三年): 别集卷四. [18] 唐志契.绘事微言[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 第4册.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 67. [19] 李日华.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M].郁震宏, 李保阳, 点校.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10: 二笔卷三, p131. [20] 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874. [21] 张邦基.墨庄漫录[M].孔凡礼, 点校.中华书局, 2002: 卷八, p216. [22] 米芾.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5:41. [23] 孙绍远.声画集[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1349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卷八, p931下. [24] 杨万里.跋大年小景[M]//诚斋集.[出版地不详]: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端平二年(1235)跋刊本: 卷九十八. [25] 楼玥.聚奎堂碑[M]//攻媿集.四部丛刊本: 卷六十. [26] 庄肃.画继补遗[M].黄苗子点校,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卷上, p3. [27] 徐邦达.中国绘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174. [28] 杨臣彬.山水画巨作《江山秋色图》卷[J].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2(1):46-4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GBW198201007.htm [29] 徐建融.《江山秋色图》卷与钱选的山水画派[M]//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上海: 上海书店, 1999: 124-148. [30] 彭慧萍.虚拟的殿堂: 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序1-2. [31] 邓乔彬.论文人画从北宋到南宋之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5):112-118.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5.05.015 [32] 顾嗣立.元诗选二集[G].北京: 中华书局1987: 342. [33] 虞集.道园学古录[M].四部丛刊本: 卷二十一. [34] 唐肃.丹崖集[M].[出版地不详]: 明末祁氏澹生堂钞本: 卷三. [35] 张宁.方洲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1247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卷四, p234下. [36] 赵亦.略论传统中国画的线描与写意空间[J].中国书画, 2018(12):16-18. doi: 10.3969/j.issn.1672-2329.2018.12.004 [37] 伍蠡甫.中国名画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3:390. [38] 邱兴雄.中国古代绘画的形和笔——写实和写意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116-121. doi: 10.3969/j.issn.1001-5035.2006.04.024 [39] 郭麟孙.子固兰蕙图并题卷[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 第6册,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 1033. [40] 吴升.大观录[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 第8册.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 449. [41] 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M]//且介亭杂文.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15. [42] 毕嘉珍.墨梅[M].陆敏珍, 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284. [43] 朱存理.珊瑚木难[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 第3册,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 卷三, 《子昂竹石自题》, p36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35
- HTML全文浏览数: 1276
- PDF下载数: 100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