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文化与文学曾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1995年,严家炎先生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便是其标志性成果。此后,各种专题性区域文学研究论著不断问世,充分展示了这一领域的辽阔。与此同时,经由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相关成果的启发,蕴涵更为丰富的“地方”逐渐取代“区域”,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地方性知识’其实是‘后现代主义’话语的一种表述,是用以对抗‘全球化逻辑’的一种工具和武器,只不过这种趋向由人类学家吉尔兹加以放大了而已。”[1]中国现代文学处理地方性命题时,也大多沿用了这样的思路,即重在影响与被影响的重新释读,强调边缘与中心的对抗。由此不难理解,基于地方视域的现代文学研究,往往是为了补缺被整体性叙述所遗漏的地方传统,“地方色彩”“地域形象”“地方风土人情”等自然就成了聚焦点。但是,这样的研究不仅很难越出地方空间范畴,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边缘与中心、“地方”与“中国”的疏离与对立。因而,李怡等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地方路径”既强调对地方文化文学经验的探寻与总结,即凸显“地方性”的一面; 又强调作为“路径”的通达性,即反思既往区域(地方)研究与“文学中国”整体经验的隔绝,探求“地方路径”如何通达现代中国。李怡具体阐述了“成都路径”,认为它与“风姿多彩的‘上海路径’‘北平路径’一起,绘制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丰富性”[2]。
不过,作为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话题,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和“话语”层面的倡导,并着力于一些大的文化区域意义的挖掘,如李怡在《当代文坛》主持“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栏目时所构想的,“中国的文学不仅可以在成都发现,也可以在广州、重庆、哈尔滨、长沙、西安、香港等许许多多的地方‘发现’”[3]。李永东提出,“把‘地方’作为研究的路径、方法和认知‘装置’”,挖掘这一命题的理论价值,主要着眼于一些大城市或区域的价值勘探,“‘文学中国’也存在对各地论功行赏、排座次的问题。个别城市或区域,因与中央权力、革命历史或党派政治的特殊关系,在文学史的表述中,将由‘地方’升格为‘国家’层面的中心空间,如北京、南京、重庆、延安等”[4]。显然,比省级都市更下沉的“地方”,几乎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更为基层的“地方路径”还没有被纳入“文学中国”范畴之中,但毕竟“乡土中国”才是更为普遍的形态,也是“文学中国”的依托所在。当然,这并非每一个无限细化下去的“基层”都可以作为通达现代中国的“地方路径”,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中一个个村落和庙宇无休止的打捞,碎片化倾向和功能性重复,已有诸多前车之鉴。此外,从《当代文坛》“地方路径”专栏的相关文章来看,除了李怡和李杨有关“成都模式”“成都路径”的探讨之外,其他的一些具体案例研究,仍然是区域文化研究的“更名”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地方路径”之于“文学中国”的意义所在。
北碚,显然是一个非常恰切的更为下沉的“地方”,一个可以很好发现“现代中国”的“地方”,一个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的典型案例。当然,“北碚路径”并非为了比附这一命题而刻意提出,“北碚模式”实乃各方名流早已有之的论述,也是史学界曾经关注的话题。更为重要的是,创办于1928年的地方报纸《嘉陵江》(整张报纸不分版,1931年更名为《嘉陵江日报》),为我们探讨北碚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史料支撑。换言之,作为文学“地方路径”的北碚,并非中心—边缘—更边缘的依次铺陈,也不是地方性知识理论的演绎与印证,而是经由《嘉陵江》《嘉陵江日报》(以下二者合称时,简称为“《嘉》”; 分别指称时,仍用原报名)这一地方性的原始史料而回到历史现场,对北碚现代文艺发展道路所进行的分析与总结。《嘉》生动而又完整地呈现了现代文化如何在北碚生长起来,由此可以发现北碚作为“现代中国缩影”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也可看出“有声”的文艺在北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的确,在《嘉》中很难找到可供阅读和鉴赏的经典文本,但留存的诸多“声音化”的作品,如“金钱板词”“新剧”“讲演”“报告”“故事”“笑话”等,诉诸声音的传播、强调听觉的反响,彰显出北碚现代文艺的特色与价值。内陆“小地方”北碚的这些经验,反倒是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界开始关注“声音”,不再只是聚焦于印刷文字,而是强调从“视觉转向”到“听觉转向”。因此,本文基于《嘉》和北碚“有声”文艺的考察,希望可以由此进一步思考口语化的方言、地方化的声音如何参与现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形塑,进而探讨“有声的中国”这一重大命题。
Beibei and the Phonic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
摘要: 北碚是研究内陆中国现代化的典型个案,它展现出与上海等沿海城市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北碚的现代化成就,不止体现在经济建设层面,更在于文化和文艺上的贡献。地方性报纸《嘉陵江》《嘉陵江日报》既是我们理解“地方北碚”和“现代中国”如何互动的最好材料,也是认知北碚近现代文艺嬗变的重要史料。《嘉陵江》《嘉陵江日报》留存的诸多“金钱板词”“新剧”“讲演”“报告”“故事”“笑话”等,诉诸声音的传播、强调听觉的反响,用文字阅读的标准很难给予它们恰切的定位。“有声”的文艺是北碚地区实现社会动员与国家观念形塑的重要途径,北碚因此成为“有声的中国”之典型个案,这也是“北碚路径”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价值所在。Abstract: Beibei is a typical case study of inland China's modernization, which show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 from Shanghai and other coastal cities. Beibei's modernization achievements are reflected not only in its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in its cultural and literary contributions. The local newspapers Jialingjiang and Jialingjiang Daily are not only the best materials for us to understand how "local Beibei" and "modern China" interact, but also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Beibei's modern literature and art. Many "lyrics of Jinqianban (a Chinese folk oral performance)", "new plays", "speeches", "reports", "stories" and "jokes" retained by Jialingjiang and Jialingjiang Dailyresorted to the sound and emphasized the response of hearing.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them a proper position by the standard of text reading. The "phonic" literature and ar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Beibei to realize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the shaping of the national concept. Therefore, Beibei has become a typical case of "phonic China", which is also the unique value of "Beibei Path"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1] 杨念群.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 天津社会科学, 2004(6): 119-125. doi: 10.3969/j.issn.1002-3976.2004.06.024 [2] 李怡.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J]. 文学评论, 2020(4): 73-8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XPL202004009.htm [3] 李怡. "地方路径"如何通达"现代中国"——代主持人语[J]. 当代文坛, 2020(1): 66-6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DWT202001011.htm [4] 李永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J]. 当代文坛, 2020(3): 120-12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DWT202003019.htm [5] 两德国人参观北碚[N]. 嘉陵江, 1930-02-04. [6] 《嘉陵江日报》编辑部. 全中国三大干净地[N]. 嘉陵江日报, 1931-05-24. [7] 杜重远. 从上海到重庆狱中杂感[M]. 上海: 生活书店, 1936: 181-189. [8] 黄炎培. 蜀道[M]. 上海: 开明书店, 1936: 114. [9] 梁漱溟. 乡建三大意义之合流, 中国智识份子下乡[N]. 王永政, 记. 嘉陵江日报, 1937-06-27/28/29. [10] 晏阳初. 四川建设的意义与计划[M]//晏阳初全集: 第2卷.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122. [11] 金满成. 重庆的前途——上海的后影[N]. 新蜀报, 1932-07-07(8). [12] 戴蕃瑨. 记嘉陵江岸上的北碚[J]. 现代农村, 1933(2): 37-40. [13] 珣. 中国科学社第十八次年会纪事[J]. 科学, 1934(1): 126-132. [14] 《嘉陵江日报》编辑部. 北碚富于精神建设——杨允中访谈[N]. 嘉陵江日报, 1933-08-27. [15] 胡先骕. 蜀游杂感[J]. 独立评论, 1933(70): 14-18. [16] 《嘉陵江日报》编辑部. 刘甫澄军长在峡防局讲演[N]. 嘉陵江日报, 1931-09-01. [17] 《嘉陵江日报》编辑部. 愿全川和北碚同样[N]. 嘉陵江日报, 1935-02-21. [18] 王东杰. 国中的"异乡":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J]. 历史研究, 2002(3): 46-6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SYJ200203004.htm [19] 《嘉陵江日报》编辑部. 欢迎陶行知先生演讲[N]. 嘉陵江日报, 1939-03-07. [20] 孙恩山. 卢作孚和他的长江船队[G]//周永林, 凌耀伦. 卢作孚追思录.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1: 54-64. [21] 刘重来. 论卢作孚"乡村现代化"建设模式[J]. 重庆社会科学, 2004(1): 110-11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QSK200401021.htm [22] 张瑾. 权力、冲突与变革——1926-1937年重庆市现代化研究[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3. [23] 高孟先. 一年来的嘉陵江日报[J]. 北碚月刊, 1937(9/10): 135-138. [24] 复刊词[N]. 嘉陵江日报, 1944-10-10. [25] 魏文华. 新闻事业志[M]//北碚志稿(1945). 重庆: 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6. [26] 黄立人. 卢作孚书信集[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27] 李怡.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1): 118-12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WYC201001011.htm [28] 努力的同人. 介绍嘉陵江[N]. 嘉陵江, 1928-03-04. [29] 白崇禧批评川事[N]. 嘉陵江, 1928-07-29. [30] 外省人骂得川人狗血淋头[N]. 嘉陵江, 1928-08-15. [31] 金钱板词[N]. 嘉陵江, 1929-02-21. [32] 国庆日北碚市小运动会[N]. 嘉陵江, 1929-10-10. [33] 国庆是什么[N]. 嘉陵江, 1929-10-10. [34] 高孟先. 卢作孚与北碚建设[M]//高代华, 高燕. 高孟先文选.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121-122. [35] 峡局官兵欢送卢局长到上海[N]. 嘉陵江, 1930-03-05. [36] 高孟先. 考察团调查报告(续)[N]. 嘉陵江, 1930-08-06. [37] 卢作孚. 东北游记[M]. 成都: 成都书局, 1931: 25, 36. [38] 卢作孚之演说词(续)[N]. 嘉陵江, 1930-09-04. [39] 峡局全体人员研究东北问题[N]. 嘉陵江日报, 1931-09-25. [40] 发刊《倭寇新闻索引》[N]. 嘉陵江日报, 1931-10-13. [41] 感觉了两个最大的缺憾: 一个是地图, 一个是年代[N]. 嘉陵江日报, 1931-11-23. [42] 张瑾, 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舆论话语权研究[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5. [43] 今后本报的新姿态[N]. 嘉陵江日报, 1938-08-01. [44] 今后本报的新姿态(续)[N]. 嘉陵江日报, 1938-08-04. [45] 高瑜. 基于现代化视野的北碚乡村建设传播实践研究——以《嘉陵江日报》为例[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0. [46] 朱寿桐. 抗战时期巴渝文艺的独特作用——以《嘉陵江日报》的抗战文艺宣传为例[G]//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第5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313-318. [47] 请看六大特色的《嘉陵江》[N]. 嘉陵江日报, 1928-03-04. [48] 抗敌宣传金钱板词[N]. 嘉陵江日报, 1937-12-13. [49] 到了峡区域, 处处都有报看[N]. 嘉陵江, 1937-03-23. [50] 黄子裳, 刘选青. 嘉陵江三峡乡村十年来之经济建设[J]. 北碚月刊, 1937(1): 83. [51] 述亭. 谢六逸先生与本报今后的新姿态[N]. 嘉陵江日报, 1938-04-09. [52] 卢作孚. 卢作孚集[M]. 凌耀伦, 熊甫, 编.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53] 葛向荣. 卢作孚先生的艰辛历程[M]//周永林, 凌耀伦, 主编. 卢作孚追思录.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1: 79. [54] 卢作孚. 四川嘉陵三峡的乡村运动[J]. 中华教育界, 1934, 22(4): 107-112. [55] 葛向荣. 北碚的民教活动[M]//北碚志稿(1945). 重庆: 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6: 21-24. [56] 义勇队演戏受欢迎[N]. 嘉陵江, 1929-02-09. [57] 合川民生公司开追悼大会[N]. 嘉陵江报, 1929-09-23. [58] 卢作孚导演新剧[N]. 嘉陵江, 1931-01-03. [59] 叶珣. 腹地的光耀——《四川公报·娱闲录》的"新文化运动"[J]. 当代文坛, 2020(1): 75-8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DWT202001013.htm [60] 鲁迅. 无声的中国[M]//鲁迅全集: 第4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11. [61] 陈平原. 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J]. 文学评论, 2007(3): 5-21. doi: 10.3969/j.issn.1001-6368.2007.03.001 [62] 陈平原. 声音的魅力[J]. 南方文坛, 2019(5): 65-66. doi: 10.3969/j.issn.1003-7772.2019.05.013 [63] 周宪. 作为地方性概念的审美现代性[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2(3): 113-121. doi: 10.3969/j.issn.1007-7278.2002.03.01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69
- HTML全文浏览数: 1369
- PDF下载数: 57
- 施引文献: 0