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感认知理论的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周淑卿.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感认知理论的观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5(6).
引用本文: 周淑卿.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感认知理论的观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5(6).
No Curriculum With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Knowing Theor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5(6).
Citation: No Curriculum With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Knowing Theor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5(6).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感认知理论的观点

No Curriculum With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Knowing Theory

  • 摘要: 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识公开化,参与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当知觉与知识相互结合,人还能发展出直觉的能力,让我们藉着"有信息基础的猜测",迅速掌握整体情境特质.学校课程若要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则应提供孩子通过多重表征形式去理解与建构意义的经验.如此具有美感体验的课程无法事先完全规划,而必须由教与学的历程经验来完成,所以,由美感认识理论来看,课程根本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3
  • HTML全文浏览数:  192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感认知理论的观点

  • 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台北

摘要: 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识公开化,参与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当知觉与知识相互结合,人还能发展出直觉的能力,让我们藉着"有信息基础的猜测",迅速掌握整体情境特质.学校课程若要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则应提供孩子通过多重表征形式去理解与建构意义的经验.如此具有美感体验的课程无法事先完全规划,而必须由教与学的历程经验来完成,所以,由美感认识理论来看,课程根本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