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评价及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缪华灵, 郭成, 王亭月, 等.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评价及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0): 106-113.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10.016
引用本文: 缪华灵, 郭成, 王亭月, 等.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评价及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0): 106-113.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10.016
MIAO Hualing, GUO Cheng, WANG Tingyue, et al.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Social Adaptation Questionnair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46(10): 106-113.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10.016
Citation: MIAO Hualing, GUO Cheng, WANG Tingyue, et al.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Social Adaptation Questionnair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46(10): 106-113.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10.016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评价及应用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9ZDA35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缪华灵,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

    通讯作者: 郭成,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B841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Social Adaptation Questionnaire

  • 摘要: 为进一步完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 采用适应能力作为效度指标, 选取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福建等省(市)的63 626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施测, 研究表明:①问卷的项目质量良好, 包含人际和谐、环境认同、生活独立、学习自主4个因子, 共34个项目;②问卷的效标效度和实证效度良好;③问卷的信度良好, 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 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84~0.96间, 组合信度介于0.82~0.95间. 修订后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用于测评我国中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可靠性较高.
  • 加载中
  • 表 1  被试样本的基本情况

    中学生 小学生
    样本1 样本2 样本1 样本2
    年级 初一/小三 4 185(27.79%) 4 260(28.29%) 3 678(21.95%) 3 696(22.06%)
    初二/小四 3 843(25.52%) 3 797(25.21%) 3 791(22.63%) 3 812(22.76%)
    初三/小五 2 544(16.89%) 2 499(16.59%) 4 610(27.52%) 4 690(28.00%)
    高一/小六 1 977(13.13%) 2 048(13.60%) 4 674(27.90%) 4 554(27.18%)
    高二 1 746(11.59%) 1 713(11.37%)
    高三 766(5.08%) 743(4.94%)
    性别 男生 7 415(49.23%) 7 529(49.99%) 8 429(50.31%) 8 554(51.06%)
    女生 7 646(50.77%) 7 531(50.01%) 8 324(49.69%) 8 198(48.94%)
    居住地 农村 6 151(40.84%) 6 126(40.68%) 7 302(43.59%) 7 212(43.05%)
    城镇 8 910(59.16%) 8 934(59.32%) 9 451(56.41%) 9 540(56.95%)
    独生与否 4 582(30.42%) 4 680(31.08%) 5 162(30.81%) 5 134(30.65%)
    10 479(69.58%) 10 380(68.92%) 11 591(69.19%) 11 618(69.35%)
    留守否 4 466(29.65%) 4 388(29.14%) 4 261(25.43%) 4 260(25.43%)
    10 595(70.35%) 10 672(70.86%) 12 492(74.57%) 12 492(74.57%)
    合计 15 061 15 060 16 753 16 75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题总相关系数r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项目 r t 项目 r t 项目 r t
    shsy1 0.73** 153.07*** shsy14 0.69** 133.41*** shsy26 0.76** 161.75***
    shsy2 0.71** 148.88*** shsy15 0.75** 162.20*** shsy27 0.69** 135.50***
    shsy3 0.72** 160.37*** shsy16 0.69** 134.79*** shsy28 0.77** 175.39***
    shsy4 0.73** 155.75*** shsy17 0.73** 157.47*** shsy30 0.52** 84.26***
    shsy5 0.71** 143.35*** shsy18 0.77** 164.57*** shsy31 0.73** 161.05***
    shsy6 0.63** 109.59*** shsy19 0.49** 84.25*** shsy32 0.69** 148.47***
    shsy7 0.72** 150.73*** shsy20 0.75** 168.06*** shsy33 0.79** 168.05***
    shsy8 0.69** 135.37*** shsy21 0.71** 139.38*** shsy34 0.77** 171.01***
    shsy9 0.76** 169.37*** shsy22 0.68** 126.28*** shsy35 0.67** 130.19***
    shsy10 0.74** 161.82*** shsy23 0.68** 140.52*** shsy36 0.77** 168.91***
    shsy11 0.54** 93.42*** shsy24 0.76** 164.71*** shsy37 0.66** 118.43***
    shsy12 0.67** 129.49*** shsy25 0.77** 170.12***
    注:**p < 0.01, ***p < 0.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

    因子数 特征值(a/b/c) 因子数 特征值(a/b/c) 因子数 特征值(a/b/c) 因子数 特征值(a/b/c)
    1 17.50/16.43/15.86 10 0.55/0.55/0.53 19 0.36/0.35/0.35 28 0.30/0.28/0.28
    2 1.88/1.87/1.87 11 0.51/0.51/0.51 20 0.36/0.35/0.34 29 0.28/0.28/0.26
    3 1.46/1.42/1.41 12 0.49/0.48/0.48 21 0.35/0.34/0.34 30 0.28/0.26/0.25
    4 1.20/1.20/1.19 13 0.47/0.44/ 0.44 22 0.34/0.33/0.32 31 0.27/0.25/0.23
    5 0.98/0.93/0.92 14 0.43/0.42/0.42 23 0.33/0.32/0.32 32 0.26/0.22/0.22
    6 0.86/0.81/ 0.75 15 0.42/0.40/0.40 24 0.32/0.31/0.31 33 0.25/0.21
    7 0.75/0.71/ 0.70 16 0.40/0.40/0.40 25 0.32/0.31/0.31 34 0.22
    8 0.69/0.69/0.68 17 0.39 /0.38/0.38 26 0.31/0.30/0.30 35 0.20
    9 0.59 /0.59/0.58 18 0.38/0.37/0.37 27 0.31/0.30/0.29
    注:a为35个题目的结果;b为33个题目(删除5和18题)的结果;c为32个题目(删除5、18和26题)的结果. 下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模型拟合指数

    χ2 df CFI TLI AIC BIC SRMR RMSEA(90% CI)
    1因子(a) 164 365.76 560 0.80 0.79 2 356 575.9 2 357 454.5 0.06 0.10(0.095, 0.096)
    2因子(a) 119 570.47 526 0.85 0.83 2 311 848.6 2 313 011.7 0.04 0.08(0.084, 0.085)
    3因子(a) 88 646.89 493 0.89 0.87 2 280 991.0 2 282 430.3 0.03 0.08(0.075, 0.075)
    4因子(a) 65 830.67 461 0.92 0.90 2 258 238.8 2 259 945.8 0.03 0.07(0.066, 0.067)
    1因子(b) 152 529.08 495 0.80 0.78 2 234 131.3 2 234 959.7 0.06 0.10(0.098, 0.099)
    2因子(b) 107 847.49 463 0.86 0.84 2 189 513.7 2 190 609.9 0.04 0.09(0.085, 0.086)
    3因子(b) 78 989.32 432 0.90 0.87 2 160 717.6 2 162 073.1 0.03 0.08(0.075, 0.076)
    4因子(b) 57 154.51 402 0.92 0.90 2 138 942.7 2 140 549.3 0.03 0.07(0.066, 0.067)
    1因子(c) 146 219.55 464 0.80 0.78 2 176 326.1 2 177 129.4 0.06 0.10(0.099, 0.100)
    2因子(c) 101 327.41 433 0.86 0.84 2 131 495.9 2 132 558.6 0.04 0.09(0.085, 0.086)
    3因子(c) 73 139.74 403 0.90 0.88 2 103 368.3 2 104 682.0 0.03 0.08(0.075, 0.076)
    4因子(c) 51 785.12 374 0.93 0.91 2 082 071.6 2 083 628.0 0.03 0.07(0.065, 0.066)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社会适应4因子模型的探索性因子负荷矩阵

    项目 因子1(a/b/c) 因子2(a/b/c) 因子3(a/b/c) 因子4(a/b/c)
    shsy1 0.21*/0.20*/0.20* 0.11*/0.08*/0.06* 0.05*/0.06*/0.05* 0.51*/0.54*/0.55*
    shsy2 0.75*/0.75*/0.74* -0.04*/-0.02*/-0.01* 0.06*/0.06*/0.05* -0.003/-0.01*/-0.01
    shsy3 0.70*/0.71*/0.71* 0.03*/-0.03*/-0.06* -0.08*/-0.05*/-0.04* 0.13*/0.14*/0.15*
    shsy4 0.53*/0.52*/0.52* 0.02*/0.01/0.01 0.09*/0.10*/0.09* 0.19*/0.20*/0.20*
    shsy5 0.33* 0.43* -0.01 0.04*
    shsy6 0.01/0.02*/0.02* 0.65*/0.68*/0.67* 0.18*/0.12*/0.11* -0.07*/-0.03*/-0.003
    shsy7 0.72*/0.74*/0.75* 0.20*/0.19*/0.18* -0.03*/-0.05*/-0.05* -0.13*/-0.12*/-0.11*
    shsy8 -0.01/-0.01*/-0.02* 0.31*/0.28*/0.26* 0.03*/0.01*/0.00 0.52*/0.56*/0.59*
    shsy9 0.75*/0.75*/0.75* 0.06*/0.05*/0.05* -0.06*/-0.07*/-0.08* 0.06*/0.07*/0.08*
    shsy10 0.48*/0.51*/0.52* 0.27*/0.19*/0.14* 0.003/0.02*/0.04* 0.07*/0.11*/0.12*
    shsy11 -0.03*/-0.04*/-0.04* 0.04*/0.05*/0.06* 0.76*/0.78*/0.78* 0.04*/0.02*/0.01*
    shsy12 0.15*/0.19*/0.20* 0.52*/0.46*/0.44* 0.06*/0.04*/0.03* 0.05*/0.11*/0.13*
    shsy14 0.13*/0.12*/0.12* 0.41*/0.44*/0.44* 0.26*/0.23*/0.21* 0.05*/0.08*/0.09*
    shsy15 0.60*/0.62*/0.63* 0.29*/0.28*/0.27* 0.01*/-0.01/-0.02* -0.08*/-0.06*/-0.05*
    shsy16 -0.01/-0.01*-0.02* 0.29*/0.25*/0.23* 0.02*/0.02/-0.004 0.55*/0.59*/0.62*
    shsy17 0.83*/0.84*/0.84* 0.003/0.01/0.02* -0.01*/-0.01*/-0.03* -0.06*/-0.07*/-0.06*
    shsy18 0.38* 0.47* -0.03* 0.04*
    shsy19 0.04*/0.03*/0.03* -0.03*/-0.02*/-0.01* 0.73*/0.75*/0.76* -0.01*/-0.04*/-0.06*
    shsy20 0.61*/0.60*/0.59* -0.12*/-0.13*/-0.14* 0.15*/0.17*/0.17* 0.24*/0.23*/0.23*
    shsy21 0.16*/0.19*/0.20* 0.57*/0.52*/0.50* 0.04*/0.02*/0.01 0.06*/0.12*/0.14*
    shsy22 0.002/0.004/0.01* 0.67*/0.71*/0.70* 0.22*/0.16*/0.15* -0.05*/-0.01/0.02*
    shsy23 0.71*/0.71*/0.71* -0.02*/0.01*/0.02* 0.10*/0.09*/0.08* -0.05*/-0.07*/-0.07*
    shsy24 0.02*/0.02*/0.01* 0.29*/0.23*/0.19* -0.05*/-0.06*/-0.06* 0.68*/0.74*/0.77*
    shsy25 0.60*/0.60*/0.60* 0.17*/0.17*/0.17* 0.02*/0.01/-0.003 0.07*/0.09*/0.10*
    shsy26 0.31*/0.34* 0.48*/0.38* -0.02*/-0.02* 0.12*/0.17*
    shsy27 0.10*/0.10*/0.10* 0.11*/0.08*/0.05* 0.48*/0.49*/0.50* 0.24*/0.24*/0.25*
    shsy28 0.61*/0.61*/0.61* -0.05*/-0.06*/-0.08* 0.12*/0.14*/0.15* 0.20*/0.19*/0.20*
    shsy30 0.10*/0.10*/0.10* 0.44*/0.48*/0.47* 0.15*/0.11*/0.10* -0.07*/-0.05*/-0.04*
    shsy31 0.75*/0.76*/0.77* 0.07*/0.07*/0.06* 0.002/-0.001/-0.002 -0.04*/-0.04*/-0.04*
    shsy32 0.17*/0.15*/0.14* -0.05*/-0.10*/-0.13* 0.07*/0.10*/0.10* 0.69*/0.70*/0.72*
    shsy33 0.55*/0.56*/0.57* 0.26*/0.25*/0.24* 0.06*/0.04*/0.03* 0.02*/0.04*/0.06*
    shsy34 0.48*/0.52*/0.54* 0.35*/0.24*/0.18* -0.06*/-0.03*/-0.01 0.08*/0.12*/0.14*
    shsy35 -0.01*/-0.01/-0.01 0.20*/0.17*/0.15* 0.53*/0.54*/0.54* 0.23*/0.23*/0.24*
    shsy36 0.04*/0.04*/0.04* 0.23*/0.17*/0.12* 0.01*/0.02*/0.02* 0.68*/0.72*/0.75*
    shsy37 -0.04*/0.01/0.03* 0.66*/0.57*/0.54* 0.04*/0.02*/0.02* 0.13*/0.20*/0.23*
    注:*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6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模型拟合指数

    模型 χ2 df CFI TLI AIC BIC SRMR RMSEA(90% CI) 因子载荷
    一阶模型 39 988.62 458 0.90 0.89 2 116 311.8 2 117 165.3 0.04 0.05(0.052, 0.053) 0.55~0.85
    高阶模型 40 477.03 460 0.89 0.89 2 117 230.9 2 118 067.7 0.04 0.05(0.052, 0.053) 0.55~0.90
    双因子模型 33 629.62 432 0.91 0.90 2 102 844.2 2 103 915.2 0.04 0.05(0.049, 0.050) 0.43~0.80
    下载: 导出CSV

    表 7  社会适应及各因子与效标的相关分析

    社会适应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社会适应 1
    因子1 0.95** 1
    因子2 0.86** 0.74** 1
    因子3 0.73** 0.57** 0.60** 1
    因子4 0.87** 0.76** 0.69** 0.62** 1
    适应能力 0.81** 0.79** 0.69** 0.50** 0.71**
    注:**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8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差异

    留守与否 n M SD t d
    社会适应 17 375 3.91 0.67 -17.28*** 0.16
    46 251 4.01 0.65
    因子1 17 375 3.84 0.75 -16.66*** 0.15
    46 251 3.95 0.73
    因子2 17 375 4.07 0.68 -19.59*** 0.18
    46 251 4.19 0.64
    因子3 17 375 4.03 0.81 -5.53*** 0.05
    46 251 4.07 0.78
    因子4 17 375 3.80 0.79 -14.64*** 0.13
    46 251 3.91 0.76
    注:***p < 0.001.
    下载: 导出CSV
  • [1]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3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79-349.
    [2] 郭成, 杨满云, 缪华灵, 等. 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的初步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4(3): 103-11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SW201803015.htm
    [3] 胡韬, 郭成.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9(1): 83-87, 174-17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SW201301013.htm
    [4] 赵科, 杨丽宏, 赖怡, 等. 中学生社会适应基本心理需要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7): 1043-1045, 1050.
    [5] 邹泓, 刘艳, 张文娟, 等.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1): 29-3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FZ201501005.htm
    [6] 芮飞军. 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的自我适应: 内外困境和哲学认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2(1): 75-77, 12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CSF202001016.htm
    [7] 王小棉. 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分析[J]. 心理科学, 2000, 23(1): 117-11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KX200001033.htm
    [8] 李冬梅, 雷雳, 邹泓.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150-15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SD200702023.htm
    [9] 聂衍刚, 林崇德, 郑雪, 等.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08, 31(4): 774-77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KX200804002.htm
    [10] 杨彦平, 金瑜.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4): 108-11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FZ200704020.htm
    [11] 邹泓, 余益兵, 周晖, 等.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65-7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SF201201013.htm
    [12] 胡韬.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7.
    [13] doi: http://expert-nurse.com/yahoo_site_admin/assets/docs/Social_Competence_as_a_Developmental_Construct.123180659.pdf WATERS E, SROUFE L A. Social Competence as a Developmental Construct[J]. Developmental Review, 1983, 3(1): 79-97.
    [14] doi: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8556890 MASTEN A S, COAEMANN J, ETTSWORTH J D, et al. The Structure and Coherence of Competence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J]. 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6): 1635-1659.
    [15] 何玲, 姚虹. 听障青少年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 基于抗逆力的中介作用[J]. 残疾人研究, 2017(1): 75-8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JRY201701014.htm
    [16] doi: http://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illes_Gignac/publication/26514567_Higher-order_models_versus_direct_hierarchical_models_g_as_superordinate_or_breadth_factor/links/00b7d519d8f340d272000000 GIGNAC G E. Higher-order Models Versus Direct Hierarchical Models: g as Superordinate or Breadth Factor?[J]. Psychological Test & Assessment Modeling, 2008, 50(1): 21-43.
    [17] doi: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588.3787&rep=rep1&type=pdf CHEN F F, HAYES A, CARVER C S, et al. Modeling General and Specific Variance in Multifaceted Constructs: A Comparison of the Bifactor Model to Other Approach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2, 80(1): 219-251.
    [18] 顾红磊, 温忠麟, 方杰. 双因子模型: 多维构念测量的新视角[J]. 心理科学, 2014, 37(04): 973-97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KX201404034.htm
    [19] doi: http://www.onacademic.com/detail/journal_1000040907367710_168d.html ZHANG J, YAN L, QIU H, et al. Soci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Left-behind Childre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8, 95: 308-315.
    [20] 胡天强, 张大均, 程刚. 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2): 120-12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SW201702015.htm
    [21] 潘彦谷, 张大均, 武丽丽. 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修订及验证--基于双因子模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2): 127-13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SW201702016.htm
    [22] doi: http://www.onacademic.com/detail/journal_1000034856559610_0ac5.html HAYTON J C, ALLEN D G, SCARPELLO V. Factor Retention Decisions i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 Tutorial on Parallel Analysis[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04, 7(2): 191-205.
  • 加载中
表( 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9
  • HTML全文浏览数:  1209
  • PDF下载数:  10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2-08
  • 刊出日期:  2021-10-20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评价及应用

    通讯作者: 郭成,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缪华灵,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9ZDA357)

摘要: 为进一步完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 采用适应能力作为效度指标, 选取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福建等省(市)的63 626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施测, 研究表明:①问卷的项目质量良好, 包含人际和谐、环境认同、生活独立、学习自主4个因子, 共34个项目;②问卷的效标效度和实证效度良好;③问卷的信度良好, 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 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84~0.96间, 组合信度介于0.82~0.95间. 修订后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用于测评我国中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可靠性较高.

English Abstract

  • 在发展心理学中, 儿童期指6岁或7岁到12岁或13岁, 青少年期指11岁或12岁到17岁或18岁, 且青少年期的前段11岁或12岁到14岁或15岁被称为少年期[1].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小学生和初中生统称为少年儿童, 把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统称为儿童青少年. 在整个儿童青少年时期, 个体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家庭, 而是逐渐延伸至学校, 并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 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 个体能否与周围的人、事、物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是其社会适应良好与否的关键[2]. 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需以个体较高的社会适应性为基础, 社会适应状态又会反过来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进而提升个体幸福感、促进个体积极发展[3-4]. 对于儿童青少年, 由于其生活环境扩展、学业压力增加、生长发育不成熟等因素, 他们可能会存在更多社会适应问题[5]. 因此, 关注中小学生社会适应状况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 社会适应的定义尚无统一界定, 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社会适应具有多维性和广泛性[5]. 在不同的分类框架下, 适应的具体要素有不同. 从主体-客体角度[6], 可将适应划分为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 其中, 自我适应更多地指向个体内部, 与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等有关[7];社会适应则更多地指向外在环境, 从任务来源上可细分为人际、生活等适应[8]. 另外, 从功能-性质角度, 又可将适应划分为积极适应、消极适应[5], 或适应良好、适应不良[8]. 在学术研究中, 研究者更倾向于从任务来源角度编制社会适应问卷, 以直接测量社会适应. 例如, 聂衍刚等[9]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包含独立生活、自我定向、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社会认知与性知识;杨彦平等[10]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包含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态度和兴趣、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邹泓等[11]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包含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胡韬[12]和郭成等[2]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包含生活独立、学习自主、环境满意、人际和谐、个性宜人、集体融入、社会认同等要素. 从这些学者的观点中可以发现,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来源范围较广, 但也相对集中. 同时, 关键性任务发展理论认为,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而言, 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性和适宜性不同[13]. 因此, 在探讨评估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指标时, 应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抓住关键性的、能全面反映该群体社会适应的要素. 根据上述社会适应量表的维度, 结合Masten等的观点[14], 笔者认为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是贯穿儿童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然而, 虽然基于任务来源编制的社会适应问卷较多[2, 9-12], 但以往的社会适应问卷在各维度的划分上存在不够简洁、混乱或交叉现象. 如, 聂衍刚等[9]和邹泓等[11]把自我定向和自我适应也纳入到社会适应的框架中, 杨彦平等[10]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问卷中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态度与兴趣可进一步归为学习领域的适应. 同时, 在实际的应用中, 有研究者在运用社会适应问卷时超出了原问卷本身适用群体的年龄范围[15], 这似乎也说明了已有量表仍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总的来说, 胡韬[12]编制、郭成等[2]初步修订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 具有适用年龄较广、领域属性较宽、普适性较高等特点. 但是, 该量表在维度结构上仍不能直观展现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键领域, 同时维度间也存在一定的交叉现象. 如, 该问卷中的人际和谐、集体融入、个性宜人等均体现为个体在人际领域的适应. 因此, 进一步修订完善该量表, 有利于该测评工具的推广使用.

    在验证心理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方面, 研究者们常用高阶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来拟合多维概念. 高阶因子模型中以二阶因子最为常见,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分离共同效应和特殊效应, 但更强调维度之间的共同性而非独特性[16]. 与高阶因子相比, 双因子模型中的全局因子和局部因子处于同一概念水平, 并竞争解释指标中的共同方差, 即可以检验全局因子和局部因子的独特贡献[17]. 在实际应用中, 当研究主要关注全局因子, 且高阶因子模型与双因子模型拟合均良好时, 则选择更简约的高阶因子模型;当研究主要关注全局因子和局部因子对其他变量的独特预测作用时, 则选用双因子模型[18]. 因此, 本研究将从高阶因子和双因子角度, 分别检验社会适应问卷的结构效度. 此外, 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差异研究中, 研究者们几乎一致地发现, 相比于非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更差[19]. 因此, 本研究也将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差异方面, 对社会适应问卷的实证效度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 本研究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在大样本测试中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进行评价, 旨在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

  • 采用问卷星形式在网上发布调查, 通过方便取样的方法对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福建等省(市)的63 626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 其中小学生33 505人, 中学生30 121人. 将小学生和中学生数据分别编号, 且按照编号顺序进行奇偶对半分组. 奇数部分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数据作为样本1, 共31 814人(小学生16 753人, 中学生15 061人), 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2.53岁(7~18岁, SD=2.41);偶数部分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数据作为样本2, 共31 812人(小学生16 752人, 中学生15 060人), 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2.52岁(7~18岁, SD=2.40). 被试基本情况见表 1.

  • 1) 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

    采用胡韬[12]编制、郭成等[2]修订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 该量表共37题, 包含人际和谐、个性宜人、集体融入、环境满意、观点接纳、生活独立、学习自主7个维度和2个测谎题(13题和29题), 采用5点计分, 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 量表得分越高, 说明社会适应水平越高. 在原量表中, 社会适应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重测信度为0.75, 7个分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2~0.85之间, 重测信度在0.45~0.59之间, 组合信度在0.73~0.86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 本研究为了使原量表中的测题能更好地体现儿童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人际-环境”领域的适应状况, 参考2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家和6位中小学教师(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各2名)的意见, 对部分题目的表述进行调整. 另外, 在正式施测前, 为了解被试能否清楚地理解题意, 对30名儿童青少年(每个年级各3名学生)进行了预测试. 最终, 本研究对4个题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将“我总是按时完成作业”修改为“我总是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我总是独立完成作业”修改为“我总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每门功课我都会认真学习”修改为“面对学习任务, 我都会认真完成”;“即使老师没有布置作业, 我也能主动学习”修改为“即使没有人监督, 我也会自觉/主动去学习”.

    2) 适应能力分量表

    采用胡天强等[20]修订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潘彦谷等[21]修订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中的适应能力分量表作为效标工具, 分别测量儿童、青少年的适应能力. 其中, 中学生版本的适应能力分量表共8题, 小学生版本的适应能力分量表共9题, 均采用5点计分, 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 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中学生版本和小学生版本中适应能力分量表的题项内容和题数不同, 但这2个版本的心理素质问卷的理论框架和维度含义是相同的, 均包含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 因此, 可以通过中学生版本的适应能力分量表测量青少年的适应能力, 通过小学生版本的适应能力分量表测量儿童的适应能力, 最后分别计算出儿童适应能力的均分和青少年适应能力的均分, 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适应能力越高. 本研究中, 中学生适应能力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小学生适应能力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

  • 在样本1中, 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项目分析, 采用Mplus7.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样本2中, 采用SPSS26.0计算效标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采用Mplus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组合信度分析. 在样本1和样本2中, 采用SPSS26.0进行实证效度分析.

  • 通过2种方法进行项目分析, 首先, 题总相关分析发现各项目得分与总量表得分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在0.49~0.79之间, 均大于0.3;其次, 根据被试在总量表得分前后的各27% 处进行高低分组, 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项目在高低分组上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发现所有项目均存在显著差异(表 2). 这表明各项目都具有良好的鉴别力, 符合保留标准.

  • 1) 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因子个数、题项与因子间的关系;同时, 描述性分析发现35个题项的偏度系数的绝对值在0.48~1.31之间, 峰度系数的绝对值在0.03~1.86之间, 因此采用稳健极大似然估计法(MLR)进行参数估计以获得更稳健的结果. 另外, 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 允许各个因子相关是合理的, 所以因子旋转选择斜交旋转. 最后,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22], 确定因子个数的范围为1~4(表 3).

    进一步比较单因子模型、2因子模型、3因子模型和4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发现, 4因子模型的拟合最好(表 4). 在4因子模型中, 第5题(我觉得我所在的集体很团结)、第18题(我觉得参加班级活动很有意义)和第26题(我愿为集体争光)这3道题的题意在理论层面更接近因子1下的题目, 但在数据层面主要负荷在因子2上. 其中, 第5题和第18题在因子1和因子2上的载荷差值小于0.1, 因此先将这两题删除. 删除第5题和第18题后, 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 4因子模型的拟合最好, 但第26题仍主要负荷在因子2上, 并且在因子1和因子2上的载荷差值也小于0.1, 因此也将这一题删除. 最后, 在删除第5题、第18题和26题后发现4因子模型是可接受的. 社会适应量表的32个题项分别负荷在4个因子上, 且每个因子上的题数在4~15之间, 具体地, 因子4包含1, 8, 16, 24, 32, 36共6个题项, 与原量表的学习自主维度完全一致;因子3包含11, 19, 27, 35共4个题项, 与原量表的生活独立维度完全一致;因子2包含原量表中的环境满意维度(3个题:12, 21, 37)和观点接纳维度(4个题:6, 14, 22, 30);因子1包含原量表中个性宜人维度(4个题:7, 15, 23, 31)、人际和谐维度(8个题:2, 4, 9, 17, 20, 25, 28, 33)以及集体融入维度中的3, 10和34题(表 5).

    2) 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得到的4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 社会适应量表的一阶模型、高阶模型和双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CFITLI十分接近0.9, SRMRRMSEA远小于0.08, 且32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高于0.4(表 6), 说明社会适应量表的4因素结构是可接受的. 同时, 相比于一阶模型和高阶模型, 双因子模型的拟合更好.

    3) 效标关联效度

    使用SPSS26.0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社会适应及各因子与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在0.50~0.81之间, 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 此外, 社会适应与各因子的相关(r=0.73~0.95)明显大于各因子间的相关(r=0.57~0.76), 也表明社会适应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表 7).

    4) 实证效度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差异进行检验, 由表 8可知, 留守儿童青少年在社会适应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p < 0.001), 效应量在0.05~0.18之间.

  • 使用SPSS26.0对社会适应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后发现, 社会适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 因子1、因子2、因子3和因子4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6, 0.87, 0.84, 0.91, 表明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此外, 使用Mplus7.0计算4个因子的组合信度, CR1=0.95, CR2=0.86, CR3=0.82, CR4=0.90, 均大于0.6, 也表明模型内在质量较好.

  • 截至目前,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已经历了3次修编. 第一版为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48题)”, 主要用于测量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流动学生的社会适应, 包含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社会认同、人际协调、社会活力这8个一阶因素以及社会关系与观念适应、学习与学校适应、生活与活动适应这3个二阶因素[12]. 第二版为郭成等修订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37题)”, 拓宽了问卷使用的年龄范围, 可将其用于测量职业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生的社会适应, 包含人际和谐、个性宜人、集体融入、环境满意、观点接纳、生活独立、学习自主这7个一阶因素[2]. 本研究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为对象修订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34题)”为第三版. 在此次修订过程中发现, 社会适应量表的第5题、第18题和第26题的质量和区分度较差, 故将其删除. 其次,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 量表符合4因子模型. 另外, 采用适应能力作为效度指标发现, 量表的效标效度良好;且社会适应与各因子的相关明显大于各因子间的相关, 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此外, 信度分析发现量表的信度系数均高于0.8, 信度良好. 最后, 还值得一提的是, 本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 且效应量在0.05~0.18之间, 均小于0.2, 是一个较小的效应量. 这与Zhang等[19]的元分析结果一致, 说明本次修订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相比于上一版的问卷, 本次修订的问卷在题数上减少了3题, 在维度上由原来的7维度结构缩减为4维度结构. 具体地, 因子4包含的题项与第二版的学习自主维度一致, 因此仍将其命名为“学习自主”, 指能够主动寻求学习方法, 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等学习态度和状态. 因子3包含的题项与第二版的生活独立维度一致, 因此也仍将其命名为“生活独立”, 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生活独立的状态. 因子2包含第二版的环境满意和观点接纳维度, 在第二版中“环境满意”体现为对班级、学校、社会等生活环境的满意态度和状态、“观点接纳”体现为能够理解并接纳不同的观念和方法;在第一版中“观点接纳”被命名为“社会认同”, 指是否理解或认同他人的不同观点、习惯、处事方法等, 因此, 结合前两版的命名, 将因子2重新命名为“环境认同”, 指对班级、学校、社会等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环境中不同观念、习惯、处事方法的接纳和认同度. 因子1包含第二版的个性宜人、人际和谐和集体融入维度, 本研究仍然选用“人际和谐”来命名因子1, 它不仅体现为开朗活泼、乐观幽默等宜人的个性状态, 还体现为人际间的和谐友好、积极融入集体等状态. 总的来说, 与关键性任务发展理论相符[13], “生活独立、学习自主、人际和谐、环境认同”是儿童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人际、环境”4个适应领域下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因此, 此次修订后的量表不仅结构更简洁, 理论上也更合理, 是测量中小学生社会适应的科学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